小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精選3篇)
小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獲得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具體實驗。
活動重點:幼兒能通過商量、分工、合作、共同探索。
活動難點:能通過猜測、實驗、記錄感受鹽的多少與雞蛋之間的變化關系。
活動準備:熟雞蛋、筷子、小勺、記錄紙、鹽各6份、紙板、紙、泡沫、塑料板、瓶蓋、碟片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聽故事《瀟灑哥落水了》后提問:有什么好辦法能將瀟灑哥救上岸呢?
二、實驗(一)
1、教師:剛才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好辦法救瀟灑哥上岸,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桌子上有什么?請你們利用我們桌上的道具試著讓我們的雞蛋浮在水面上。
2、幼兒實驗、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小朋友做完實驗后,請小朋友說出自己是用什么道具讓雞蛋浮起來的。
三、實驗(二)
1、分組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認為很好的辦法,救了我們的瀟灑哥,但是,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個特殊的道具(鹽)想請小朋友再來試著用鹽做一次實驗看看雞蛋能不能浮起來。
要求:三個好朋友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放一次鹽就要在紙上記錄一次,還要記錄下雞蛋在鹽水中的變化。
2、幼兒實驗,教師巡視提醒幼兒做好記錄。
3、(1)觀察雞蛋在鹽水中浮起來的變化。
(2)請每組的組長向大家介紹自己組的記錄內容。
教師小結:小朋友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我們發現雞蛋仔鹽水中會漸漸的浮起來,也成功的救了我們的瀟灑哥。可是瀟灑哥它還有一個煩惱,就是它得救了以后就不怕掉入水中了,可是他們還有其它的蛋類好朋友如(鵪鶉蛋、鴨蛋等等)它們能在鹽水中浮起來嗎?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小朋友再見!
小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新型冠狀病毒”名稱、形狀、危害。
2.熟練說出預防病毒的方法和會按照洗手七步法洗手。
3.有安全自護的常識和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新型冠狀病毒”名稱、形狀、危害,了解預防病毒的常識方法。
2.活動難點:熟練說出預防病毒的方法和會按照洗手七步法洗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并初步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并且在疫情的影響下延遲開學,居家隔離。
2.物質準備:PPT、口罩、洗手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問題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年為什么開學這么晚呀?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兒:因為今年寒假期間出現了一種特別可怕的病情,傳染速度非常快,減少接觸可以防止病毒擴散,我們就延遲開學了。這個病毒的名字叫做新型冠狀病毒。
二.認識新型冠狀病毒。
(1)名稱由來(形狀)
教師:新型冠狀病毒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它長什么樣子?
幼兒:科學家們發現的這種病毒它長得像戴著很多花冠的樣子,而且是新發現的病毒,于是叫做新型冠狀病毒。
(2)病毒的危害
教師:這種病毒怎么傳播的?
幼兒:它可以通過人的口鼻進入人體,如果不戴口罩,就會呼吸到別人傳遞出來的病毒。
教師:這種病毒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危害呢?
幼兒:病毒進入后會傷害人的肺部和呼吸道,降低人的免疫力。
教師小結:病毒也是需要繁殖長大的,它會在人體不斷繁殖,壯大隊伍,病毒進入人體后會傷害人的肺部和呼吸道,降低人的免疫力,所以人會越來越虛弱、呼吸功能衰竭,如果不能快速就醫,就會病死。所以對于老人和孩子這種抵抗力不行的人群更加危險。現在針對這種病毒的有效疫苗還沒有研究出來,所以就算開學了,也不要放松警惕,做好預防。
(3)如何預防病毒
教師:你們知道病毒喜歡什么樣的人嗎?
幼兒:不講衛生、不勤洗手、不戴口罩的人都是病毒喜歡傳染的人群。
教師:那你知道怎么樣可以預防病毒,做病毒不喜歡的人嗎?
幼兒:
1.勤洗手。
2.洗手用洗手液,洗手七步法幫助徹底消滅病菌。
3.戴口罩。
4.不與他人共用一套餐具、杯子和毛巾。
5.自己的東西自己用。
6.咳嗽捂住口鼻,然后手部消毒。
7.勤剪指甲、洗澡、洗頭、換洗衣物,保持個人衛生。
8.定期洗曬被子。
9.保持距離。
教師小結:預防病毒、保持個人衛生,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因為任何的病毒都會從手、口、鼻傳播。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說了很多的預防病毒的方法,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和戴口罩,那么我們來玩三個游戲,比一比誰的預防病毒技能大,是病毒最不喜歡、最不容易傷害的人。
游戲1:比比誰的指甲最干凈
小朋友兩兩一組,互相觀察手指甲長短和干凈程度,十分滿分,給對方打分。
游戲2:戴口罩比賽
小朋友以一組為單位,同時比賽,比比誰的口罩戴的又快速、又標準、又衛生。
(教師在比賽前再次示范戴口罩標準步驟以及結束后普及取口罩方法。)
游戲3:洗手比賽
小朋友四人一組,比一比誰洗手七步法最標準,還最節約。
活動延伸:小朋友洗完手要擦手,怎么樣擦手才是最衛生,不容易傳播細菌的呢?來比一比。今天最講衛生的朋友放學可以獎勵積分卡一分。
小班科學教育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節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通過老師講解,看圖片、自己動手制作等一系列環節讓幼兒感受節日的熱烈氣氛,培養幼兒熱愛祖國,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節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鄉和祖國建設成就的各種圖片
2、通過散步組織幼兒觀察人們為迎接國慶節所進行的準備活動和環境布置
3、材料:彩紙、大白紙、剪刀、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齊唱國歌。
2、介紹“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3、通過圖片、故事講述,讓幼兒了解國慶節的來歷,教育幼兒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分組讓幼兒用自己方式“慶祝十月一日”。
一組:添畫煙花。
二組:自制彩旗。
三組:創作畫《娃娃慶十月一日》。
5、師生共同裝飾教室。
6、齊唱歌曲《祖國,我愛你》。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在節日晚上帶幼兒去看焰火。
2、組織幼兒節日后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