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學校環保活動方案(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學校環保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基本的垃圾分類,能說出各種垃圾的名稱。
2、學會判斷、分析垃圾,提高語言表達邏輯能力“什么是垃圾——垃圾的危害——要給垃圾分類——如何給垃圾分類”。
3、萌發環保意識,熱愛生活,積極利用語言去幫助人們,解決事情。
活動準備:
1、塑料袋、廢紙片,塑料瓶,易拉罐,廢舊電池,食品袋,果皮,牙膏等生活常見垃圾。
2、做好了的兩個大盒子,上面分別畫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標志。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垃圾,一樣一樣讓孩子說出垃圾名稱。鼓勵孩子總結垃圾特點,得出垃圾的基本概念:不能用了的,污染了的,要扔掉的。
2、詢問孩子家里都有什么垃圾,是怎么分類的,是誰將垃圾拿去倒的。
3、教師出示幾組垃圾場堆滿垃圾的圖片,還有一些街角、公園等到處是垃圾的圖片。讓孩子自由討論垃圾橫飛的危害。
4、然后老師在PPT上出示幾組垃圾桶的照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垃圾桶。再出示一些清潔工阿姨在清理兩種垃圾桶的圖片。讓孩子討論垃圾為什么要分類,引導孩子在不同方面比如環保,比如體貼清潔工,比如省時間多方面討論垃圾分類的好處。
5、讓孩子上前分類,將垃圾投入垃圾箱內,并且詢問孩子如此分類的原因。
6、多請幾個孩子進行分類,然后讓大家討論還可以怎樣分類,為什么這樣分。
7、布置孩子回家與父母一起尋找家里的、社區的垃圾,并且主動給垃圾分類,并且與父母做好社區的環保監督員,宣傳垃圾分類,垃圾應投入垃圾桶等的好處。
幼兒園大班學校環保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觀察、和自來水,知道污水的來源和危害;懂得要保持水的清潔和節約用水。
二、活動準備:
1.每人兩只玻璃杯。
2.課前組織幼兒觀察居住地附近小河的河水,并帶回兩大瓶污水。
3.過濾紙若干、自制濾水器(大塑料瓶、沙子、活性炭)若干個。
三、活動過程:
1.回憶觀察小河的情景。
①提問:這兩大瓶水是從哪里來的?
②教師把污水倒入幼兒的玻璃杯里;提問:你們看看玻璃杯里的水是怎樣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杯里的污水并展開討論,污水里有什么?教師巡視啟發、指導。)
③提問:小河的污水是怎樣來的?提問:污水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引導幼兒討論。
2.觀察和自來水。
①提問:請你們用1只玻璃杯盛自來水,另1只玻璃杯中裝滿污水,看看自來水和污水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知道自來水是透明的、干凈的,污水是混濁的、骯臟的。
②自來水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3.小實驗:污水變干凈了。
①把濾水紙放進玻璃漏斗上,把污水倒下去,看看發現了什么?
②再把污水倒入自制濾水器中,觀察流出來的水是怎樣的?(說明:過濾出來的水還有看不見的細菌,要殺菌消毒,可以告訴幼兒一些簡單的環保常識,使他們對污水產生初步的認識。)
③我們怎樣才能保持水的潔凈,怎樣節約用水?
幼兒園大班學校環保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會“兩人三足”的游戲玩法,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
2、 在民間體育游戲中體驗合作、競爭的愉悅。
3、 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 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繩子、紅黃標志若干,障礙物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游戲“撈魚”將幼兒分成紅、黃兩隊。
“今天我們來玩個撈魚游戲,看看今天的小魚都是誰和誰一家。
二、游戲部分
1、找朋友
紅黃兩隊進行找朋友活動,找到與自己合作的小伙伴,并排好隊。
2、引入活動主題
今天吧小朋友分成兩隊是要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兩人三足”
3、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游戲分成兩隊,每次每隊兩人參加游戲,參賽兩人相鄰兩腿用一條繩子綁在一起,綁繩的位置不能高于膝蓋部分,也不能低于腳踝。口令開始,兩人開始向前行進,繞過障礙物回來,第二組兩位幼兒繼續游戲,先回來者獲勝。
4、 幼兒游戲
注意:兩組幼兒的`腳應提前綁好。
(1) 初步嘗試,教師提問
游戲時你發現了什么問題?誰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讓大家走的快一些。
(2) 幼兒游戲
三、結束部分
小結比賽情況,做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幼兒成了這堂課的主體,教師放手讓孩子們自由探索操作的方法,在說一說、看一看、玩一玩中掌握自己總結游戲的玩法。這個兩人三足是在孩子們平時玩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和改造,正因為是孩子們經常玩的,所以更要讓幼兒自己自由發揮更多不一樣的玩法,也由于是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所以玩起來也特別的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