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通用3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文學活動,體驗詩歌所展示的“白天真熱鬧、夜晚靜悄悄”的意境。
2、學習短句:“__醒來了”、“__睡著了”。
3、根據生活的經驗,想象,仿編出新的短句。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太陽和月亮》
2、音樂:《歡樂的牧童》、《搖籃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教師以媽媽的口吻:“孩子們,天黑了,我們休息一下吧!苯處煼乓魳贰稉u籃曲》,幼兒安靜地“睡覺”。
2、教師播放課件:“呀!天亮了,看看誰出來了?”
二、感受白天與黑夜,學習詩歌《太陽和月亮》。
(一)、看課件,理解詩歌第一段內容:
a、太陽出來了,是什么時候?(白天)我們來看看誰醒來了?(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
b、他們醒來時會做什么動作呢?(揉揉眼睛、伸伸懶腰)
c、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們起床時的樣子。(師生邊念詩歌邊表演)
2、學編詩句“太陽出來了,__醒來了!
a: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b:白天有這么多的小動物、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C:師小結:他們會唱歌跳舞,白天真熱鬧啊!我們也來唱歌跳舞熱鬧一下!
3、感受熱鬧的音樂:隨音樂師生共舞。
(二)、繼續看課件,理解詩歌第二段內容:
a、誰出來了?月亮出來了,是什么時候?小草在干什么?還有誰在睡覺?
b、它們是怎么睡的?我們也來學一學!
C、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著了,小花睡著了,小朋友睡著了,黑夜靜悄悄。
2、學編詩句“月亮出來了,__睡著了!
a、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著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說出來)
b、夜晚大家都睡著了,你感覺怎么樣?(很安靜、一點聲音也沒有。)
3、感受安靜的音樂,在《搖籃曲》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夜晚靜悄悄,大家都睡著了,我們也休息吧。
三、完整欣賞:
1、幼兒欣賞詩歌: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師生共同表演詩歌!
四、游戲:《白天和黑夜》
1、今天太陽和月亮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游戲。
2、幼兒扮演各種動物,老師擔任太陽和月亮的角色。當老師說:“太陽出來了!”小動物們邊做醒來的動作邊說:“__醒來了!狈乓欢螣狒[的音樂,大家一起跳舞,從而感受白天真熱鬧!當老師說:“月亮出來了。”小動物們邊做睡覺的動作邊說:“__睡著了!狈乓欢伟察o的音樂,幼兒表演睡覺的動作,從而感受夜晚靜悄悄!
五、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白天真熱鬧,黑夜靜悄悄。小動物們都睡著了,我們輕輕的離開這兒吧!
2、帶幼兒自然地離開,結束活動。
附:
詩歌:
太陽和月亮
太陽出來了,
小鳥醒來了,
小樹醒來了,
小朋友醒來了,
白天真熱鬧。
月亮出來了,
小草睡著了,
小花睡著了,
小朋友睡著了,
黑夜靜悄悄。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太陽、月亮作為內容,以動靜結合作為活動的主線。冷暖色調的兩幅圖幫助幼兒感受了熱鬧與安靜。同時,在表現詩歌內容時請幼兒用肢體表現,從而更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結尾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的介入,滿足了孩子們對詩歌的詮釋。另外,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原詩歌進行了改變:太陽出來了,小狗醒來了;太陽出來了,__醒來了;太陽出來了,__醒來了......詞語的重復便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整節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的描述圖片內容,參與活動的參與性很高。
只是我在出示圖片后,沒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同時,我應該把幼兒自己說出來的詩句“__醒來了,__睡著了”也加入到詩歌當中,以滿足幼兒的成就感。在以后的語言活動中,我要更加以幼兒為主體,為幼兒創設一個敢說、想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積極有效的組織好每節活動。
幼兒園小班語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篇2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讓學生學會如何感恩,進而把這種行動內化為一種習慣。進一步推動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活動設計]
一、全班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男: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預備(1)班“感恩于心、感謝以行”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首先,請全班同學齊唱我們準備好的歌曲《感恩的心》。
二、詩歌朗誦《游子吟》:
男:一句簡簡單單的感謝包含了無盡的感動,學會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課。
女:有一種愛,偉大而平凡;
有一種愛,只知道付出;
有一種愛,不求絲毫的回報;
這種愛,如甘甜的清泉,叮叮咚咚流淌;
這種愛,如長江黃河,滾滾滔滔不絕;
這種愛,哺育著人類,繁衍不息;
這種愛,延續著血脈,生生不已;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愛嗎?
合:這種愛,就是父母的愛!是我們永遠貼心的愛!
男:這種愛,是媽媽一個甜蜜的親吻;
這種愛,是爸爸一雙有力的大手;
這種愛,是媽媽溫暖的臂彎;
這種愛,是爸爸寬厚的雙肩。
合:這種愛,就是包裹著我們的親情的愛。
女:親情,是人間最燦爛的陽光;
親情,是春天絢麗的鮮花;
親情,是冬天溫暖的毛衣。
無論我們走出多遠,飛得多高,爸爸媽媽的目光,永遠在我們的背后,我們永遠是他們心中最最牽掛的孩子。
合:我們永遠是他們心中最最牽掛的孩子!
男:親情,神圣而博大,綿綿不斷;
親情,古老而深情,絲絲不斷。
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謳歌,演繹著不老的頌歌。
請聽,寧成剛同學的朗誦《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一個感動中國的故事:
合:這就是愛,這就是父母的愛,這就是親情的愛!
女:是啊!父母的愛,比天還高,比海還深!
男:親愛的同學們,知道嗎?我們正在享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
合:是啊,我們的父母,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媽媽!
女:親愛的同學們,知道嗎?我們正在慢慢的長大!
男:而我們的父母,正在慢慢的變老!
女:當皺紋慢慢爬上他們美麗的面龐,白發漸漸侵染他們黑亮的青絲!
男:當媽媽的手不再柔軟,當爸爸的肩不再強健,我們,已經長大成人!
合:到了我們報答父母的時候了!回報父母的愛,回報父母的親情,傳承永遠不老的孝心!
女:接下來,讓我來聽聽黃肖雨同學給你們準備一個孝心的故事吧!
這是一個感動中國人的故事。
年2月26日,田世國叔叔的母親突發尿毒癥,病情嚴重。
由于用來維持尿毒癥患者生命的透析每次花費要400元,母親為了不拖累兒女一度想放棄治療。田世國叔叔將自己的一個腎移植給身患尿毒癥的母親,但母親至今不知道捐腎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幸福的母親就這樣一直生活在兒子精心設置的“騙局”里。
一個兒子在__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
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
田世國叔叔,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藉。
四、教師寄語:
心存感激,生活中會少些怨氣和煩惱。
心存感激,心靈上才會獲得寧靜和安詳。
心存感激地生活,才會敬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愛大自然的一切惠賜。
心存感激地生活,才會時時感受生活中的“擁有”而不是“缺少”。
感激不只是一種心情,而是一種素質。
不僅要心存感激,還要學會感恩。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感恩”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你可以:(1)說:一句話——對母親說一句感恩的話
(2)制:一張卡&md
ash;—親手制作一張感恩卡片
(3)送:一枝花——為母親獻上祝福的花
(4)做:一件事——為母親做一件家務事
五、全班再次齊唱《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幼兒園小班語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讓學生懂得回報家長、回報老師、回報他人、回報社會的重要意義,從而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并付之于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懷他人、服務社會、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活動目標:
讓學生學會“知恩、報恩、施恩”,從而讓他們真正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他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才會勤奮學習、熱愛學校、回報社會;才能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擁有美好的未來。
三、活動內容:
感恩父母——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長輩;
感恩師長——感謝老師的教誨,尊師重教;
感恩他人——感謝同學、朋友(包括學校等集體組織)愛心相助,促進互助互愛。
感恩社會——感謝社會的饋贈和祖國的關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樹立報效祖國思想;
感恩自然——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熱愛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四、活動時間:
20__年4月—9月
五、活動步驟:
(一)宣傳動員階段:20__年3月底——4月初
1、從4月份至6月份的每周一升旗禮進行的國旗下講話圍繞“感恩”主題,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感恩?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2、舉行感恩教育啟動儀式,向學生發出“知恩、報恩、施恩”倡議。
3、布置愛心家庭作業。利用課余時間經常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體會。學校將下發家長會信息反饋表,檢查完成情況。
(二)全面實施階段:20__年4月至9月。
1、重點開展“三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感恩日”主題實踐活動,觀看一次“感恩”主題影片,組織一次主題演講比賽,具體活動時間由少先隊負責安排通知。
2、“三個一”具體活動時間安排:
(1)開展一次“感恩日”主題實踐活動。時間初定:5月—6月(以母親節、父親節為契機)。以兩個親情節日為契機,在五月的母親節和六月的父親節里布置愛心家庭作業,開展以“孝敬長輩敬愛心,關心社會獻愛心”為主題的“感恩日”主題實踐教育活動。
(2)組織一次主題演講比賽。時間:4月份(第十一周)。
以“感恩父母、感謝師長”為主題每班選1位同學進行演講比賽。
(3)觀看一次“感恩”主題影片。時間初定:6月初
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組織學生觀看以“感恩”為主題的優秀影片,并讓學生撰寫觀后感。
3、積極營造“感恩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感恩。
(1)充分利用學校的德育基地(校園文化走廊),定期出版以“感恩”為主題的內容,每位同學寫一段真情感受,并說給父母聽。
(2)利用民樂特色教育,組織全校學生學唱(拉)感恩歌曲,由音樂組推薦并教會學生二首感恩歌曲。每位同學把最喜歡的歌曲,唱給父母聽。
(3)各班出一期以“感恩”為主題的手抄報和黑板報,學校將進行評選。(第十二周)
(4)各班要召開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隊會。(第十三周)
4、通過各種紀念日、節慶日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1)清明節之際,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掃墓活動。
(2)在母親節、父親節來臨之際,開展“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3)“五一”“五四”節日,開展“感受關愛、勤奮學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4)6·5世界環境日之際,開展“感恩自然、愛我家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5)9月份班級開展《我和我的老師》講故事比賽,說說自己和老師真實、感人的故事。
六、活動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
2、各班根據學校制定的方案在第八周前制定一份適合班級的活動計劃,
3、活動形式要多樣,并及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