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面談會議紀要格式(精選3篇)
協商面談會議紀要格式 篇1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對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需要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xx有限公司人事部于x年xx月xx日與工會就員工對公示的新制定(修改)的規章制度提出的意見進行了討論,同時進行了協商,會議紀要如下:
一、x年xx月xx日 時,xx有限公司發出通知,將新制定(新修改)的規章制度進行了公示,并連續天向員工征求意見,工會對其向全體員工征求意見的事實予以見證;
二、工會認為,該規章制度在職工福利、職工工資等方面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并希望公司能在公司業績整體提高的基礎上,在以下事項上做進一步的改善:
三、公司人事部對上述建議和意見作出如下回應:
四、工會和公司人事部基于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的理念就大部分問題達成共識:
xx公司 xx公司工會
人事部主管(簽字): 主席(簽字):
(蓋章) (蓋章)
日期: 日期:
協商面談會議紀要格式 篇2
時間:20xx年8月4日
地點:公司五樓會議室
參加人員:
行政方:(董事長〃首席代表)(財務部長)
(辦公室主任〃記錄)
工會方:(工會主席〃首席代表)(職工代表)
(職工代表)
20xx年,公司領導集體帶領全體員工主動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沖擊,抓質量、降成本,不斷開發新產品,扭轉了市場趨于萎縮的局勢,取得了全公司經濟效益增長10%的成果。按照黨的xx大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要求,以及“X委辦[20xx]34號”文件精神,經雙方平等協商,就職工工資增長等問題達成共識并紀要如下:
一、適度提高職工工資收入。
(一)對各車間、班組實行產量工資、計件工資的一線職工,在20xx年產量工資、計件工資標準的基礎上上調7%。
(二)對全公司管理人員、后勤保障服務人員的月工資標準,在20xx年本人工資的基礎上上調5%。
(三)鑒于公司經銷人員收入標準上調不久,原則上一年之內暫不作調整。
二、提供午餐補貼。在公司食堂就午餐的員工,每人每餐補貼2元,即員工在購買午餐票時,每張餐票少付2元。
三、提供交通費補貼。對未在廠區職工宿舍居住,并家住XX鎮(含)以西及XX鎮的職工,以出勤天數為基數,每天給予2元錢交通補貼,其每月補貼隨下一月工資發放。
四、繼續改善職工文化生活
(一)實現每個職工宿舍均安裝電視機的目標。20xx年底前安裝100臺。以后逐年增長,增長額另定。
(二)擴大“職工書屋”。因現有“職工書屋”容量不足,公司將另選一處大于200平方米房屋替代;公司工會撥1萬元留用工會經費增購圖書,并積極爭取上級工會給予支持。
(三)用好現有文體活動場地。公司現有兩個籃球場地常有物資堆放,不利文體活動開展,公司責成辦公室通知相關部門不得占用,違者給予處罰,F用作庫房的原乒乓活動室在一周內騰出,由工會布置恢復。
五、相關約定
(一)本紀要經雙方首席代表簽字后,工會方將紀要內容報告職工代表大會,獲得通過后在紀要上注明,則本紀要即行生效。
協商面談會議紀要格式 篇3
為了配合推進國家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進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20xx年4月27日,公司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會議如期在酒店八樓會議室召開,參加會議的企業方代表有總經理韓、行政經理賀、耿、韓、王,職工方代表有張、王、馬、王、張。雙方代表平心靜氣,共聚一堂,從當今物價水平、原輔材料供應、產品銷售、企業經營狀況等多方面探討協商了工資上漲問題。經過兩輪的協商,雙方最終達成了生產一線職工和后勤管理人員工資均上漲15%的共識。會議由米河鎮工會主席翟主持,鞏義市總工會副主席吳等領導蒞臨會場,現場指導了工作。
會議上,職工方代表首先陳述了上漲工資的要求和原因。近年來,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進程日趨深入,中國作為國際大生產鏈條中的重要環節,受國際大氣候的影響,承受著巨大的通脹壓力,伴隨而來的是物價的普遍上漲,消費成本也水漲船高,特別是在求學、就業、購房等大宗消費面前,原先的工資水平就顯得愈發緊張。
企業方代表對職工方代表提出上漲工資的要求表示理解,同時從企業經營狀況等多方面分析了企業經營面臨的壓力。從20xx年經濟危機以來,原輔材料價格大幅上揚,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利潤急劇下降,特別是近年來,原輔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特碳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提出了“為生存而發展,為超越而努力”的口號,在不斷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不斷開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所以公司從20xx年到20xx年將累計完成投資5000萬元對現有廠房和生產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逐步滿足發展的需要。因此,公司同意職工工資適度上漲的要求,不過要在企業發展可承受范圍內。
最后,經過兩輪的激烈辯論商討,在工會指導員的調解下,雙方達成了生產一線和后勤管理人員工資均上漲15%的共識,會議圓滿結束。
本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正式走進公司,公司的民主管理程度進一步提升。通過這次會議,企業了解了廣大職工的需求,消除了職工和企業間的隔閡,密切和團結了最廣大的干部職工隊伍,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為企業下一個發展目標的實現積蓄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