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精選12篇)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1
一、會議時間:20xx年7月7日10:00
二、會議地點:一礦會議室
三、會議主持人:安全副總經理韓仰春
四、參會人員:兩礦礦長、安監處長、機電礦長,安全部主任工程師、機運專業管理人員
五、會議內容
首先由安全副總經理韓仰春通報了棗莊防備煤礦火災情況。20xx年7月6日18:45分,棗莊防備煤礦井下壓風機著火,致使91人被困井下,經搶救63人脫險,仍有28人被困。
針對棗莊防備煤礦火災情況,為接受事故教訓,舉一反三,保證公司安全生產,安全副總經理韓仰春安排如下:
(一)各礦礦長牽頭立即組織針對礦井防火的安全大檢查,安全部有關專業、人員參與各礦的檢查,保證檢查仔細認真,不留死角。檢查出的隱患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由安全部限期督促整改。整改情況由檢查、復查人員簽字后存檔。
(二)各礦組織的防火安全檢查要有針對性,主要檢查井下防火設施的可靠性、供電設施的安全性、防火措施的落實情況、井下火源的有效控制,增強井下施工人員防火意識,保證礦井防火安全。
(三)兩礦立即提前組織反風實驗,兩礦反風實驗工作必須在7月20日前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達到礦井一旦發生火災,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反風的目的,把災害危害降到最低。
(四)安全部主任工程師對以上安排的工作做好及時調度、監督、考核,使礦井防火工作扎實有效,杜絕礦井火災事故的發生。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2
時間:20xx年12月27日
地點:鄂州城市東西中軸線西段工程項目部會議室
主題:如何杜絕雙港大橋橋下火災的發生
主持人:陳剛
內容:
1、施工單位:
尊敬的余主任、盧總,各位代表、各位來賓、同志們:上午好!
就20xx年12月19日發生在新港引橋X1墩的火災事故,我已通知各參建單位及鄂州市政府,請中鐵大橋局橋科所對橋進行全面檢測,檢測單位到場觀察箱梁混泥土破壞比較嚴重。雙港大橋引橋部分特別矮,村民堆上柴草,一發生火災,引橋和墩身很容易被破壞。不像樊口大橋引橋凈空很高,離市區很近,村民不會去堆放柴草,即使堆放了柴草,發生火災,對樊口橋也影響不大。
今年5月份,長港大橋發生過一次火災,還好那次火災不嚴重,橋面只是被熏黑了。現在雙港大橋引橋下多處堆放柴草,且場地空曠,不排除村民故意放火的行為,也可能橋上行人放鞭炮、小孩在橋下玩耍,且今年又是旱冬,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火災的發生。如果發生嚴重火災,需更換橡膠支座,需要把引橋箱梁頂起來,重新更換支座、重新安裝伸縮縫、重新攤鋪瀝青,這樣維修成本很高,損失很大。最后希望政府對這次火災引起高度重視,對沿線村民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發生火災!
2、陳剛:有請鄂州市監理單位對本次火災從技術方面進行評估
監理單位:雙港大橋箱梁跨度大,混泥土厚度薄,主要靠箱梁里面的鋼絞線受力,混泥土都處在受壓的狀態。如果發生火災,混泥土
后附鄂州市城市東西中軸線西段工程交工驗收會議簽到表。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3
20xx年4月9日13:30分在公司調度會議室召開了“4.8”火災事故分析會,會議由公司副總經理趙四軍主持,參加會議的人員有:楊文浩、薛懷義、王志實、鄧家恂、李治德、魏其東、張燕、張民儒、何志高、王顏赟、高海軍、陳誠、楊在璞、李建生、徐志平、田正強、楊光第、許科、祁永光、滕學景、馬元、劉紅英、楊雪平、趙科衛、曹清英、徐冬、張曉宇、王建林。會議按“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分析了事故經過、事故原因,舉一反三,制定了預防措施,防止再次出現火災事故。
一、事故經過
20xx年3月27日,白銀區第二二建505項目部中標實施公司庫房頂棚改造。4月5日至4月7日完成頂棚石棉瓦等拆除工作,由于白銀區二建505項目部無電氣焊操作人員,魏孔祿將實施公司庫房防雨棚改造工程轉包公司回收隊隊長徐志平,徐志平安排公司動力車間員工王建林和張曉宇進行此項工作(王建林和張曉宇均有電氣焊特種作業證)。4月8日上午8:40分,王建林、張曉宇、高志成、張建武與馬鏡武先后到達化工庫,在未辦理動火許可證的情況下,王建林與張曉宇進行氣焊切割作業,張進武與馬鏡武負責搬運切割拆除的鋼材,高志成負責用鐵皮(2米1米)遮擋氣焊渣。氣焊切割工具(2瓶氧氣、1瓶液化氣、1瓶乙炔)由徐志平提供。10:00分高志成發現化工庫高錳酸鉀與P507上面蓋的(王建林作業區下方6米處)篷布有明火,高志成用手未將明火撲滅,張進武與馬鏡武立即取來滅火器,馬鏡武用滅火器進行滅火,當使用滅火器后未將火撲滅,火勢進一步擴大,五人立即逃離現場。此時為10:05分,化工庫保管員也發現化工庫冒煙,立即報警并將火情報告公司生產運作部,公司隨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公司領導楊文浩、薛懷義、趙四軍、任立華、白立忠、王志實、張尚虎、鄧家恂、姚鈺、瞿業棟、李治德及相關部門領導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指揮火災救援。
二、事故原因
1、白銀區二建505項目部(承包方)未經公司(業主方)許可將中標工程轉包給徐志平(自然人),未按公司動火管理制度規定辦理動火許可證,在化工庫動火作業時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供應倉儲部領導及化工庫庫管員未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對施工作業現場缺乏有效監管,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3、機動能源部領導及庫房頂棚改造工程監督員對工程監督不到位,并且未對白銀區二建505項目部(承包方)進行書面形式的安全技術交底,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次要原因。
4、安全環保部、保衛部為針對庫房消防制定專門的消防管理規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原因。
綜合以上事故原因分析,此次火災事故是由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管理不善、責任不落實造成的責任事故。
三、事故責任認定
由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分析認定:事故第一責任單位為白銀區二建505項目部,事故第二責任單位為供應倉儲部,事故第三責任單位為機動能源部,事故第四責任單位為安全環保部與保衛部。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4
9月8日上午,公司在一號會議室召開20xx年度信息化座談會后,緊接著召開了信息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議題為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部署。公司領導、公司相關部(室)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及信息中心全體人員參加了會議。
結合公安部會同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和國務院信息辦下發的《關于開展全國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的通知》、國家局《煙草行業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以及8月30日關于開展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情況調查建立聯絡員制度的函(桂公(信安)[20xx]12號文)要求,就如何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對下一步對信息系統進行梳理,對業務系統進行定級、備案等提出要求。
會議要求做好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咨詢工作,通過等級保護咨詢公司,按照等級保護的要求,結合煙草行業的要求,對信息系統進行定級,信息中心聯合各個業務部門,對業務系統的定級情況進行分析論證,最終確定信息系統的等級情況,并報國家局和本地公安部門進行備案。通過定級,差異分析,形成公司信息安全技術方案,提高運維安全能力,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安全運維體系。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5
20xx年7月22日,貴陽供電局主網建設管理辦公室主持召開了趙斯新建220kV變電站調整光纖通信備用通道的技術方案討論及建設協調會,貴州電力調度通信局、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貴陽供電局各相關部門參加了會議。會議結合工程建設情況及生產運行要求,就趙斯220kV變電站另行調整光纖通信備用通道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討論和明確,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協調與安排。紀要如下:
1、為進一步提高貴陽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實現趙斯220kV輸變電整體工程的盡早投運,通過比較趙斯220kV輸變電工程各110kV線路送出工程的建設進度,原設計方案中作為趙斯變光纖通信備用通道建設的趙斯變至長嶺變110kV線路光纜工程,經會議各方討論,調整為優先實施趙斯變至瑞金變110kV線路光纜工程。
2、趙斯變至瑞金變110kV線路光纜工程采用現運行的雞場變至三橋變24芯ADSS光纜開斷π接趙斯變110kV側新出48芯ADSS光纜的方案,由此趙斯變光纖通信備用通道的路徑由原設計的趙斯~長嶺~云潭~金陽變調整為趙斯~雞場~金陽的路徑。鑒于雞場~金陽光纜被盜現象較為嚴重,待趙斯~長嶺線路光纜工程建成后,原路徑光纖容量具備條件時再恢復為原方案。
3、經參會各方討論,趙斯變光纖通信備用通道路徑調整為趙斯~雞場~金陽的過渡方案,根據目前趙斯變、雞場變光纖通信設備的配置情況以及雞場至金陽光纜纖芯的使用情況,技術上可滿足趙斯220kV線路光差保護雙通道和省網、地區網通信的要求,但趙斯變和雞場變的地區網通信設備需增加一對光接口板以實現該光通信迂回通道。
4、趙斯變光纖通信備用通道調整涉及的變更內容由貴州電力設計院出具相關說明,由貴陽供電局電網建設管理中心按照工期要求和相關流程立即組織工程實施,施工、調試單位涉及運行的通信通道和通信設備的工作由貴陽供電局信息通訊中心負責管理和配合。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6
時間:6月3日14:30
地點;市局七樓會議室
學校網站具有標志性。
最重要,最危險。
加強網站、論壇管理,實行實名制。
加強內容審查、24小時值班。
成立網絡安全小組、監看小組。
嚴禁鏈接與利用國外網站。
加強短信平臺管理。
加強上網行為管理,日志保留2個月。
制訂網絡事故應急方案。
節假日、敏感時期加強值班。
建立安全信息上報制度,保留事故現場。
無人看守的網站要關閉。
防范黑客與病毒的攻擊。
不良信息要過濾。
服務器操作系統補丁要修復。
安裝反病毒軟件、防火墻。
服務器端口不要多開。
論壇、留言板要有IP地址,用處不大建議關閉。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7
7月12~13日,市質量技監局召開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研討會,總結和交流前階段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情況,探討和落實監察、檢驗、企業三方責任制,研究和解決當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市質量技監局特種設備處負責人以及各區縣質量技監局特種設備分管局長參加會議,市質量技監局楊江波副局長出席會議并講話。
楊江波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進一步明確和落實特種設備生產使用、檢驗檢測以及安全監察三方安全責任,要根據不同時期以及一些重要時段,對重點場所和重要設備加強安全檢查,確保本市各項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正常開展。下一階段,要重點開展“碼頭吊”專項整治以及危險化學品槽罐車充裝單位專項整治,全面推進和完成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
具體情況,交流了上半年度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尤其是在上合組織峰會以及重要節日期間,各區縣進一步加強了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力度,消除了安全隱患,確保本市特種設備的安全,為構建平安社會作出了貢獻。在會上,各區縣交流開展“碼頭吊的專項整治工作”的經驗和方法,同時為解決一些突出問題進行探討。部分區縣還就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協管員的管理進行交流。
圍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孫永安處長在會上提出要打好市府實事和專項整治戰役,完善動態管理體系和建立安全責任制。對重要設備實行重點監察,要拉得出,打得響,制訂一套完備的應急預案。
最后,楊江波副局長作重要發言。在聽了大家了交流發言和肯定本次會議后,就下半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提出要求。
1.明確和落實特種設備生產使用、檢驗檢測以及安全監察三方安全責任;
2.根據不同時期以及一些重要時段,對重點場所和重要設備加強安全檢查;確保本市各項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正常開展;
3.開展“碼頭吊”專項整治以及危險化學品槽罐車充裝單位專項整治;
4.全面推進和完成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
(無障礙語音播放器)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8
1、會議基本情況
會議時間:20xx年6月23日14:30
會議地點:仁和社區會議室
應到人數:11人
實到人數:11人
完成情況: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有效組織和居民代表配合下,仁和社區創建“省級
安全社區”居民代表座談會順利完成。
2、會議內容紀要
在此次座談會上,社區居民主要從社區整體環境、社會治安、道路交通、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1)社區整體環境方面:社區整體環境一般,集合各代表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一是社區居民安全意識不強,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二是社區內時常發生偷盜事件;三是社區內部分道路條件較差,嚴重影響交通;四是社區內散戶未安自來水,地下水污染嚴重,對居民生活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五是社區內還有散戶居住,電線,電樁低,下雨容易掉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六是小區內垃
圾堆放不規范,對居民生活存在安全隱患;七是散戶燒火做飯等主要以柴、罐氣為主,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七是斜江河治理后,與新津交界處還有三四百米未完善,怕新津漲水后,容易形成倒灌。
(2)社會治安方面:小區只有一個,社區內主要以散戶為主,偷盜也主要發生在散戶居住地,主要是外來人員開車過來偷盜,居民建議加強巡邏與車輛的管控;
(3)道路交通方面:一是街上非法營運火三輪多,二是街上亂擺攤設點,攤位有時都擺到了路中間,造成不安全因素。
(5)消防安全方面:小區沒有專門的非機動車輛停放處,居民將車停在消防通道上,如若發生火災,居民無法逃生;
(6)居家方面:一是群宴申報處于應付狀態,有進酒席都辦了才補資料,二是居民的安全意識不強,在用電用氣方面不知道怎樣算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老人外出量大,喜歡集體外出旅游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7)補充:這邊以散戶為主,管理不方便,通水、通氣還沒全覆蓋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9
時間:
地點:
主持:
出席:
會議內容:討論校園網絡信息安全工作。
一、隨著我校校園網建設的深入推進,教育網與電信網兩網分離后,外網訪問我校校校園網速度大大提高,有效推動了學校的網絡宣傳工作,促進了溝通交流。但同時,在網絡檢查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學院、單位、部門網頁中登載了涉及學校機密和商業秘密的信息,存在網絡信息泄露現象。會議要求,各學院、單位、部門按照誰上網誰負責的原則,對本單位的網絡公開信息進行一次集中性的全面檢查,明確區分對外公布信息和內部發布信息的界限,不該上網的內容堅決不上網,不能對外內容的堅決不對外。黨辦、校辦、信息化管理中心要做好督查工作。
同時,會議對我校校園“一卡通”管理系統、門禁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匯文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等網絡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技術風險和隱患進行了研究,建議學校相關部門要高度關注,切實加強,認真做好數據備份、設備維護等相關工作,確保網絡安全。會議要求門禁系統建設工作要繼續把握進度,穩步推進。
二、為了促進信息安全與信息化建設協調發展,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按照《無錫市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會議要求,要進一步做好我校網站和信息系統的定級工作。會議建議,將“校園‘一卡通’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匯文’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等3個系統定為第二級信息系統,水電管理系統等9個系統定為第一級信息系統。
三、會議決定,在嚴格管理,加強監督,有效跟蹤,確保穩定的前提下,逐步開放學校BBS的對外網的瀏覽功能。會議要求各學院、相關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政治敏感性,切實加強對青年學生關于網絡安全、網絡道德等的宣傳教育,對于大學生中開展的網絡游戲、電子競技等活動要加強引導,倡導文明上網,凈化網絡環境,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黨委宣傳部作為校園網絡政治安全的責任部門,要加強網絡監管與巡視,要特別關注政治敏感時期的網絡安全工作。
會議要求,黨辦、校辦要做好會議議定事項的協調督辦工作。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10
時間:6月3日14:30
地點;市局七樓會議室
學校網站具有標志性。
最重要,最危險。
加強網站、論壇管理,實行實名制。
加強內容審查、24小時值班。
成立網絡安全小組、監看小組。
嚴禁鏈接與利用國外網站。
加強短信平臺管理。
加強上網行為管理,日志保留2個月。
制訂網絡事故應急方案。
節假日、敏感時期加強值班。
建立安全信息上報制度,保留事故現場。
無人看守的網站要關閉。
防范黑客與病毒的攻擊。
不良信息要過濾。
服務器操作系統補丁要修復。
安裝反病毒軟件、防火墻。
服務器端口不要多開。
論壇、留言板要有IP地址,用處不大建議關閉。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11
1、會議基本情況
會議時間:20xx年7月4日16:00
會議地點:泉水村會議室
應到人數:11人
實到人數:11人
完成情況: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有效組織和居民代表配合下,泉水村創建“省級安
全社區”居民代表座談會順利完成。
2、會議內容紀要
在此次座談會上,社區居民主要從社區整體環境、社會治安、道路交通、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1)社區整體環境方面:社區整體環境一般,集合各代表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一是社區居民安全意識不強,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二是社區內時常發生偷盜事件;三是新邛路兩側住戶門前的排水溝是明溝,無警示標志,有較大安全隱患;四是社區內未通自來水,地下水污染嚴重,對居民生活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五是小區內垃圾堆放不規范,對居民生活存在安全隱患;六是居民燒火做飯等主要以柴、罐氣為主,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2)社會治安方面:社區內主要以散戶為主,林盤多,有偷盜現象;
(3)道路交通方面:11組牟灣、泉水碾地勢較低,無安全警示標志,汛期也容易漲水;
(5)消防安全方面:老舊房子電線老化,有較大安全隱患;小區沒有專門的非機動車輛停放處,居民將車停在消防通道上,如若發生火災,居民無法逃生;
(6)居家方面:群宴幫辦人員多數無健康證;居民的安全意識不強,燒火做飯等主要以柴、罐氣為主,在用電用氣方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農忙季節臨時用電有私拉亂接現象,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7)補充:這邊以散戶為主,管理不方便,通水、通氣還沒覆蓋全面。
火災安全會議紀要格式 篇12
20xx年5月4日,縣政府副縣長譚志鵬在縣政府三樓會議室主持召開縣城七一東路電力線路改造工程施工協調會議,縣司法局、經信局、水利局、林業局、規劃局、煙草局、電力局、電信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就工程建設問題進行了協調。現將會議協調決定的事項紀要如下:
一、縣城七一東路北邊人行道上的原有電力桿線,改造時搬遷至七一東路南邊人行道上,與現有南邊人行道的樹木走向基本保持一致。考慮到北邊單位及用戶用電負荷需求,原有配電臺區位置保留不變。
二、為改變縣城七一東路“蜘蛛網”式的電線結構,將跨公路的高低壓架空線改為電纜,采用機械頂管后地埋的方式。
三、建設單位開挖路面進行施工作業,須先到城管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繳納一定的工程恢復保證金,待工程完工,經城管執法人員檢查確認施工現場已完全恢復后,及時退還保證金。為保證沿線各相關單位正常辦公,停電時間應安排在周末。
四、電力桿線搬遷改造至南邊人行道后,為保證導線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建設單位應與城管部門聯系,由城管部門負責統一對沿線樹枝進行修剪,做到既不影響環境綠化,又不影響線路安全。
五、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積極支持配合施工單位做好相關工作,尤其是城關鎮和城關鎮東周村委會,要做好矛盾協調工作;施工單位要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主動與管線部門溝通聯系,制定科學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計劃,確保該工程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參會人員:譚志鵬、盧和森、劉繼平、傅紀年、陽學平、盧良斌、何四珠、陳文榮、譚文科、唐安文、肖暉文、劉旭、鐘向洪、吳錦文
記錄:劉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