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教育教研會會議紀要
(二)音樂課與二胡課
音樂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學習音樂應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要讓孩子們在音樂中首先感受到快樂。學二胡時,可以先讓孩子嘗一些甜頭,激發孩子們的興趣,然后再學習樂譜。先讓孩子把玩,自己拉出一些調子,哪個手指抬起來,哪個手指放下就拉出了聲音,孩子們覺得很簡單自然就有了興趣和信心去學。如果初期就學習樂譜,會讓孩子漸漸地對二胡失去興趣。
(三)列隊與戶外活動
列隊與戶外活動都需要音樂,音樂是“和”,可以讓人與人之間更和諧。孩子的心中是沒有時間概念的,什么是五分鐘、十分鐘,孩子是不懂的,一首樂曲的開始和結束就是孩子心中的時間,那孩子自然會遵守時間遵守規則,認真排隊。上午一定要有游戲,下午也要體育鍛煉。
(四)靜坐
午休后,沒必要靜坐。練靜坐時,“我發現誰誰哪個學生沒有坐好”等等之類的言語老師盡量少說,因為這樣對孩子是沒有效果的;“我發現還有一個沒坐好”這樣的言語出現,孩子們都以為會是自己,自然孩子們都會坐好。老師用語指令要讓孩子們說“到”“是”,從小就應培養孩子軍人的氣質,說話要有力量。
(五)識字
對閃卡的運用,老師要注意方式方法,閃卡時要看孩子的眼睛,要趁孩子不注意時閃一次,不能太折磨孩子,認字一定數量就可以,一定要保持孩子們認字的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善于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孩子一天認識五個字,識字量太少,至少15字—20字左右。博士提出計劃接下來要挑出小一班和小二班識字量大的孩子來培訓,成為識字小老師,與幼一班和幼二班的孩子結對子,一對一的教,并設置相關的獎勵和識字游戲,增加趣味性,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老師主要為孩子們服務,制訂識字卡片、獎勵規則、識游戲,記錄識字進度等。先解決《三字經》里面的字,然后解決《千字文》的字,老師們要拿出計劃。博士講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老師即“老實”要聽話肯干,學生“生”即不要學死要靈活。
最后,姜博士總結接下來的教學重點:一、孩子們的行為習慣,重點是教育孩子要啟孝要有恭敬心;二、識字與玩,“玩”要放在第一位;三、老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每天堅持讀經、練書法。所謂“實踐出真知”所有的東西都只有做才能看出效果得到進步。
下周有待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小二班數學課如何開設何時開設、音樂課與經典誦讀與戶外活動如何打通、家庭與學校之間如何進一步打通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