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教育教研會會議紀要
(四)上課缺乏激情,角色分工不明確,“表演”能力較弱。
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這就要求老師要學會在“舞臺”表演。每一次的課堂都是應一部大戲,卻不是老師的獨角戲,學生有學生的任務,老師也有老師應該做的事情。先演什么,后演什么,精彩在哪里?,有沒有給每一個學生都分好角色,老師都要提前預演,老師的任務就是控制課堂。在上課的時候,感動自己了嗎?在進行當中老師帶著積極情感了嗎?如果連老師自己都不能投入進去,請問學生如何投入?老師可以很有激情地表演甚至可以是情緒化的,這樣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活躍起來的時候,學生會跟隨老師一起去思考,去感受,這樣孩子才是快樂的,老師也是快樂的。如果換位思考,我們自己做學生,看著臺上的老師平鋪直敘,毫無生機,再精彩的內(nèi)容也不想聽。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眼睛是會發(fā)光的,他的激情能感染每一位學生,老師帶著激情帶著快樂去上課,那學生自然也能感受到這樣的快樂。
(五)沒有做到分析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特點,不能“因材施教”
現(xiàn)在四個班級中,平均每個班級學生人數(shù)不到20人,而每個班級差不多有2—3位老師,開學至今,依然有很多孩子讓老師頭疼,這并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老師沒有分析孩子個性特點并做到因材施教。博士以李中陽為例貫穿教研會始終,指出“問題”孩子其實是老師們的寶貝,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老師沒有想到好的教育方法。問題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透過他們可以了解自己教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小一班的李中陽同學好動,坐不住,喜歡寫字喜歡看書,博士說對孩子最好的獎勵就是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最好的懲罰就是不讓他做喜歡做的事情。既然中陽喜歡寫字那就可以讓他在上課之前幫老師在黑板上抄書,寫完了可以獎勵他去看自己喜歡看的書,而不是逼迫他硬著頭皮在課堂上聽課,這樣反而事倍功半。以本周音樂課為例,在音樂課中,展老師單獨教中陽,結果發(fā)現(xiàn)中陽音質(zhì)、樂感都很好,在黑板上寫的字也很好,筆工、結構都把握不錯,寫得也很大氣。那么,在音樂課之前,可以讓中陽來幫展老師寫歌詞。杜奶奶也提出老師們?nèi)狈σ虿氖┙痰姆椒ê图记桑缃毯⒆幼R字,不認識的字可以讓孩子自己寫到黑板上或者在書中標注出來,作成字卡貼在身上,站在一起,讓全班同學一起學習,不能讓孩子死板地去學,老師要“活”學生才會更“活”。總之,針對每一個孩子個性特點各班老師都需制定相應的策略方案。
(六)不會“玩”
“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是教育的教學原則之一,但是不會“玩”卻是老師們普遍存在的弱點。每一個人都是從小玩到大,但帶著孩子們玩,老師們就有些行動力遲緩。杜奶奶也提出學校的孩子太苦,沒有玩的東西,經(jīng)常去辦公室給孩子們領體育器材的也就兩位老師;展老師講了自己小的時候八九歲時可以“跳山羊”“打馬戰(zhàn)”的故事,可是現(xiàn)在的孩子十一二歲了還不能做到,主要是缺乏勇氣,鍛煉太少,說到底還是因為不會“玩”,不敢玩。老師們在這一方面的引導也不夠,老師們都不會玩,不敢玩,怎么去引導孩子呢?姜博士提出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學會“玩”。先教會老師怎么玩,然后讓老師帶動學生去玩。白沙門公園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海南天高云淡的涼爽天氣正是走進大自然的好時機,現(xiàn)在不出去玩,等待何時?
(七)老師之間缺乏溝通交流,課堂銜接不流暢。
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老師之間配合不夠流暢,那課堂也不會順暢,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好。謝謝老師總結“套路”一詞,玩,怎么玩,學怎么學都是有套路的,套路學會了就一通百通,而老師們還不夠百分之百用心,缺乏溝通交流。
二、各門課程應該怎樣上“道”
(一)經(jīng)典誦讀與書法課
首先要明確經(jīng)典誦讀與練書法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讓孩子“養(yǎng)正、修定”,誦讀時間不易過長,必須讓孩子在誦讀中一氣呵成,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養(yǎng)正、修定”的目的。誦讀中,老師一定要用吟誦的調(diào)子,可以配上音樂讓孩子們拍手吟誦經(jīng)典。遍數(sh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心,一定要指讀,當看到學生不認真指讀的時候,老師不能拿著孩子的手指幫孩子指讀,這樣就不是學生在指而是老師。何校長分享了教孩子指讀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要先把規(guī)矩講給學生,就是要求學生必須用手一個字一個字的點,點不正確不要緊但必須動手點字,提醒三次還不注意,那就必須有措施。課堂上學生指不準是一定的,多提醒幾次訓練幾次自然就好了;練書法,初期最重要的不是看學生的線條畫得有多細,而是看孩子們的握筆姿勢和坐姿,重點把握住了,上課思路也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