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班子會專題會議紀要
班子會:專題研究人民醫院醫教融通
人民醫院院長匯報工作
1、規劃,三甲綜合醫院要求,主任醫師73名,博士10名指標是硬性規定,缺口20名主任醫師,博士7名。去年評了8名,引進博士生2名。明年進入三甲評審期。
2、醫院遷建,政府:資金投入,兩個億無息貸款兩年,政策支持,選址土地,規稅減免。市重點項目,每次都點名進展緩慢。曾一度要求每周匯報給發改委。.4就取得了土地指標。希望任職內完成遷建。
3、醫教融通:
3.1 與醫學院各學科緊密合作,提升附屬醫院教學功能
3.2 加強教研融合,實施"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方案
3.3 積極參與空中課堂建設項目,共建數字校園。
護理每年有20名院前急救兩周實習任務,落實在急診科,康復中心。
重點是:手術過程直播,病房巡診(試教室改造),醫學院負責提供設計方案,醫院配合落實場地,資金設備由總院,醫院解決。
1)開放門診
2)打通臨床
3)開展交流
4)資源共享
5)建立定期聯系會議制
6)進一步加強醫學院教學管理工作
建議:
1)每月上報院務會議紀要
2)有關認同感問題
3)爭取12%教學編制,原計劃100名沒落實。
附屬醫院化妝品維e乳膏聲譽很好,新醫院定位婦女兒童老人
:
力度比往年大,信息化這塊。
:
員工對附屬醫院的認同感問題,如杜書記手上的一幢樓爭取,王院在科研上的支持。
對醫技人員的考核分配上如何引導?
在教學上與醫學院多融合。畢業生先挑的機制。干部的融通交叉。
要升級先保級。說到底人才引進。怎么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
余書記:
匯報全面,不太了解。附屬醫院并進來,融通不順利,存在問題。
搬遷與三甲,建議融通做到什么程度做個規劃,理念認同很重要。學校對人民醫院的支持力度弱點。建立制度。
:
1、人才培養與引進并舉
如定位婦女兒童老人,現在就制定計劃每年送幾個去中國臺灣培訓,新醫院造好就可以用。引進中國臺灣醫學博士可以一舉兩得,既解決了三甲醫院的指標,也提升了人民醫院的美譽度。因為中國臺灣現有醫院人員過剩,省衛生廳把引進中國臺灣醫學人才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推進。
2、空中課堂,手術過程直播,病房巡診值得做好。
1、現狀與突破有距離,現狀已經超過了突破,什么叫附屬醫院?醫教融通,不能單打一,不能你騙我我騙你。
2、師資與教學培養問題
1)管理沒有歸口,機構保障。
2)培養沒目標。
3)代教待遇低。
4)教學量比低。
5)教管缺規范。
6)培訓缺常態。
教學問題:
教學資源。臨床津貼。
zz院長:
1、階段性,什么階段干什么事。人財物xx年放進總院,醫院匯報不足,我們對醫院關心不夠。沒有針對人民醫院出臺政策。
1)目標定位。金職院關系,人民醫院自身發展定位,特色,口口相傳。軟硬件投入。有所為有所不為。
2)班子建設。有否充分發揮班子集體智慧?放在醫院還是個人事務上。核心。
3)隊伍建設。團隊建設,靠做出來,不是吹出來的。重中之重。
人民醫院大進大出,不僅是錢的問題,是環境問題。
4)遷建問題。從重點變被選。成本越來越高。資金,方式,模式,人才。
5)融合問題。聯系領導多去。醫院院長到學校轉轉,你有那么忙嗎?
6)責任義務。該支持就支持。你的東西是我的東西,我的東西也是你的,資源共享。
主要是了解醫院與學院的融通。人民醫院現在聲譽下降,不是你們沒有發展,而是其他發展太快,如廣福醫院。xx年人民醫院變成附屬醫院,一路跌跌撞撞,不容易,流于形式,我說的是實話。
1)醫改的環境,人民醫院準備是否充分?
2)遷建是機遇。
要樹立搶抓機遇意識。不破不立,面對新形勢做些改變。不能局限于醫學院,兩家利益最大化。要有改革勇氣,需要改革,需要接受。作為總院領導要敢于擔當。
要樹立相互融通的意識。最基礎醫學院融通。多溝通。建立一定制度,如定期交流匯報制度,監督管理指導。理念上要融通,同行不同心不行。一步步往前走,共同努力。班子要同心,我和院長要擔當。發個紀要。
點評:書記,校長都很務實,班子成員也很上心,直面問題,毫不留情。這樣的會議開得有內容,雖然開到12點,覺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