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大會會議紀要寫作模板(精選3篇)
談判大會會議紀要寫作模板 篇1
時間:20xx年9月1日早上9:00-10:30
地點:賣方公司頂層會議廳
參會人員:
賣方代表:
總經理:黃向潔
市場部部長:楊烈
秘書:阮海英
買方代表:亞洲區副總經理:范立添
采購部經理:杜瀟
秘書:武輝山
一、此次會議雙方互相見面,介紹本次會議安排與與會人員,并開門見山商談貿易,同時就貨物的價格問題進行磋商。
二、經過賣方代表對產品的詳細介紹,買方決定采購20xx公噸規格為75#的山東紅富士蘋果。
三、雙方同意貨物價格一切以美元計價,并采用CIF貿易術語。
四、賣方報價為1450美元/公噸,經過協商,最終議定價格為1200美元/公噸。
五、雙方此次談判結束,準備下一輪談判。
談判大會會議紀要寫作模板 篇2
1、選材要準
簡報不能有事就報,它要注意從黨的中心工作和單位階段工作的須要出發,在眾多的事件中選取那些最有指引意義或必須引起重視的經驗、狀況和問題,予以全面的、實事求是的報道。那種撿起芝麻丟掉西瓜,或者只看表象忽視實質,誤把芝麻當西瓜的做法,是必需避免的。
2、速度要快
簡報也是一種“報”,它有新聞性。這就要求簡報的編寫應該求快,對于工作中、會議中出現的新動向、新經驗、新問題,編寫者要及時地予以捕捉,并用最快的速度予以報導。否則,失去了新聞性、時效性,簡報就會降低指導意義,乃至完全失去應有的作用。
3、文字要簡
簡報的一個“簡”字,代表了簡報的基本特性。為了體現這一特征,作者在編寫簡報時要首先注意選材精當,不求面面俱到;其次,要求文字簡潔,對事物作概括的反映。一簡報最好是千把字,至多不超過兩千字。幅過長,文字過繁的做法,使不適于簡報的編寫的。
談判大會會議紀要寫作模板 篇3
會議紀要的分類主要有兩種分類方法。一是從會議出席人員來劃分,有全體會議紀要、辦公會議紀要、例會會議紀要。工作會議紀要、聯席會議紀要等。二是從會議紀要的內容上劃分,有決議型會議紀要、部署型會議紀要、務虛型會議紀要、學術型會議紀要等。會議紀要可以上報,也可以下發,但它的發放范圍比較窄,一般只發與會議紀要的內容有關的單位。
會議紀要的發布形式有三種:一是用專用版頭印發;二是用通用版頭印發;三是用其他形式印發。會議紀要的種類較多,會議紀要的寫法大同小異,都要做到開門見山,實事求是,對問題的處理恰當,表述準確,觀點鮮明,語言生動,文字簡練,格式規范。
會議紀要一般由會議紀要的版頭、發文字號、標題、成文日期、正文、參加會議人員、發送(收文)單位等部分組成。
版頭。
會議紀要一般用會議紀要的專用版頭印發,很少用通用版頭和其他形式印發。其專用版頭,根據會議紀要的分類確定版頭形式。在黨的機關,常用的會議紀要分類及版頭有:“中共x x常委會議紀要“、“中共x x委員會會議紀要”、“中共x x委常委辦公會議紀要”;在行政機關,常用的會議紀要分類及版頭有:“xx人民政府辦公會議紀要”、“xx人民政府x長會議紀要”,“x辦公會議紀要”等。其字體大小,與通用的版頭(發文機關標識)制作標準相同。
發文字號。
是指會議紀要的發文字號,由紀要類別、年份及順序號組成,紀要類別又由組織機構所在地方代字、機構與會議簡稱、“紀要”三部分組成,比如,“x常會紀要[]4號”。用會議紀要專用版頭印發的會議紀要,也可以省略紀要類別,比如“[]36次”,因為版頭是專用的,不會發生歧義。需要引用時,連版頭與發文字號一起引用。
標題。
會議紀要的標題有兩種形式:一是“會議紀要”前加會議主題,比如,《關于發展文化產業的會議紀要》。這種標題,適用于聯席會議紀要、二是“紀要”前加會議名稱,比如《xx人民政府第8次辦公會議紀要》。這種標題,適用于機關、單位獨立召開的會議形成的會議紀要。一般情況下,用專用版頭印發的會議紀要,沒有標題,在橫隔線之下空兩行直接撰寫正文。
成文日期。
會議紀要有標題的,須標注成文日期,居中標注在標題之下;無標題的,不標注成文日期。
正文。
一般有開頭、主體兩個部分,有的還有結尾部分。
開頭部分。簡明扼要地撰寫會議的概況,主要包括會議的目的、主題、召集單位及主持人,會議時間、地點、參加單位及參加人員,會議就什么問題進行了討論,哪些領導干部到會并在會議上講了活、發了言或進行了總結,會議的效果等。然后以過渡語“會議議定了以下事項”承上啟下。
主體部分。
撰寫會議研究的問題、討論的意見、議定的事項或作出的決定等。議定的事項包括對會議研究問題的處理意見、今后的工作任務及實施措施和要求等。
主體部分是會議紀要的核心,在撰寫之前,要認真地做好會議記錄,作為撰寫會議紀要的依據。要根據會議的內容,認真進行綜合分析、概括提煉和加工整理,把會議的主要精神和成果反映出來。其結構安排有四種方法:①按會議研究的內容(問題)的順序撰寫,逐個說明會議研究的問題及處理意見和作出的決定等。這種方法符合綜合性會議的會議紀要,一個一個問題分開寫明、寫清為止。②把會議研究的內容(問題)歸納分類,然后分項撰寫。這種方法符合重要的座談會、學術會議、研討會和會議內容比較復雜的工作會議的會議紀要。③按事物發展的規律來寫。這種方法符合專題或專門性會議的會議紀要。一般包括對過去工作的評價、對當前形勢的分析、對未來工作的總要求和總任務以及應采取的措施等。④按專題分項進行撰寫。這種方法適用于研究具體工作的會議紀要,即會議研究的議題所涉及的事項要一一交待清楚,包括對研究事項的定性和處理意見等。每一個部分或每一個自然段的開頭,可以用序數,也可以用冠以會議紀要的專用開頭語,比如,“會議認為”、“會議強調”、“會議決定”、“會議指出”、“大家提出”等。
結尾部分。
一般包括提出希望、號召和貫徹會議精神的要求。全局性、綜合性的會議紀要可寫結尾部分;一般的會議紀要,主體部分寫完,正文自然結束,沒有結尾部分。
會議紀要的正文部分撰寫,還應做到以下四點:
①中心突出。各類會議的紀要,都要做到中心突出,抓住會議所解決的主要問題,形成會議紀要的中心和要點;切不可面面俱到,但不能對會議解決的問題、議定的事項有遺漏。
②方法得當。起草會議紀要的同志要親自參加會議,并認真做好會議記錄,詳細地占有材料。要注意記錄正確的意見和結論性、表態性、議決性、總結性發言,將正確的意見、議決性意見寫人紀要之中。對于有分歧的意見,除學術性會議紀要、務虛性會議紀要外,不能寫入會議紀要之中。
③結構嚴謹。正文部分的布局要合理,層次清楚,并做到條理化、理論化。一個部分的內容寫完之后,再寫另一個部分的內容,做到文題一致,邏輯嚴密。
④實事求是。會議紀要要忠實于會議的內容,不能違背會議的內容隨心所欲地增減或更換內容,不能把與會人員個人的觀點寫進會議紀要,更不能把記錄人員或起草人員的意見寫進會議紀要。對于不正確的意見、未確定的意見不能寫進會議紀要。參加會議的人員。在通用版頭發布的會議紀要中,參加會議的單位及人員在正文的開頭部分撰寫;在專用版頭發布的會議紀要中,參加會議人員在正文之后一一寫明,縱向排列,包括“出席人、缺席人、列席人、主持人、記錄人”。人員的姓名要用全稱。
發送單位。一般在主題詞之下、印制版記之上標注。發送單位,包括主送單位和抄送單位,可以用統稱,也可以用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