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研討會會議紀要(精選3篇)
項目研討會會議紀要 篇1
時間:x年5月21日
地點:xx區高級中學數學教研組辦公室
主持人:(課題研究負責人、中學數學一級教師)
與會人員:(中學數學一級教師)
張 偉(中學數學二級教師)
特邀嘉賓:(校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
(數學教研組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
議題:中學生運算能力的現狀調查及背景分析研究
一、劉光富介紹市級小課題的會議概況、課題要求及注意事項。
1、會議概況:安康市基礎教育科研“”x年度立項及課題負責人培訓會于x年5月12日在安康中學階梯教室召開。本次會議由安康市教研室基礎教育科研規劃辦主辦,安康市教體局副局長李孝滿、市基教科科長駱春雷、安康中學副校長王國強、市教研室主任程玉林、市教研室副主任蒲耀才、王能舉等參加了本次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各縣教研室的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到教育部特聘培訓專家、西安市教科所規劃辦副主任、西安市中學歷史教研員閆璟。
2、課題要求及注意事項。
市教科研規劃辦主要負責人王穎就如何具體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扎實研究、夯實措施強調“五關注”“一確保”,即:一是隨時關注網站上相關信息;二是關注開通博客及上傳開題報告、中期研究報告、結題報告的等四個時間結點,三是關注博客分類;四是關注檔案袋整理及上交相關事宜;五是相互關注,專家在指導時盡量以鼓勵為主;六是保證研究的真實性和原創性。
2、朱壽安校長根據該課題提出以下建議:
(1)課題的界定方面必須講清數學運算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的區別。
(2)對學生的數學基礎差,多做定量分析,盡量減少定性分析。
(3)在對學生的測試卷中,對學生應指出解題思路。
(4)測試時要注意記錄學生的計算時間,找出差距。
3、丁理智組長建議:
將該課題的研究不止針對我校的情況,而是要研究出與我校生源相類似的情況,找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4、潘小莉:對學生的調查問卷應設計較為全面的題目,從收回的問卷中找出學生存在的差異和問題,便于以后研究方向的確定。
5、張偉建議:
(1)根據上學年的數學測試情況,初步分析估計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
(2)測試卷應有一定的目的傾向性。
6、劉光富補充建議測試卷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各模塊的運算性質;
(2)簡化運算;
(3)數形結合運算。
記錄人:
x年5月21日
項目研討會會議紀要 篇2
x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亞洲開發銀行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國際金融機構支持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與發展貸款項目研討會”,湖北省等長江經濟帶11省(市)發展改革、財政以及相關開發區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目的主要是圍繞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題,共同探討國際金融機構對接我國國家戰略,策劃符合長江經濟帶未來發展具有創新、引領、示范意義的項目,促進長江流域環保建設和經濟轉型發展,以及提高國際金融機構貸款資金的有效使用率。
研討會還進一步明確了國際金融機構將在下一財年度約14億美元貸款在長江經濟帶支持的項目投向和范疇:
一是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包括支持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基金,綜合恢復長江中游的重點湖泊、濕地、水庫,長江中游一體化洪水風險管理等。
二是綠色包容的產業轉型。包括加強工業園區環境管理和支持應對洪水災害的基礎設施,支持城市-民生-產業綜合發展,支持水資源-廢棄物-能源綜合循環利用的低碳社會和產業,支持公交導向的產業和城市發展,支持城市改造、建設宜居城市,支持以人力資源開發為支撐的產業轉型,推動互聯網+農業現代化(運用信息技術加強食品工業)。
三是長江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走廊。包括改善多種交通聯運,物流中心升級,航運交易所完善航運服務,建立河流信息系統及提高安全性和效率,法規建設等。
四是機構加強和政策改革。包括與長江經濟帶有關的環境保護總體規劃,長江經濟帶水生態和水安全監控體系建設,長江沿岸平衡精準扶貧和生態保護研究等。
項目研討會會議紀要 篇3
為了統一3年制以外其它學制高職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工作,5月22日由俞院長召集教務處及部分系主任召開了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框架的研討會,會議分析了我院設置二年制及雙專科高職以來,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及實施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總結了舉辦五年制高職十年來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經驗,對06級起二年制、雙專科及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工作提出如下原則意見:
一、兩年制高職
1、相關系、部應借兩年制試點的有利時機,從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理念出發,大力調整原有三年制專業的課程結構體系,在適應兩年學制要求的同時為其它學制的高職教育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探索。
2、二年制專業課內總學時不超過1200學時。
3、畢業生的畢業資格中比三年制減少英語應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4、第一學年安排大學英語、思想品德、體育等公共課,周學時數及授課方式與三年制高職相同,內容分別由外語系和基礎部確定。
5、實踐教學占全部總學時的比例不少于60%。
二、雙專科高職
1、雙專科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由主修專業所在系牽頭會同輔修專業所在系的相關人員共同協商制定。
2、雙專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仍采用模塊化的結構體系,主、輔修專業的相關課程及實踐性教學環節應交叉安排在相應的模塊內,以便更加科學的處理課程之間的前后續關系及更加有利于相關職業能力的遞進形成。
3、雙專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公共基礎課部分除執行主修專業三年制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相應要求外,應對輔修專業公共基礎課的基本要求予以考慮。
4、雙專科課內總學時不超過2600學時,其中輔修專業的相關課程課內總學時不少于600學時。
5、實踐教學占全部總學時的比例不少于40%。
6、雙專科專業應在第七學期安排一個4周左右的針對其中一個專業近似于畢業設計(論文)的綜合性實踐訓練項目,并按學院對綜合畢業實踐的形式及歸檔要求組織相關材料并組織答辯,第八學期的頂崗實習可以只要求學生完成一定質量的與實習崗位工作內容相關的綜合性實習報告,并評定、記錄成績及相應必修學分。
7、雙專科專業學生的畢業資格中應提出對輔修專業對應職業能力資格證書的要求,并有相應的教學環節予以保證,人才培養方案中須在適當的條目說明:學生取得主、輔修兩個專業的相應職業能力資格證書方可畢業。
三、五年制高職
鑒于經過近十年的五年制高職教育探索及實踐,關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已經形成了基本的共識,目前及今后五年制高職已不再是我院的辦學主體,且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也沒有頒布新的關于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面的要求,學院繼續執行原有關于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面的有關原則意見及補充說明,待必要時再作出新的規定。
四、在上述幾種學制高職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請各系仍注意認真貫徹已經下發的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學院近年來頒布的相關原則意見及補充說明的有關條款要求,并在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中體現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及成果。
教務處
-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