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稿春季傳染病預防(通用5篇)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稿春季傳染病預防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上午好!
萬物復蘇,春暖花開,春天已經向我們走來。春天是個陽光明媚、暖風熏人的季節,但就在我們盡情享受春天美好景致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春天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隨著萬物復蘇的還有那些病毒和病菌,它們將和小草花朵一起來到我們的身邊,而且初春乍曖還寒,人體內部系統還來不及適應氣候的變化,加之初春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早晚溫差較大,人體的免疫系統來不及調節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同時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又比冬季活躍,所以人體就容易患病。春季是流感、流腦、腮腺炎、麻疹、水痘、風疹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這些疾病傳播迅速、流行性強,是最易在學校發生的疾病。
自從開學以來,我市傳染病防控形勢也比較嚴峻,傳染病發病情況明顯上升。有些個別學校出現以“咽痛、發熱”癥狀為主的流感樣病例,截止3月15日全市共報告21起275例病例,其他常見傳染病也時有發生,共報告水痘57例、手足口病8例、腮腺炎9例、猩紅熱6例。
針對以上形勢,為了盡可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學校提醒師生做好防控措施,盡可能的減少疾病在校內的漫延,特提出以下要求:
1.首先從思想上樹立起預防傳染病的防范意識,切斷傳播途徑。合理營養,不挑食,不偏食,不食用不清潔的食物,堅決杜絕購買路邊流動攤販的食品,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2.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飯前便后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洗手,減少春季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
3.春天人體的各個器官、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正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同學們要上好體育課和陽光活動課,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同時也要合理安排運動量,以免運動受傷。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生活有規律,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顯得相當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否則必然導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4. 各班級要積極開展春季傳染病預防的宣傳教育活動,學生們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發現自己身體異常,及時向家長或老師匯報;請各位老師提醒家長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變化,如發現學生出現發熱等不適等現象,要立即讓家長帶學生到醫院就醫,并及時告知學校,留存好病例資料,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如出現傳染病病例,則需要及時配合學校進行隔離治病,并到醫院確認身體完全恢復持醫院的痊愈證明方可回校上課。在這里強調下,各班級每天的“晨檢情況登記表”請務必如實填寫,并在每天上午第四節課前交到衛生室;請各位班主任老師每天按時如實上報學生因病缺課系統。
5.保持室內環境的空氣流暢,教室內做到下課及課間操期間,定人定崗及時把門窗打開來通風,并做好每周一中午教室的定期消毒工作以及每月一次的定期消毒工作;近期請所有同學盡量少去擁擠、密閉的公共場所;請同學們提醒家長,家庭內的房間每天也要開窗通風,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以上;
以上是對春季傳染病預防的幾點簡單的措施,希望引起全體師生的重視,學校將進一步落實和加強對各種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消除傳染病的各種隱患,確保同學們健康快樂成長。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稿春季傳染病預防 篇2
同學們,再過三天就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19多年的歷史了。 2019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端午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9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我國法定節日,全體公民放假一天。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的習俗。
首先,端午節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見國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后來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
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端午節是衛生節。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后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端午這一天,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第三,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渡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端午節還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為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我們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們能爭當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稿春季傳染病預防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文明就餐,從你我做起》。
“民以食為天,食以禮為上。”文明就餐是當代學生文明修身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不僅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更承載著尊重勞動、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所謂“一粒米中見德行”,文明就餐不僅關系著每一位同學的身體健康,更是體現學生素質和學校風貌的一面窗口。
餐廳是我們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學習再苦再累,當我們靜靜地坐在餐桌前享用美食的時候,便可以卸下壓力,享受片刻的安逸。可是再完美的音樂中,也難免會出現不和諧的旋律。請同學們沉下心來回想我們就餐的場景:排隊時是否整齊有序,不隨意插隊?取餐時是否向餐廳員工說一聲謝謝?就餐時是否高聲喧嘩,叫喊嬉鬧?用餐后是否自覺將碗筷送到指定地點?
同學們,你們做到以上幾點了嗎?如果沒有,我們又該如何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溫馨的就餐環境呢?在此,我向大家發出以下倡議:
1、愛惜糧食,按需購餐。節約糧食是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表現,也是我們高尚人格的體現。我們人人都要爭當愛糧節糧的楷模,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
2、禮讓三分,排隊就餐。買飯時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不擁擠,不推搡,自覺排隊,言語文明、舉止得體,讓整齊有序的隊伍成為學校餐廳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輕聲細語,文明用餐。用餐時不高聲喧嘩,不嬉笑打鬧,不打擾別人用餐,主動營造溫馨有序的就餐氛圍。
4、整潔衛生,你我共創。用餐后自覺回收餐具,不亂扔餐巾紙或食物殘渣,主動維護餐廳衛生。
5、愛護設施,增強意識。不踩踏桌凳,不亂涂亂畫,不把餐具帶出餐廳,自覺遵守公共道德。
6、文明禮貌,服從管理。尊重餐廳工作人員,發現問題,不吵不鬧,如實反映,妥善解決。
7、抵制外賣,健康飲食。不買攤販食品,不吃不潔食物,增強自身食品安全防范意識,抵制外賣食品進校園。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文明就餐,從你我做起。創建文明校園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文明之風盛行在博中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稿春季傳染病預防 篇4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我們的節日——中秋”,共有三部分內容,分別是“一個問題”、“一個傳說”和“一個詞語”。
首先來講一講“一個問題”——你能想到和中秋節有關的三樣事物嗎?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現在,我想將我所想到的和大家分享。第一樣,是桂花。很多同學一定和我有著相似的感受,開學不久,某一天早晨走進校園,便有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總忍不住贊嘆道“真香啊”;于是,總忍住不張望,要尋找這縷縷清香的出處。尋著,尋著,驚喜就綻放在你眼中,你走到架空層的桂花樹下,微笑著說“是桂花開了”,你還要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的好伙伴,甚至拉起她的手,帶她來到桂花樹下,就只為分享這動人的芬芳。第二樣,是月餅。當你來到超市或者商店,當你打開自己家里的冰箱,它們就跳進了你的眼簾。月餅的種類很多很多,有原味的、豆沙餡兒的、水果餡兒的、蛋黃餡兒的等等,它們都等著你去品嘗呢!第三樣,就是那一輪賞心悅目的圓月亮。有人要問,月亮經常能看到,為什么中秋的月兒最美呢?因為,中秋的月亮潔白如玉,最大也最圓;因為,中秋的月兒有太多美好的情感和動人的傳說。
接下來,我們就講一講“一個傳說”——嫦娥奔月……這個傳說,大家很輕易就能說出來。我想,你們或者很小的時候就聽家人講過,或者從書上讀到過,或者從電視上看到過。但即使如此,每逢中秋,大家總還要說一說。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將這傳說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于是,爺爺奶奶知道了,爸爸媽媽知道了,我也知道了。我們要記著,要說一說,因為,將來我們要將它講給我們的子孫聽;因為,這就是傳承。
最后,要講“一個詞語”——團圓……中秋佳節,月兒圓了,人也要團圓,這是每一個家庭最大的愿望。“團圓”真是一個神奇的詞語。自古以來,無論是守衛邊疆的軍人,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還是有家難回的親人,他們的心里裝著思念和悲傷,但一想到“團圓”,又總能燃起一份憧憬和希望。“團圓”真是一個美好的詞語。自古以來,一到中秋佳節,親朋好友就會歡聚一堂,在桂花樹下,會餐,賞月,聽那美麗的傳說;人們因此而歡樂,因此而幸福。
我們品嘗著中秋節的幸福,我們也應當送出中秋節的祝福!因為,這是“我們的節日”!這“我們”是你,是我,是朋友,是親人,是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送出祝福,從“我”開始!祝福同學們中秋節快樂!謝謝!
梁
XX年9月15日
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稿春季傳染病預防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開學第一天,經過暑假短暫休息與調整,懷著對新學期新生活的美好向往,我們又回到了寧靜的校園,站在新學年的起跑線上,聚集在莊嚴的國旗下,首先,我代表學校對老師們、同學們的按時返校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祝賀你們在過去一年文明守紀、勤奮學習,升入高一年級;衷心感謝各位老師過去一年為學校發展付出的努力、作出的貢獻!本學期,我們的學校會新增xx名新學生,他們是我們的新成員、新朋友,對他們幾天后的的加入表示最衷心地歡迎。
同學們,新學年走進校園,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校園里有了很大的的變化——教學樓粉刷一新,操場的圍墻和教學樓走廊布置了文化墻和“中華五千年文明系列圖片”。我們希望每一位同學了解中國的歷史,知道自己的責任。
老師們,同學們,微山特校在十幾年中從小到大,發展為市知名學校、省級規范化學校。我們每一位師生都應該為能在這里工作、學習而感到自豪。在新的學期里,面對辦學形勢的變化,我們要更加努力要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為創設一個“安全,文明,上進,有序”的校園環境而努力。在這里,我代表學校給同學們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是自我調整,按時到校,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新學期的開始,意味著緊張的學習已經來臨,各位同學要進行自我調整,并把以休息為主的假期生活,調整到以學習為主的校園生活中來,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來;要調整作息時間,晚上要按時睡覺,保證第二天有充沛精力投入學習。做到按時作息,服從學校以及老師的安排。
二是注重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們的學校是一個大家庭,里面的每個兄弟姐妹都要真心誠意地為這個大家庭做出貢獻,學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財富。孩子們,希望你們從今天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好學校的小主人,做好個人的清潔,勤洗澡,勤換衣,衣著整潔;愛護校園環境衛生,不亂扔,不亂畫;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做個合格的環保小衛士。大家要遵守校規校紀,爭做文明學生。
然而,看看我們的現狀呢,有的同學對教過自己的老師比較尊重,對沒教自己的老師不夠尊重;有的同學對老師比較尊重,對門衛、后勤工作人員不夠尊重;有的同學對本班的同學比較友好,對其它班的同學就很一般,有的甚至為一點小事而大打手;有的同學喜歡給別人起綽號,有的同學不時在走廊打鬧;有的同學說臟話。如此等等,雖說是個別,但對我們這個集體影響很大,因此我們要大力開展禮儀教育,努力提高師生的文明素養。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文明禮儀的芬芳一定能彌漫整個校園!
三是要努力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
同學們,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的。學習是一件苦事,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有戰勝懶惰的勇氣。但學習更是一件快樂的事。什么是學習的快樂?我想,當你通過努力不斷進步時,你一定會感受此文轉自到這種快樂!認真改掉學習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不浪費課堂上的一分一秒,在這里要特別提醒我們那些在學習中有一定困難,在以前的考試以及競賽中留下了遺憾的同學,你們更要吸取教訓,加倍努力,力爭縮小與其他同學在學習上的差距。
第四、在安全與紀律方面,一定要按學校的要求辦,聽從老師及校領導的教導,上樓下樓、出操、課間活動,放學路上等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絕不開展危險性游戲以及活動,發現問題及時把情況告知學校或班主任。
另外,我想對老師們說,我們肩上的責任關系著學生、家庭和社會的未來,只有以充滿著無私和寬容的愛心投入工作,才能無愧于我們光榮的職業。我們應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文明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廣博的知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我希望我們每位教師爭做學生歡迎、家長滿意、同行敬佩的優秀教師。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以新學期為新的起點,以滿腔的熱情、飽滿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心,去迎接新學期的挑戰吧!
最后,祝老師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茁壯成長;祝愿我校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