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工作總結大會發言稿(市公證處)
四、存在問題:
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處公證工作距離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以及群眾期待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公證體制改革不到位,制約著整體事業長遠發展;公證職能作用發揮還不充分,特別是針對新興服務需求,業務拓展和規范有待加強;公證員忙于辦理具體業務,加之對公證改革及公證發展前景信心不足,對新出臺的法律法規研究不深,撰寫公證業務理論性文章和信息較少,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切實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五、下半年工作計劃:
總體思路是:認真落實省、市各項工作部署與要求,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化公證機構規范化建設、打造公證服務全覆蓋體系,提升服務發展能力,為我市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積極打造“全覆蓋”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
一是不斷完善便民服務網絡。貫徹落實省廳《關于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意見》,設立公證處辦證點、聯系點,統籌協調好執業秩序與便民服務之間的關系。著力推進在經濟園區、大型企業等設立聯系點,進一步延伸公證服務觸角。
二是不斷創新利民服務舉措。全面參與 “法潤江蘇春風行動”,積極開展創新利民活動與舉措。如:“公證敬老”、“公證助殘”等公益活動,進一步創新完善對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的服務舉措。認真落實服務社會“八項承諾”公證內容,嚴格執行周六固定值班、預約上門辦證等制度,進一步提高服務便捷性。建立群眾滿意度評價機制,提升群眾對服務的滿意度。
三是不斷打造惠民服務產品。圍繞服務企業轉型發展“十項措施”,主動掛鉤政府重大項目、幫扶小微企業,推出企業融資、知識產權保護、對外貿易與旅游等服務產品,為企業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提供公證服務,及時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跟進12348網絡服務平臺,推出網上業務咨詢、遺囑查詢、救災募捐事宜公證等一批減免收費公證事項和服務,進一步彰顯公證公益性。
二、積極打造公證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公證公信力
一是打造宣傳研究平臺。組織公證員撰寫上報公證業務調研文章,積極參與“公行天下”論壇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合作,廣泛宣傳公證服務經濟建設、保障民生幸福、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開展“公證開放日”、“公證宣傳日”等活動,大力宣傳行業職能特點和服務發展成效,進一步提高行業社會公信力。
二是培育行業先進文化。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深入查找、切實改正執業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把“提高公證質量”作為工作根本核心,把“人民滿意”作為工作根本標準,推動公證工作更加貼近群眾、方便群眾、服務群眾,培育行業服務為民的典型人物,增強從業人員職業自豪感。通過型式多樣宣傳活動,提高公證社會知曉率、公信力,引導群眾通過公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積極打造實戰型公證隊伍,進一步提升業務水平
一是堅持業務培訓經常化。堅持每月兩次開展政治與業務學習,提高風險意識與業務能力。
二是堅持業務培訓系統化。組織公證人員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類業務培訓,鼓勵公證人員參加法律資格考試,系統學習法律專業知識。
三是堅持業務培訓專題化。每月進行一次專題研討與培訓,逐項明晰各類業務要求。
四是堅持業務培訓多樣化。采取講授、以案說法,集體討論、業務考試等方式方法,提高培訓效果。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實戰型公證隊伍,滿足群眾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積極打造公證服務精品,進一步提升業務質量
一是加大質量監管力度。我們將進一步嚴肅執業紀律,加大對公證業務質量監管力度。強化公證卷宗質量的檢查,嚴格對照省廳公證卷宗質量標準,對卷宗進行自查,實行每月必查。
二是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完善公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在注重業務數量的前提下,提高業務質量和投訴情況在績效評價中的權重。
三是提高檢查結果運用。對檢查出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梳理分析,跟進完善執業規范,消除質量隱患,力爭在今年全省卷宗質量檢查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