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親聯誼座談會總結發言
各位宗親:
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中趕到縣城參加這個會議!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中華宗親聯誼總會成立十周年慶典大會精神。主要目的是讓我們團風分會在這次被總會評為先進集體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把團風黃州地區的宗族事業做得更好。
這次會議是受總會有關領導委托召開的。總會聯絡部副部長善浩宗親今天特地趕來,給分會頒發先進集體獎牌,給緒富、協廷、公印和我頒發先進個人獎章,并傳達總會十年慶活動盛況。這既體現了在座各位宗親的辛勤付出,也體現了總會對我分會的鼓勵與厚望。
團風分會成立于XX年5月,XX年6月分譜出版發行,是湖北范圍內機構成立較早、分譜發行較早的分會之一。這次家儒總會長在總結中,專門提到團風分會的緒富會長,是一位70多歲的退休教師,沒收宗親一分錢,一個人編修一部《黃岡分譜》。現在緒富會長駕鶴西去,我們要發揚老會長的敬業精神,讓團風黃州地區宗族事業薪火相傳,不斷發揚光大。
當前我們分會成績顯著,但面臨的新課題也不少,急需大家共同努力,克難奮進。一是我們分會剛成立時叫黃岡縣分會,后來黃岡縣一分為二,團風縣這邊的宗新聯誼工作斷斷續續還有人在做,而黃州區基本斷了線。二是溢流河、但店鄉的宗親原來參加羅田縣分會活動,近年按照總會要求,歸屬到新區域所在地團風縣分會。三是隨著緒富老會長的年邁多病和去世,以及部分分會老領導身體健康狀況,分會的總體工作處在下滑狀態。因此,團黃地區宗族事業的振興與發展,還要寄希望于在座各位。
現根據剛才各位宗親在發言中提出的意見和要求,按照總會實施“三大任務”的總目標和這次總會十年慶典上的部署,就團風分會下一步工作,提五點意見,供武山、義生兩位擬任會長和在座各位顧問、副會長在研究工作時參考。
第一,籌備召開選舉大會,完善分會組織機構。
當前面臨黃州區宗親事業的空白和本會會長職位的空缺,急需完善分會組織機構。要把團風、黃州兩地宗親聯合起來,更名為團黃分會。要深入到每個有邱姓的灣子,調查核實,摸清底數,包括遷往外地的,爭取一個不漏。每個灣子推選出一至幾名熱心宗族事業的人作為代表,在適當的時候(建議不要超過今年底)召開換屆選舉大會,增補分會領導成員。這件事由今天擬出的牽頭人武山和義生兩位宗親負總責。聯絡和調查工作大致這樣分工:原羅田分會過來的領導,如協廷、公印宗親,還有公初、旺生等,負責團風縣域內各地的調查聯絡,特別是溢河、但店、總咀、回龍、淋河、賈廟一帶。原團風分會的幾倍領導,如坤山、文兵、火元等,負責黃州區的調查聯絡,特別是路口、禹王、堵城、南湖、上巴河一帶。
要設立相對固定的分會會址,使族人有一個活動中心,也便于分會機構對外聯絡和集中,會址里要設立專門的檔案室(柜、箱),抓緊搜集、整理和保存家庭檔案,搶救邱族歷史文化遺產。提倡和鼓勵各村、組、灣編寫本地族史源流,培養個人寫家史的典型,做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編寫一張吊線圖也行,匯編家書、家規庭訓也行。這里我特別要推崇先父仲卿大人的寶貴精神,他老人家退休后,在身體狀況不佳情況下,不舍晝夜地搜集譜志資料,還主動陪同羅田宗譜的督修協廷、和生等人到處做調查聯絡工作,一個人在家里默默編寫出一本《黃岡索家樓家族史略》,4萬余字,還設計了祥細的源流表和吊線圖,把我們這個家族乃至索家樓這個灣子的歷史和現實資料全部整理了出來。要是族內人人都象先父這樣重視家族資料,歷史才能不斷代不斷線,宗族工作才能快速順利開展。
要加強對外交流,特別是武漢、新洲、鄂州、浠水、麻城等相鄰地區的宗親組織,同他們多聯系,學習經驗,借鑒辦法,相互融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第二、修訂完善《團黃分譜》,宣傳推介宗親事業
國盛修志,家盛族譜。《黃岡分譜》XX年6月就出版了,現在看來有修訂、補充和完善的地方。要把原羅田分會轉過來的溢流河、但店兩地宗親的資料補充進來;還有因工作、因商務、因各種原因遷往外地的宗親,要一一調查核實,都補充進來;據說本地也有宗親在原譜中漏落的?梢园堰@些漏落的宗親資料先出一個《分譜補充本》,待機會成熟時再編撰大分譜。不讓一位宗親漏落,應當是我們修譜的準則。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團風縣方志辦計劃編寫《團風各姓氏源流》一書,主編林泉曾經托人向我約稿。我想這方面的情況協廷和公印兩位宗親要熟悉些,請兩位先拿出初稿。第三點,醞釀編撰《團黃地區賢達風采錄》,總結推廣家門英杰,也以此吸引社會賢達人士支持、參與和贊助宗族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