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科醫生演講稿(通用3篇)
公共衛生科醫生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叫,主治醫師,來自婦科。首先感謝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在百忙之中參與這次優秀醫生的評選活動。很榮幸的站在這里,給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工作中,我的敬業精神強,一是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是我干好工作的基礎,二是我的思想比較解放,接受新事物快,愛學習,勤思考,工作上注意發揮主觀能動性,超前意思強,這有利于開創工作新局面。三是辦事穩妥,處事我信奉誠實、正派的做人宗旨。能夠與人團結共事,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 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在業務上精湛求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婦女健康得到重視,我們隨著微創、無創等方面新技術的發展,開展新項目,腹腔鏡手術、無痛人流手術,得到了良好的社會評價和經濟效益,為醫院爭光,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將更加努力,弘揚老一輩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取信于民,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發展,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爭創一流,再攀高峰。
謝謝大家!
公共衛生科醫生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叫,是市慢性病防治院護士,也是見義勇為好醫生李、李生前的同事,我報告題目是:《用生命筑起大愛豐碑》。
父親節,本來是父親與子女歡聚的日子?墒牵衲6月17日這個父親節,卻成為我們的好同事李、李與子女離別的日子。
殯儀館里,11歲的李捷,雙膝跪在父親李遺體前,手里捧著送給爸爸父親節的禮物,自己一幅心愛的畫作,上氣不接下氣,一聲聲地叫喊:爸爸、爸爸,你睜開眼睛看看,我送給你的禮物呀!可是爸爸卻永遠看不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再也看不到兒子,再也不能回家了。
那天送別兩位好同事,各地的領導來了,醫院的同事來了,患者和家屬來了,許許多多不認識的群眾也來了。千人相送,淚雨飛灑。我站在人群中,思緒又回到了6月12日那天下午,那撼天動地、感人肺腑的3分鐘——
下午3點10分,正是精神科醫護人員忙碌的時刻,曾經在這里住過院的潘國雄走進了我們辦公室,一切似乎都很正常,誰也想不到一場生死搏斗即將發生。潘國雄直接走到鄭勝云醫生背后,突然從手提袋抽出一把30厘米長的水果刀,往鄭醫生背部連刺兩刀!
辦公室所有的工作人員瞬間驚呆了,李主任連忙叫大家撤離,倉促間,一連幾天發燒感冒的李醫生高聲叫喊:“女的快走,男的留下!” 而這時辦公室除了受傷倒地的鄭醫生,其實只有他一名男性了。
李帶著幾名女醫護人員邊躲閃邊撤,赤手空拳的李留下來對付身高近一米八、身強力壯的兇手,路過辦公室的護工羅旭萬見狀,也立即吆喝兇手放下刀子。
這時,已經帶大家撤到安全地方的李,看到李醫生和羅旭萬沒有脫離危險,更擔心兇手沖進康復區,那里有110多號患者啊!她快步跑回來,試圖制止兇手。
可是,曾經患過情感狂燥癥的潘國雄,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和人性,轉身向著李的胸部、腹部各刺一刀,鮮血噴涌而出,但李沒有馬上倒下。她用最后的力氣,死死抓住通向康復區的鐵閘,憤怒的目光直視兇手!
羅旭萬強忍悲痛,迅速操起一把椅子阻擋兇手,拉扯中兇手仰面跌倒在體力不支、滑倒在地的李醫生旁邊,他喪心病狂地向李醫生胸部腹部連刺幾刀,李醫生倒在了血泊中……整個事件只有三分鐘。
三分鐘是那么短暫,短暫得讓我們的兩位英雄來不及留下一句叮囑;三分鐘又是那么漫長,漫長得讓我們銘刻在心底,時時刻刻追憶!
警方接報后迅速抓獲了兇手,鄭醫生經過搶救脫離了危險,英雄護工羅旭萬安然無恙,可我們的好同事李、李卻永遠地走了!李年僅49歲,李年僅42歲。
英雄走了,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懷念、無盡的遺憾和榜樣的力量。他們用身軀和生命掩護同事轉移,保衛患者安全,這種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行為,決不是偶然的一時沖動,回顧他們的人生軌跡,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他們長期接受黨的教育的結果,是他們在平凡工作中履行醫者職責的結果,他們用數十年如一日救死扶傷的善舉為基石,成就了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惜犧牲的壯舉!
在精神科,李既是主任,也是大姐。她醫術精,醫德好,從來不因為自己是院長夫人、院務委員而擺架子、搞特殊。她面對患者總是和言細語,非常耐心;有時患者發病,連罵帶打還要潑水、潑飯菜,她也從來不發脾氣;遇上家庭貧困的患者,她多次慷慨解囊進行資助;患者出院了,她還經常去電話跟蹤了解情況,做好心理咨詢、藥物調整等后續治療。
市城南村的思苑姑娘,十幾年前發病,發展到打人、砸東西,生活無法自理。20__年在政府啟動精神病人解鎖的行動中,由李帶隊到思苑家,把她接到醫院治療。李主任像對女兒一樣關心照顧她,直到思苑病情穩定出院回家。從那以后,李主任每隔半個月就給思苑打電話詢問情況,鼓勵她堅持吃藥,告訴她注意事項。知道思苑家經濟困難,李主任5年來先后資助了他們大約五六千塊錢。在思苑一家人眼里,李就是他們的親人。
6月12日噩耗傳來,思苑的媽媽通宵難眠,怕女兒受不住這個打擊,老媽媽掐停了電話,又謊稱電視壞了,苦苦瞞著女兒。實在太難受了,老媽媽就悄悄地來到醫院,站在李主任生前的辦公室門口,看一看那個空空的座位……
李醫生有多年基層衛生院工作經驗,7年前調到我們醫院肺科,3個月前才到精神科。他做事認真,樂于助人,勤于學習,醫術提高很快。同事們說,做手術時只要李醫生在場,我們心里就特別踏實。他平時話不多,誰需要幫助他總是義不容辭。
出事那天,李發燒到39度,夜里剛輸完液,妻子叫他請個假在家休息,但他說不行,科里有那么多病人,要對他們負責。這一去,他再也沒有回來。他70高齡的母親哭著說:“兒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媽媽。不見我,就到處找我……”現在,老媽媽依然呆在家里,等著孝子喊媽媽,可是她的兒子卻永遠回不來了……
李走了,科室墻上掛滿了集體的獎狀和錦旗,而辦公柜頂上卷著兩面錦旗,是患者送給她的,她卻不讓掛。在她心里,榮譽是大家的;李走了,兄弟姐妹幾家人的聚會,原本因為他工作忙而一再推遲,現在,他要永遠缺席了;他們走了,帶走了對醫療事業的摯愛,留下了愛崗敬業的佳話;他們走了,帶走了親人、同事與患者的贊譽和懷念,留下了醫患和諧的豐碑。
在我們醫院,在山區,在的每一個角落,醫護人員長期以來默默無聞地為患者服務,與死神搏斗,李、李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今天,我們將以實際行動告慰英雄,他們生前踐行的“珍愛生命、崇尚科學、樂于奉獻、團結進取”的廣東醫生精神,正在南粵大地上蔚然成風;他們終生熱愛的醫療衛生事業,將生生不息、繁榮興旺。
公共衛生科醫生演講稿 篇3
醫療衛生事業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每個醫務人員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醫學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人格。古人曰:“無德不成醫”。不論是我國古代醫學家的“大醫精誠篇”,還是西方的“希伯克拉底宣言”,都強調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首先要培養自己完美的人格。
病人來我們醫院就診,就是對我們醫院極大地信任,一個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失去知覺的狀態下,讓醫生在他身上動刀,這是對醫生寄予了多么大的信任呀!目前醫院提倡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就是要讓醫生和患者之間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以真心換真心。我相信只要我們醫務人員真正的為患者著想,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即使出現的手術并發癥,患者及家屬是會理解并配合我們的工作的。記得有一位福建泉州來的病人,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腦膠質母細胞瘤,醫生告訴預后很差,專程來我科就診,科室討論后認為腦膜瘤可能性大,我們盡快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及準備工作,手術很順利,全切腫瘤,但術后當天晚上患者出現一側肢體活動乏力、失語,上級醫師指示立即復查頭顱ct,結果手術區域的后方出現硬腦膜外血腫,向患者家屬交待再次手術的必要性后,雖然這個血腫屬于手術并發癥,但患者家屬對我們積極負責的態度和辛苦勞動表示感動,理解目前出現的并發癥,并簽字同意手術,手術很成功,患者來醫院時不能走路,用救護車送來,出院時已經可以走路,生活自理,患者家屬出院時給我們寫了一封感謝信,這封信是對我們辛勤工作的肯定。事過3年多了,每逢節假日,患者家屬都會通過e-mail給我們發賀卡。什么是一個醫生真正的幸福?一個醫生的真正幸福,是用他自己的辛勞才智換來病人的康復和肯定。
我們年輕醫生正處于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積累階段。神經外科的病人病情都比較重,病情變化非常塊,害怕由于自己的技術不過硬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因此我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天起床后都要想一想自己這幾個病人今天都可能出現哪些病情變化?哪些病人需要繼續完善哪些檢查?哪些病人需要換藥、拆線、腰穿?每天保證查房4-5次,上下午上下班前各1次,遇到術后病人晚上必須查房,以便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跟患者交流,并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隨時解決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多次第一時間發現險情,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化,使患者順利康復,贏得了患者的好評。有一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病情十分危重,科主任和上級醫生都能以身作則,放棄春節休息時間,及時給病人進行介入栓塞手術,動脈瘤術后仍需要積極處理出血后造成的各種并發癥,假日期間我幾乎天天都留在科里,認真觀察病情,每天腰穿2次,隨時調整液體量和補鈉量,患者病情逐漸好轉。有一老年腦轉移瘤患者,80多歲,存在心、肺、腎等多種疾患,患者病情重,同時腦轉移瘤治療效果通常都不滿意,家屬又非常著急,對醫療護理工作要求很高。我能服從上級安排,知難而上,不推委病人,認真仔細、有條不紊的逐個處理患者的每一個問題,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耐心向患者家屬解釋病情,使病人在住院期間順順利利完成手術,術后平穩度過圍手術期,患者家屬出院時多次表示還是廣州軍區總醫院的技術和服務態度好。回想這些,我沒有做出特別重大的貢獻,我只是付出多一些時間,耐心一些,認真一些,我僅僅是做了一個合格醫生應該做的,雖然這樣做會很累,但自從我選擇了學醫,我就選擇“白衣天使-老百姓健康的保護神”這一崇高的職業,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