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文明中學生演講稿(通用3篇)
爭當文明中學生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近幾天的媒體報道,有兩條新聞非常引人注目。其一是在蘇州某小區附近,有人竟然把共享單車扔進了河里;其二是近來一些“輕垃圾”竟然導致了滬寧多趟列車晚點。這兩件事都反映出一個共同問題,一些人的公德缺失,已經損害了公共利益,這對公眾來說都是一種警醒。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進行了概括: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對于我們學生來講,文明是應有的責任意識。
做好文明學生,更要體現在具體的行為細節中。
近期常有報道我國一些游客在旅游途中隨手亂扔垃圾,在名勝古跡亂刻亂畫,很多國人甚至外國人非常不理解,你們怎么這樣不愛護呢?
1994年廣島亞運會閉幕式結束后,6萬人的體育場竟然沒有發現一片垃圾。次日,全球數家報紙驚呼:“可怕”的日本民族。而我們在電視中卻看到,在某年國慶節當天,環衛工人在天安門廣場清理出8噸垃圾。幾百名環衛工人三班倒、全天執勤才把垃圾清理干凈。有人感嘆:"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為什么很多游客的素質卻越來越低!公德心到哪兒去了?
有一名記者采訪著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倫納德教授,“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里學到的?”,出人意料的是,教授回答道:“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有好東西要分享、不隨手亂扔垃圾、講話要文明用語、謙讓、吃飯前要洗手等”。
由此可見,文明不是大口號,而是體現在公民日常的行為細節中的。讓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并非要有一些特別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飯前洗手做起、從不再邊走邊吃做起、從不再亂扔一張紙片一個飲料瓶做起、從文明用語做起、從認認真真的說一聲“老師您好!”做起。
在現階段,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這是國家的擔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這是社會的良序;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公民的責任。
讓我們每一位同學,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文明有德之人。具體為: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伙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游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四儀
7歲:入學儀式,讓剛入學的小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接觸校園生活、感知禮儀規范。
10歲:成長儀式,讓小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14歲:青春儀式,讓中學生學會交往溝通,控制情緒、包容他人,邁好青春第一步。
18歲:成人儀式,讓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懂得成人之責,做守法公民,擔社會責任,不斷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報國。
謝謝大家!
爭當文明中學生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我來自班,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文明,在一點一滴中》
我們人稱自己是高等靈長動物,與其他動物不一樣,那么最基本的區別在哪呢?是用什么區分的呢?文明!沒錯,就是文明,正因為文明在我們這個族群綻放,所以我們才成為人,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可見,文明是十分重要的,是我們人類都要掌握遵守的。
那么身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這就是我今天演講著重需要講到的了:我們中學生可以從點滴做起,在學校里面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敬師長,愛護同學,講話有禮貌,友善待人,積極幫助有需要的同學;在學校外面,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家人和鄰居,遇見長輩親切問好,幫老人提東西等等。所謂的講文明其實就隱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只是大家沒有注意罷了。
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一)從小事做起
比如每天出門的時候記得關燈,這樣能夠節省電費,同時還可以解約能源,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保護環境。再比如不亂扔垃圾,亂扔垃圾就是一個及其不文明的行為,是應該遭到嚴重批評的。還有就是不在路上抽油煙,最好是不抽煙。抽煙影響別人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健康,特別是有些人抽完煙直接扔地上。有時候還能看到一些老師也違反需學校區域不準吸煙的規定。這里呼吁老師和同學們都能夠遵守規章制度。
(二)舉手之勞
大家在自己范圍之內,盡可能的幫助別人,你幫我我幫你,互相影響互相帶動,這樣不就是大家口口相傳的和諧社會了嗎?再就是遇到不文明的事情,要敢于制止,當然是大家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在保證自己的權利的同時,還不能影響別人的基本權利。這句花的意思就是比如有些行為是正當的,但是自己不喜歡,就去強迫別人也不能做,這就是對的了
講文明,它不需要我們刻意去模仿。講文明不是演戲,而是大家的一舉一動都在展示著高素質。真正的講文明有禮貌,應該是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的,是能夠培養的,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做好每一件小事,自然而然的就能養成好習慣了。
以上就是我的演講,謝謝大家的聆聽。
爭當文明中學生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樣開開心心地背起書包上學去。在車上,爸爸依舊打開廣播,讓我聽實時新聞。
突然,我聽到了一條令人愉悅的消息:“無錫市在江蘇省文明城市評比中獲得綜合排名第一名。”作為這個城市的一分子,我好開心。我看著車窗外,路面干凈整潔,汽車各行其道、絡繹不絕,每輛車都整整齊齊地行駛著。像以前時有發生的加塞、闖紅燈都看不到了。人行道邊,行人們也不像以往那樣,為了搶那么幾秒鐘,而不顧安全地亂沖亂撞。大家都安靜地等待著綠燈才有秩序地通過。路邊上,停車區域也是讓人眼前一亮,電動車、自行車都整齊地停放在專屬的車位。最近流行的“共享單車”更是像約好的一樣,整整齊齊地排著隊,有橙的,有白的,有綠的……簡直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車窗外的陽光灑進來,灑進了我的心里。
再想想我們學校里,文明之風吹遍校園。以前走廊里還經常會出現同學們亂扔的廢紙屑,可現在看不到了。課間,操場上大聲喧嘩、亂跑亂跳的同學不見了。大家都有說有笑,文明地做著游戲。中午用餐時,隨意浪費食物,亂倒亂扔的現象不見了,每個同學都把自己的飯盒吃得一干二凈。
我想:我們少先隊員是祖國的未來,文明應該從我們做起。以前有句名言“少年強則中國強”,我要補一句“少年文明則中國文明”。我們是無錫這座美麗城市的一分子,更要繼續努力,讓無錫繼續保持文明城市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