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川南三市實現縣域經濟新突破
依托川南三市
實現縣域經濟發展新突破
縣域經濟只能是縣域特色經濟。南溪縣是一個丘陵農業小縣,人口41萬,幅員面積704平方公里,2003年全縣gdp僅16.87億元,各種資源相對貧乏,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工業企業規模偏小。要實現縣域經濟的良性發展,必須發揮區位優勢,在宜賓、瀘州、自貢川南區域經濟帶中構建特色經濟,實現南溪縣域經濟發展新突破。
一、找準南溪在川南三市中的位置
在宜賓、瀘州、自貢三市中尋求南溪發展新機遇,既是川南三市經濟迅猛發展等外在環境條件的成熟,也是南溪多年來自身匹配能力增強的結果,是南溪實現縣域經濟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南溪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南溪位于川南三市的腹心地帶,距宜賓48公里,距瀘州60公里,距自貢60公里。且交通條件較好,與瀘州、宜賓有長江水道相連,與瀘州、自貢有二級水泥路相接,宜南沿江公路改造將于今年破土動工。
(二)川南三市強有力的輻射帶動力
近年來,宜賓、瀘州、自貢工業改革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完善,經濟前景看好。到2010年以前,宜賓將建成長江上游一級中心城市、川滇黔結合部區域的綜合交通樞紐、金沙江水電資源開發的依托城市。瀘州將建成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的商貿中心。自貢將建成結構合理的工業城市和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隨著這些定位的不斷實現,川南三市的戰略地位將不斷提升,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半徑將不斷擴大。一方面,這三個城市的人口和產業將向郊區轉移。目前,宜賓城市規劃區內的工業企業將陸續外遷。市場的日益專業化和分散化,許多商品的聚集與分散功能逐步轉向周邊。另一方面,川南三市的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服務支撐,如農副產品等等。
(三)南溪不斷提升的匹配能力
南溪縣域經濟在川南各區縣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能為大城市的發展提供良好服務。
一是農業在川南具有特色。南溪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宜種植各類經濟作物。2003年,蔬菜、水果、畜禽三大農業支柱實現總收入7.27億元,占農業總總入的66.4%。其中,優質蔬菜面積達13.1萬畝,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無公害蔬菜基地縣、全國第四批蔬菜標準化示范縣、國家級農業(蔬菜)科技示范場;四川白鵝出欄500萬只,白鵝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保護資源品種;優質水果面積達5.1萬畝,萬畝50里優質水果長廊開始見效。
二是工業基礎條件在川南較優越。南溪是國家直供電網、大管線供氣,有豐富的高鈣礦石、煤碳資源,瀘鹽路、川云路和萬里長江穿境而過,是大工業項目落戶南溪的優選地。天藍有限公司8萬噸三聚磷酸鹽項目已大量投產,宜賓城區規劃內的企業也將陸續遷至南溪。紅光、南山、長慶三大軍工企業具有人才、管理、技術、信息等優勢。
三是城鎮建設潛力較大。南溪位于長江邊上,地勢平坦開闊,是長江沿線及川南各區縣中少有的建城良地。以“政府不出一分錢,縣城舊貌換新顏”的南溪模式完成了縣城的舊城改造,縣城建成區面積達3.8平方公里,在宜賓市各縣中規模相對較大。
四是教育事業在川南領先。南溪一中為全國示范高中取得實質性進展;南職中、大觀職中分別為國家級和省級重點職業高中;高考上線率連續六年穩居宜賓市第一。
二、借勢優化調整經濟結構
南溪在經濟結構上與川南三市的發展有許多互補或配套的產業,但總體上規模較小,層次較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抓好川南三市大發展的機遇,努力調整產業方向,提升產業層次,在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的同時,提高服務川南三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