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干部作風 密切干群關系
轉變干部作風 密切干群關系
當前,干部中存在的以權謀私、作風不過硬、經濟上不廉潔等現象,是人民群眾最關注、議論最多的話題,也是導致干群關系緊張的關鍵問題。如何改善干群關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實踐證明,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解決“三農”問題為中心,以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為目標,切實轉變干部作風,創造一個團結戰斗、作風過硬、關心群眾的領導班子,創造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才能密切干群關系。
一、轉變干部作風的重要意義
干部作風直接影響黨群干群關系,關系著黨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敗。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干部的作風是關鍵。從總體上看,我們干部的作風是好的,干部思發展、謀發展、抓發展的氛圍濃厚。但是,部分干部在作風上暴露出來的問題,已成為影響工作落實和發展的障礙。突出表現在:有的工作敷衍,推諉拖拉,政治敏銳性不強,政策掌握不全面、貫徹不徹底;有的工作漂浮了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自由主義較重,講大局不夠;有的精神不振,方法簡單,對待群眾感情生硬;有的私心較重,辦事不公正,甚至搞吃拿卡要、不廉潔;有的弄虛作假,報喜不報憂,賭博和“走讀”現象時有發生等等。作風問題無小事。干部作風不正,就會失去群眾的信任,黨的方針政策就無法在群眾中得到有效落實。干部作風不實,就會給發展造成惡劣影響,給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帶來巨大阻力。作風問題不解決,就會影響干部隊伍的整體形象,就會阻礙建設“生態立縣”的前進步伐。為此,必須下大力氣加以解決干部作風問題,促使干群關系的密切程度。
二、轉變干部作風的指導思想
轉變干部作風要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兩個務必”的要求,突出“心貼群眾,為民服務”的主題,圍繞全面建設“生態經濟強縣”發展總目標,以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以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為目的,以解決突出問題、加強制度建設為手段,樹立為民、親民、務實、清廉的干部新形象,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
三、轉變干部作風的主要措施
轉變干部作風,以著重解決部分干部所表現的“懶散、浮燥、簡單、不公、不廉”等突出問題,建立轉變干部作風的長效機制為主要內容。
。ㄒ唬┒沤^不良作風,確保政令暢通,嚴禁我行我素
黨員和干部要牢記確保政令暢通的政治紀律。決不允許出現陽奉陰違,搞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兩面派”行為,絕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嚴肅查處編造、傳播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政府形象的人和事;嚴肅查處對上級安排的工作頂著不辦或不及時辦理的單位和個人。著力培養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強的政治紀律性,堅決反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不良作風,大力倡導“嚴守紀律、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少云精神”,確保中央、市委、縣委決策得以堅定不移的貫徹執行,確保政策上下一致不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