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牧區生產周期及資金季節需求規律和金融取向
。 牧業無保險機構介入和支持,加大了畜牧業風險
牧業靠天養畜,粗放經營的方式仍然沒有徹底改變,尤其是養高產奶牛風險大。2003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190元,購買一頭高產奶牛的價格在15000元左右,奶牛一旦死亡,農牧民用3年的純收入才能償還一頭奶牛欠下的債務,風險遠遠超出農牧戶的承受能力。2002年前,自治旗曾為牧區開展過牲畜意外死亡險和飼草意外火災險,但因牲畜死亡鑒別和冬季出現場難度大,索陪出險概率高,2003年將飼草意外火災險和牲畜死亡險取消。因此,目前牧區急需保險業的支持來分散風險。
。ㄆ撸┑胤截斦涮踪Y金不到位或到位不及時,影響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的質量和進度。
從鄂溫克旗近兩年的幾項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的運作來看,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地方財政配套資金不能及時、足額到位,這勢必延誤工程進度,而且由于施工單位需要墊付大量的建設資金,施工的積極性和材料的選購質量也必然受到影響,從而使建設項目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
3、擴大了銀行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的空間,但銀行利率上浮難以真正實現。由于貸款利率上浮幅度的擴大,有助于銀行靈活實施信貸政策,對銀行信貸政策和經營戰略的靈活實施有利。據調查,銀行的優質貸款客戶以低利率來爭取貸款,低質客戶由于風險較大,即使加大上浮利率幅度,也有悖于穩健經營,這就造成信貸政策與盈利能力的矛盾,優質客戶能承受上浮利率,銀行卻要下浮利率,低質客戶不能消化上浮利率,銀行卻要提高利率。由于銀行經營都趨向于優質客戶,不執行上浮利率的趨勢將延續下去。利率上浮難以真正實現。
(八)一刀切的利率政策,增加了畜牧業經濟和牧民負擔。我國目前利率水平和結構實行高度集中統一。貸款利率是由中國 人民銀行確定的。政策允許國內商業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動10%。最高可上浮70%。農村信用社貸款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100%。擴大了銀行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的空間,但銀行利率上浮難以真正實現對地方經濟發展相協調的關系。據調查,一是牧區很多畜產品加工企業都為中、低質客戶和新發展企業,底子薄,規模小,信用等級平定低。銀行的優質貸款客戶以低利率來爭取貸款,低質客戶由于風險較大,往往以高利率來爭取貸款,這就造成信貸政策與盈利能力的矛盾,優質客戶能承受上浮利率,銀行卻要下浮利率,低質客戶不能消化上浮利率,銀行卻要提高利率。由于銀行經營都趨向于優質客戶,因此,畜牧業加工企業不但享受不到優惠政策反而增加了生產成本和取得貸款的機遇。二是增加了牧民的負擔。由于個體工商戶經營利潤較高,其需要貸款的呼聲也較高,消化費用的能力強,更能承受利率上浮壓力。這一政策對個體工商戶影響不大。但對養殖業農牧民來說負擔加重,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受到制約。養殖業屬微利經營,畜產品收購價格偏低,飼草料價格猛漲,再加上高額的利息成本牧民很難承受,而且今后牧業產業化發展主要是龍頭企業加牧戶的形式,由于公司要從牧戶手中收購畜產品,加工后銷售,屬中間環節,增加了收購資金成本,因此會將增加成本轉嫁到牧民身上,對牧民的發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