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風險管理文化建設
商業銀行特殊的經營方式決定了它從產生之日起便于風險結下了不解之緣.同時也決定了風險管理在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結合上級行對基層機構和網點管理的要求,就許多案件暴露的問題和在經營管理中的防范風險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一)在經營指導思想上未落實“兩手抓”的要求。在平時的工作中, 對上級下發的有關文件及規定講了, 也相應制定了落實措施, 但許多時候沒有認真抓好規章制度的落實, 只注重業務發展而松懈了嚴格的內部管理;沒有正確處理好業務發展與內控管理的關系, 致使職工中防風險意識差, 是非觀念差, 嚴重違反了規章還認為是為了業務發展, 認識不到違規的危害性。同時, 沒有對職工的行為進行認真排查分析, 每年的“排查”活動都是走過場的。
(二)串崗操作,有章不循, 違章操作, 違規行為客觀上為案件當事人作案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基層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員責任心不強, 工作失職, 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營業網點負責人對出納柜臺工作的檢查僅限于例行檢查庫存現金和重空, 對各崗位工作人員的日常操作程序, 執行規章制度的情況心中無數, 也沒有嚴格落實內外帳核對制度。
(四)上級行主管部門的管理不到位,業務主管部門對業務工作及各項規章制度指導、檢查、監管不力, 平時轉發文件多, 督促完成業務指標多, 強調規范經營多,但下功夫抓規章制度的落實不夠, 對檢查出的問題有批評, 也責成整改, 但對整改效果的后續督查不落實,對違規操作的事沒有按規定處理責任人, 起不到檢查的警示和促進規范作用。尤其是個別部門檢查不全面, 除檢查庫存現金和重空外, 長期沒有進行全面的會計業務檢查, 使問題長期發現不了, 違規違紀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和制止。
金融是現代經濟工作的核心, 而基層金融機構又是全部金融工作的基礎和風險的高發地。要把基層銀行辦成“好銀行”, 基層組織建設、干部職工隊伍的能力、素質至關重要,只有政治過硬、作風正派, 具有現代金融知識和較強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堅持規范經營,自覺防范風險的干部、職工隊伍, 才能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一是要通過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不斷提高干部、職工隊伍的政治素質。從實際看, 基層的干部、職工隊伍政治意識是比較淡薄的,絕大多數職工認為只要把工作干好,政治與己無關, 干部隊伍中也普遍存在只要業務指標上去就行了, 政治指標是軟的, 可有可無,厭倦時事政治教育, 不學政治理論, 馬列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黨員隊伍中也普遍淡薄。因而,必須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一干部職工的思想, 下大力氣糾正干部、職工重業務發展, 輕政治思想教育問題, 明白各種案件、尤其是經濟案件不斷發生的最根本原因, 就是有些單位放松甚至放棄了抓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干部、職工隊伍的政治素質。提高政治素質最核心的是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群眾意識。政治意識, 就是要引導干部、職工從政治的高度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堅定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堅持同保持一致, 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的方針和工作部署, 以及上級行的具體工作要求, 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大局意識, 就是引導干部、職工想問題、辦事情、作決定都要有全局觀念,善于把本單位、本崗位及當前的工作放在全黨全國工作大格局和本行工作的總目標下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去實踐。增強領導觀念、自覺服從改革需要,嚴格按照授權和業務政策、規章制度辦事, 嚴格依法規范經營、減少誘發風險的因素。群眾意識, 就是樹立金融為經濟發展服務, 為社會進步服務, 歸根結底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觀念,不斷完善金融服務產品, 不斷改進服務工作質量, 提高經營效益, 促進金融改革發展,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國家多創利潤, 努力實踐黨的根本宗旨,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為人民管好“錢”,用好“權”, 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