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怎樣當教師
今天,我們怎樣當教師
阿基米德說:“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撐起整個地球。”我想,對于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們來說,最想做的,也必須做的就是在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以及教師體制改革風起云涌的今天,為自己選取一個恰當的立足點,找到一個新的支點,以撐起我們心中的藍天。那么,這個支點是什么?我認為,就應該遵循曾經熱銷全球的《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中所倡導的理念:“要隨著奶酪的變化而變化,并學會享受變化。”今天的社會是變化的世界,網絡改變了許多游戲規則,誰改變了規則,誰將統領時代。那么,作為今天的教師呢,我認為,只有轉變思想,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時時刻刻從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和面對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做個思想現代的教師,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那么,對于現在的教師們來說,怎樣做才能自然而然地溶于這場變革中去,以不變應萬變,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呢?最簡單的方法是:讓學生喜歡你、信任你,走進學生的心里,和學生平等對話并保持“零距離”,正所謂:親其師,才能行其道。說句到家的話,只要學生喜歡你、信任你,他們就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才會在你的課堂上學得主動并神采飛揚,也必然會成績優異,那家長也會尊敬你、信任你,能得到家長們的擁戴,那我想,無論是教師體制怎么改革,你永遠都會是受歡迎的教師了!那么,又怎樣做才能讓學生信任你,喜歡你呢?
我認為,今天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七個學會”,即學會鼓勵、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公正、學會激勵、學會賞識、學會呵護。
1、學會鼓勵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兒教育研究專家孫云曉在一次報告中指出:“在學校教育環境中,對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權威性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如何,常常可以決定學生的命運。”的確,教師的態度與學生的人格需要密切相關:教師對學生鼓勵越多,學生的成就需要就越強烈,越自信;反之,教師對學生鼓勵越少,學生就越自卑
我曾在一個高考狀元高中生活的回憶錄中讀到這樣一段話:“到高二上學期我還是學習成績平平的學生,可下學期林老師的到來改變了我的命運。記得有一次他在我的數學65分的卷紙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你能行,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你最近的進步令我驕傲!’這句話給了我無窮的力量。”可見老師的一聲鼓勵可以點燃學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的成長之路。而一句不恰當的話也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打擊他的上進心,甚至影響他一生的成長。
2、學會尊重
兒童從一出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以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都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
學生雖然是孩子,但他們的人格尊嚴與成人是平等的,我們甚至應該比尊敬成人更尊敬學生。有這樣一個細節常常在我腦海里放大,并化為感動:一位老師向學生借紅筆,學生認真地將三色筆調至紅色處再真誠獻上。是的,細節的背后是尊重乃至敬重。尊重應當是相互的,如果尊重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對尊重的侵犯,那誰還會相信我們的教育呢?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過:“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是的,學生渴望尊重,渴望平等,渴望在和諧的氛圍中享受師愛的陽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