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體制的探討
我們之所以強調要“既符合國際規則,又兼顧中國國情”,是因為加入wto以后,我國行政體制的改革和運作,不僅要符合中國的實際,同時還必須符合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
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公民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參與意識不斷提高,中國社會正在由官本位轉向民本位,由政治權力至上轉向公民權利至上。中國社會這一更為深刻的變革,要求加快政治體制改革步伐,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公共行政體制是新世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確保民主政治得以實現的重要的體制構件。因此,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體制,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需要。它有助于各級政府更加明確自己的角色和職責,通過認真履行公職,維護公共秩序,實現維護和增進公民合法權益的目標。
在行政體制改革中,通過下放權力,轉變職能,精簡機構,優化結構,通過改革和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經在向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體制的改革目標邁進。在行政體制改革目標的表述中,用公共行政體制取代傳統的提法,不僅能夠做到名實相符,更加積極有效地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而且有利于協調各項體制改革的關系。
二、建立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的途徑
如此種種,都迫切要求我們要加快建立公共行政管理體制。建立公共服務體制已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要從政府轉型、優化結構、強化監督等方面下功夫,具體抓好以下幾方面改革。
(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我們經過十幾年政府職能轉變,各級政府職能都有較大調整,但是仍然不到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政府權力越位,現在不是政府職能越位而是政府權力越位。二是政府職能缺位,應該由政府做的政府做得不好或根本沒有做。三是政府職能不到位,應該由政府管的政府管得不好,比如假冒偽劣商品,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也危害了百姓身體健康。必須明確政府職能是什么。現在我們對政府職能做了四個方面界定: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這四個界定,我認為主要是針對國內職能和社會經濟方面,并不是政府的全部職能。尤其應該強調的是,各級政府必須履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職能。因為公民、企事業團體是社會的主體。我們為他們服務從根本來說就是要維護和增進公民合法權益。政府要在加強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同時,加強公共服務。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溫家寶總理講,在城鄉發展過程中我們是城市“腿”長農村“腿”短,工農業發展當中是工業“腿”長農業“腿”短,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是經濟“腿”長社會“腿”短。長期這樣國家要摔跤。所以提出科學發展觀,與此相適應,政府必須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才能為經濟主體創造良好環境。
完善公共服務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提供良好環境,完善流動人口管理,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突出嚴峻的問題,直接影響到社會穩定,必須加大力度。
第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幫助困難群體就業。現在有些社會群體就業能力不強,政府必須采取措施,免費為公民提供就業服務,如技能培訓、信息供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