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轉變領導干部作風
淺談如何轉變領導干部作風 (長垣縣河務局:高相臣 楊建萍 電話:)
領導干部是“火車頭”,俗話說:“工作好與壞,全靠領導帶”。沒有好的領導集體,就沒有好的局面,就沒有發(fā)展。筆者認為轉變領導干部作風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嚴明紀律。首先是嚴明政治紀律。從大的方面講,就是要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體到單位就是堅決維護單位領導班子的核心地位,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局黨組的各項決策、部署,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任何人在這個問題上不存在回旋的余地,做到同一目標、同一口徑、同一步調。決不能搞臺上相信,臺下不信,決不允許公開發(fā)表或在職工中散布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違背的言論,決不允許聽信、傳播政治謠言。其次是嚴明組織紀律。絕不允許個人向組織討價還價,拒不執(zhí)行組織的決定,要無條件地服從組織、服從大局。第三是要嚴明工作紀律。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切實做到。局務會決策的工作,關鍵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決不允許以任何借口進行歪曲、變通,決不允許合胃口的就執(zhí)行,不合胃口的就不執(zhí)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從小事情上抓落實,如要遵守工作作息時間制度,不要8點鐘過了,才從餐廳里走出來。這樣影響不好。
二是要樹立好的工作作風。要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切忌空談,切忌浮躁。我們很多工作思路是好的,論證得很好,措施也很得力,推進得也比較順利,但最終卻失敗了、夭折了,原因在哪里?問題不在于決策,不在于前期環(huán)節(jié),而在于最終的操作上、最終問題的解決和落實上出了問題。根本原因是我們抓工作還不夠具體、不夠深入、不夠細致。很多工作,只要挖空心思地動腦筋,就肯定會有辦法,有辦法就有路子,有資金,有技術,有項目,也就會有效果。要大力倡導立說立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堅決反對催催動動、不催不動,甚至催也不動的等靠思想。干工作要上升到一種殫精竭慮、全然忘我、上癮成癖的精神境界,要有一種孜孜以求、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要有一種干就干好、精益求精、誓爭一流的工作標準,要有一種豁上身家性命、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意志。
三是要增強團結協(xié)作意識。團結問題事關全局,團結出凝聚力,出戰(zhàn)斗力,出生產(chǎn)力,也有政績,出人才,出干部。不團結就沒有合力,就沒有積極性,氣不順,勁不足,個人能力再強也發(fā)揮不出來;不團結,想干事的也干不成事,想進步的也進步不了,最后倒霉的是一班子人。目前,空前團結也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最基礎的條件。在團結方面要努力做到“兩講、三多、四不”。“兩講”,即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立場要堅定,旗幟要鮮明,絕不能含糊;在小事上要多謙讓,多顧全他人。“三多”,即多溝通,要勤聯(lián)系,勤談心,勤交心,寧可溝通過了,也不要溝通欠了;多理解,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任何人都有優(yōu)點和不足,同志相處、分析和處理問題,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多體諒他人、理解他人;多規(guī)范,工作中要時時處處,注意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言行,照章辦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否則就容易發(fā)生碰撞,產(chǎn)生磨擦,出現(xiàn)矛盾,影響團結。“五不”,即不猜,不無故猜測他人;不疑,不亂懷疑他人;不聽,不聽信小人挑撥;不信,不聽信謠言,不聽信小道消息和馬路消息。從而使大家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話往一處說、事往一處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