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行業 樹立行業形象 促進道路運輸事業健康蓬勃發展
六、培育市場,夯實行業發展基礎
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系統通過上級撥款、自籌資金、社會投資等方式籌措資金約1.2億元,集中力量對客運站、客貨停車場、有型交易市場、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等運輸基礎設施進行了建設和改造,先后建成了12個近30萬平方米的運輸基礎設施,以市區貨運樞紐站為代表的7個近30萬平方米運輸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
二是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我們通過政策引導和加強市場準入管理,促進了運力結構、運輸組織結構的調整和改善。以車輛更新為重點,調整營運車輛結構,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車輛。在客運上,線路客車按照不同經營范圍,確定重點發展車型,分層次地進行調整。出租汽車實施總量控制,市區在以夏利車型為主的基礎上,控制更新,發展奇瑞、羚羊、夏利2000、捷達等中高檔車型。貨運上,鼓勵發展箱式、罐式貨車、大型牽引車、掛車、集裝箱、危險品、冷藏保鮮等專用運輸車輛,限制低于二級標準的老舊車輛。在經營結構調整上,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優化配置為重點,以拓寬服務領域為途徑,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發展行包快件運輸、城間快件運輸、貨物專項配送,鼓勵發展物流服務、車輛救援體系。
三是引導運輸企業改革。我們按照政企分開、規模經營和“抓大放小”的原則,以資產為紐帶,積極培育和引導全市10戶運輸企業進行重組,通過采取改組、聯合、兼并、租賃、股份合作等方式,使一大批國有運輸企業擺脫了困境,實現了扭虧為盈,籌建了區域運輸集團,吸引全區運輸企業加入,通過了國家道路客運二級企業資質評定,為引導我市道路運輸業加快結構調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2004年全省交通工作會議上我處做了題為《深化運輸企業改革,促進運輸結構調整》的經驗交流發言。
我們將以此次檢查為新的起點,再接再厲,向更高的標準看齊,進一步推動“三學四建一創”活動的深入開展,開創全市道路運輸行業兩個文明建設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為我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