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2004全市信訪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強化信訪意識 深化機制創新
全力構建涉訴信訪工作大格局
--我院在2004全市信訪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近年來,在市委的領導和上級法院的指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信訪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從強化信訪意識入手,積極探索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涉訴信訪工作的新機制,初步形成了著力抓好信訪接待,重點建好長效機制,促進信訪工作良性循環的信訪工作新局面。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信訪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長期以來,我們中的不少同志對信訪工作存在一些片面認識,認為申訴信訪是審判工作的附屬物,重審判輕信訪的傾向比較明顯,甚至認為群眾申訴上訪是故意刁難找岔,是無理蠻纏。思想認識的偏差,制約了涉訴信訪工作開展,當事人的申訴信訪給法院工作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和包袱。面對信訪總量日益增多,重復訪、越級訪直至進京訪愈加突出的嚴峻形勢,我們一方面感嘆信訪問題是“天下第一難事”,另一方面又幾乎陷入了難以破解的被動局面。在這種彷徨與困惑中,2003年下半年,我院黨組通過深刻反思,從如下四個方面對涉訴信訪重新定位。
(一)申訴信訪是當事人的基本訴訟權利。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國家公民享有申訴、控告的權利。人民群眾走進法院“打官司”,尋求的是司法救濟,是不得已之下的艱難選擇。當事人對生效的裁判不服而申訴信訪,不僅是依法行使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且絕大多數是為了公平與正義,而不是刁難蠻纏。人民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權利,體恤當事人的困難,重視和做好信訪工作是法律賦予的職責。
(二)做好涉訴信訪工作是人民法院落實司法為民的重要內容。司法為民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司法工作中的具體表現,涉訴信訪工作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實實在在解決當事人反映的“申訴難”,切實處理好來信來訪,是司法為民的基本要求。
(三)做好涉訴信訪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當事人因其申訴得不到及時受理和妥善處理,就可能纏訪、越級上訪,甚至采取過激行為,引發不穩定因素。人民法院通過信訪工作解決當事人反映的問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就能夠有效化解矛盾,平息糾紛,促進和保障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
(四)做好涉訴信訪工作是事關法院形象的大事。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法院的認識和評價,往往從關注個案開始。如果個案審判和執行中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無理申訴得不到及時駁回終結,就勢必貶損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在這個意義上講,信訪是衡量法院工作的“晴雨表”,做好信訪工作是法院的形象工程。
基于以上認識,今年以來我院黨組把涉訴信訪工作視為法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擺上了與審判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作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法院整體形象,事關司法為民成效的大事來抓。
二、著力抓好信訪接待,構建大信訪的工作格局
涉訴信訪具有訴訟性、司法性和多樣性等特點,一般雖因個案而起,但量多涉及面廣,反映法院工作存在的問題,涉及法院工作大局,需要各層次、各部門共同參與、共同負責、共同解決。據此,我院把信訪接待作為強化全體法官的信訪意識、構建大信訪的格局、處理好信訪的首要環節來著力抓,逐步建立了信訪接待的“四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