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新課標下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交際最基礎的則是說話,這是與他人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一個重要途徑。低年級學生詞匯量少,口語表達思維能力較弱,這些影響了學生說話能力的提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怎樣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說話,使學生樂說、善說,真正做到“能說會道”呢?
一、 借助教材,指導學生說話。
1、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學生自己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律,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說話。
2、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口語交際,主要是教師通過描述課文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教師在教學中,要處處留意,挖掘教材的語言要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另外要充分借助插圖,一定要讓學生一部分一部分觀察之后,連起來說一說圖意,訓練學生的觀察說話能力。利用課文的精美插圖,指導學生把話說具體。
3、閱讀教學:借助課文的朗讀教學,訓練學生說有感情。加強朗讀訓練,也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方法。學生如果受到良好的朗讀訓練,平時說話時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一些朗讀技巧,注意語音的強弱,節奏的快慢,語調語氣的變化,并帶有豐富的感情色彩。朗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采取個別讀、領讀、齊讀、自由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能力,以達到訓練學生有感情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發音清楚、響亮,連詞讀,不唱讀,然后逐步做到讀流利,注意停頓,讀出一定的語氣。
二、 創設情境,激發說的欲望。
創設良好的交際氛圍,對于學生很重要,只有他想說,樂說了,訓練的首要目的也就達到了。開學伊始,作為剛入學的小朋友,互相之間可能并不十分了解,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已經組成了一個新的集體,應該互相了解,互相幫助。教材中很自然地在第一次口語交際中編寫了“我說我”這一內容。老師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敢說,愛說的氛圍和良好的交際情境,可以第一個示范給小朋友們“我叫,今年××歲,我最喜歡……”,這樣讓學生體會教師非常勇敢大方。然后教師再說“誰愿勇敢大方的也自我介紹一下,讓老師和小朋友都認識并記住你呀?”這樣一來,小朋友都想說了。此時我們允許孩子們說得不好,只要他們敢于說,樂于說,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畢竟這是第一節口語交際課,在此基礎上老師再逐步指導說好。
如<<說說我的家>>是一道以介紹自己的家庭為內容的一種言語交際訓練。目的是通過訓練,讓學生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庭。家是每個孩子最熟悉的環境,最溫馨的港灣,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我的家”這一主題是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好素材。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播放歌曲<<可愛的家>>,讓學生邊聽邊唱,邊欣賞照片。接著我相機引導:“看著你們個個臉上的笑容,老師想你們一定很愛自己的家,那你們能把親愛的父母長輩,把你們家歡樂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揭示活動主題:我的一家。再引導學生從生日、屬相、長相、職業、愛好、品質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多方面說說自己的家人。小組互相交流,因為說自己的親人,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