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經濟發展和基層黨建,構建和諧沱江
(一)貫徹落實《干部任用條例》,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沱江市委精心組織,完成了市、鎮、村三級換屆,進一步優化了班子結構,提高了整體素質。深入開展爭創“優秀領導集體”活動,激發了領導班子整體活力。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年輕領導干部教育管理的辦法》。以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四權”為重點,完善了群眾實名舉報反饋制度,規范完善了干部任前公示制、試用期制和辭職辭退制,實行了事業單位領導干部聘用制、任期制。開展了選派優秀干部外出謀職招商活動,在人才培養方式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各鎮(街辦)黨委普遍推行了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政務公開制度,制定了實施細則,規范了工作方式和程序,健全和完善了民主生活會制度、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了鄉鎮干部工作行為,有力提高了黨政領導班子的協調發展能力、組織帶動能力、依法執政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民主理事能力。
(二)深入抓好“五好”創建活動,扎實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大力開展“五好”基層黨組織創建活動,全市涌現出一批“五好鄉鎮黨委”、“五好村黨支部”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沱江市問安鎮黨委、董市鎮平湖村黨支部分別被評為湖北省“五好”鄉鎮黨委和“五好”村黨組織。在農村廣泛開展“雙建雙帶”活動,大力推行“三會一區”制度。努力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通過聯系大中專學校“送出去學”、掛靠辦班“請進來教”、依托市委黨校等陣地“自己培養”等措施,近兩年有600多名村干部參加了中專以上學歷培訓,全市村“兩委”班子中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425人,占成員總數的65%,全市村級干部都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其中有480人獲得農民技師、農民技術員職稱。針對部分村干部素質偏低、結構不合理及后繼乏人等問題,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采取公開考錄的辦法,先后從972名回鄉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拔村干部291人。積極推動社區打破條塊分割、責任單一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各鎮(街辦)黨委牽頭、社區黨組織實施、轄區單位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工作新局面,馬家店街辦五柳樹社區、七口堰社區黨總支分別被省委和三峽市委組織部表彰為全省、三峽市社區黨建工作示范區。
(三)從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高度,切實抓好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在全市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以“進農家門、聽農家言、知農家情、化農家怨、解農家難、助農家富”為主要內容的“民情走訪”活動,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其作法在全省“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總結暨表彰大會上進行了交流,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今年又開通了“民情365”服務熱線,拓寬了群眾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認真落實“兩個務必”,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市委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堅持開展以“聯系一個企業(村)、跟蹤一個客商、引進一個項目、培植一個大戶”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活動。通過強化領導責任、完善工作機制,使市級領導既是工作的決策者,更是落實的責任人。在鎮(街道辦事處)領導班子中開展了以“熱心服務、安心基層、貼心群眾、齊心共事”為主要內容的“四心”教育活動。
(四)積極開拓創新,大力提升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黨建工作水平。一是堅持不懈做好向非公有制企業選派黨建聯系員的工作。對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及時建立健全了黨組織;對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幫助率先建立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業中,已組建黨組織的企業91家,其中建立黨委4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85個,具備條件的企業100%建立了黨組織。二是大力開展“雙培雙推建雙強”活動。努力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管理能手,把生產經營管理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推薦下崗職工黨員和黨務工作者到非公有制企業就業,推薦懂經營、善管理的黨員和黨務工作者進入企業經營管理層,建設一支崗位技能強、模范帶動能力強的黨員人才隊伍。近年來,全市先后有286名生產經營管理能手和技術骨干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118名條件成熟的被吸收入黨。三是積極探索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黨員共為企業提合理化建議4317條,幫助企業改變項目決策60多項,避免損失24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