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全市共產黨員中開展
三、開展教育活動的總體安排和實施步驟
教育活動從2004年12月開始全面展開,時間為三年左右,分學習教育、主題實踐和鞏固提高三個階段,并可以根據需要交叉進行。學習教育階段,主要是為主題實踐活動打牢思想基礎;為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做好思想準備。主題實踐階段,要按照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認真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并把“理想、責任、能力、形象”作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評議和整改;把主題實踐活動作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推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繼續(xù)和深化。
(一)學習教育階段。從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
組織黨員學習《黨章》、十六大報告、十六屆四中全會文件、《黨員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讀本》、《我是共產黨員》等文件和書目,觀看《鄭培民》、《張思德》、《讓黨旗更鮮艷》等影視片,重溫入黨誓詞。開展“一名書記講一次黨課”活動,各級黨組織書記要圍繞黨員先進性和“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的內容要求,在相應范圍內給黨員上黨課。召開一次黨支部民主生活會,對照黨員標準找差距,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黨員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并撰寫學習心得。
要層層宣傳發(fā)動,營造良好氛圍。宣傳發(fā)動工作要進機關進農村進廠礦,入社區(qū)入學校入站場,做到人人皆知,黨員入心入腦。在報刊和網絡開辟專欄、展開討論、刊載文章、配發(fā)社論等,在電臺和電視臺舉辦專題節(jié)目、訪談、講座等,充分發(fā)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基層黨組織要利用文化室、宣傳欄、黑板報、文化廣場等宣傳陣地,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二)主題實踐階段。從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
以“爭創(chuàng)‘三有一好’,爭當時代先鋒”為主題,以基層黨組織為組織者,以黨員為主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努力使之覆蓋所有基層黨組織,使廣大黨員的先進性在崗位上發(fā)光,在社會中閃亮。
要聯系本地本單位本行業(yè)的實際,針對不同職業(yè)身份黨員的特點,緊扣“爭創(chuàng)‘三有一好’,爭當時代先鋒”這個主題,找準黨員發(fā)揮作用的切入點,增強實效性。農村黨組織要圍繞發(fā)展農村經濟、帶領群眾奔康致富開展活動;國有企業(yè)黨組織要圍繞企業(yè)改革發(fā)展、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開展活動;社區(qū)黨組織要圍繞服務群眾、建設文明社區(qū)開展活動;學校黨組織要圍繞加強對學生和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開展活動;科研單位黨組織要圍繞科技體制改革、多出科技成果開展活動;新經濟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要圍繞生產經營、確保業(yè)務工作健康發(fā)展開展活動;機關黨組織要圍繞改進作風、提高服務水平開展活動。
要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使黨員自覺參與,在參與中堅定理想、增強責任、提高能力、塑造形象。黨員干部要學在前面、做在前面,發(fā)揮表率作用,要科學規(guī)劃,整體推進,鼓勵探索,尊重基層的首創(chuàng)精神,努力構建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主題實踐活動新格局。
要繼續(xù)開展形式多樣、黨員喜聞樂見的主題教育活動,推動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如組織黨員先進事跡報告會、“七一”表彰會,開展主題鮮明的黨日活動、知識競賽、歌詠比賽、演講比賽、圖片展覽、文藝晚會,組織宣講團、藝術表演團“送課下鄉(xiāng)”、“送戲下鄉(xiā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