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全縣經濟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今年以來全縣農業工作有關情況作一匯報,并就明年以及未來五年我縣農業工作思路、目標和措施提出建議。
一、2004年農業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縣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為契機,搶抓政策機遇,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發展大宗農作物生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全縣農業生產實現歷史性突破,多項指標達到同期最好水平。林業和水利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獲得全市考評雙第一。
(一)農業生產獲得豐收。一是種植業增產增效。全縣糧油等大宗農作物收成良好。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到33.2萬畝,糧食總產23.2萬噸,同比分別增加7萬畝、9.8萬噸,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創下歷史新高。全縣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0萬畝,總產量達4.01萬噸,同比分別增加0.6萬畝、0.7萬噸,產量達到歷史最高,加上價格上漲,油料增收2073萬元。二是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推廣種草養畜,擴大家畜飼養規模,繼續實施山羊“三個一”工程,養殖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出欄生豬10.2萬頭,山羊6.5萬只,家禽808萬只。三是水產養殖業穩步提升。加大水產養殖基地改造力度,加快建設新基地,同時推廣高效養殖模式,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11.3萬畝,產量2.18萬噸,銷售收入3.2億元,其中銷售收入為歷年之最。今年,我縣農業生產獲得全面豐收,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54元,首次突破3000元大關,增長17.6%。
(二)農業產業化實現新突破。全縣已建成優質農產品基地8個,面積16萬畝,其中訂單農業面積10萬畝;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到124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戶、省級、市級龍頭企業各2戶;品牌創建取得新進展,共取得名特產品和綠色食品12個,其中省級、市級名牌農產品分別為2個、7個,市級特色農產品2個;產業化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10余元。
(三)農業項目進展順利。以構筑生態農業模式為途徑,以追求經濟、社會和生態綜合效益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村能源項目建設,目前,全縣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1618口,占項目任務的81%。完成河劉鎮中低產田改造、仙蹤鎮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等兩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并通過省級驗收。投資1200萬元的滁河柴灣、張渡電站改建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投資760萬元的大平菜籽色拉油、117萬元的銅閘百棗園果品加工等兩個農業項目正在實施中,投資2700萬元的大平菜籽油深加工項目獲得批準。
(四)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扎實有效。以完善基層動物防疫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充實防疫人員力量,推進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動物防疫水平明顯提高,畜禽死亡率進一步下降。全縣牲畜w病防疫密度達85%以上,豬瘟、雞新城疫、羊痘防疫密度分別達98%、95%、100%,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1%以內,生豬、山羊、家禽死亡率由原來的8%、10%、30%分別下降到3%、2%、10%以下,全縣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處于全市領先水平。特別是在今年春季,毗鄰我縣的居巢區亞父鄉暴發禽流感疫情,我們積極應對,采取果斷措施,阻斷禽流感疫情的傳播,最大限度減少了禽流感對全縣養殖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