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05年糧食生產的意見
六、推進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經營水平
在工業化、城鎮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在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使糧田向種糧能手集中,發展規模種糧,這是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種糧效益的重要保證。鼓勵種糧大戶拓寬經營范圍,向周邊農戶有償提供代育、代耕、代種、代管、代收等服務;鼓勵種糧大戶創建品牌,開展糧食產后加工、銷售,延長產業鏈,提高經營水平。支持和鼓勵各類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產銷服務組織與種糧大戶建立穩固的糧食產銷關系,發展訂單生產,擴大訂單數量。積極組建種糧大戶協會和種糧專業合作社,加強與種糧大戶的溝通,提高服務水平。
七、加強耕地保護和農田基礎建設,切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對基本農田的監管。禁止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種樹造林和從事非農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標準農田建設,2005年全省計劃新建1 0 0萬畝標準農田的建設任務,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參與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從2 0 0 5年起,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標準農田地力培育進行補助。重點是開展標準農田地力綜合培肥改良示范區建設和農田質量檢測與監測體系建設,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和地力。各地要積極探索建立標準農田地力與質量檢測和評價制度,加強對不同區域種植結構、不同地貌類型耕地質量的動態管理,開展對標準農田特別是新建標準農田的培肥改良。全省突出糧食生產和地力培肥重點區域,在17個試點縣基礎上,實施30個縣的標準農田地力調查與分等定級,建設培肥改良示范基地。通過鼓勵擴種綠肥、秸稈還田等,實行工程措施和農藝措施相結合,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增加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基本農田面積。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