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著力構建規范化服務型政府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在長期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形成并堅持發揚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這是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千錘百煉更堅強的重要原因。現在,黨的作風總的是好的,但的確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在一些地方、部門和領導干部中,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滋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弄虛作假、虛報浮夸嚴重,獨斷專行、軟弱煥散問題突出,以權謀私、貪圖享樂現象蔓延。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其消極影響和后果不可低估。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我們政府機關的每一位共產黨員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正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樹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一要樹立艱苦奮斗的好作風。胡錦濤總書記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特別重溫了毛澤東同志關于“兩個務必”的論述,并深情回憶到,毛澤東同志1949年3月23日上午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的時候,曾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帶領人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是這場考試的繼續”。為此,我們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在這場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兩個務必”展示出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艱苦奮斗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黨和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重要法寶,也是一個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警世名言,今天對我們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傳業的。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我們黨的今天。”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越不能忘記困難群眾。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把藍圖變成現實,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肩負的任務還很重,困難和挑戰還會很多。只有艱苦奮斗,才能不斷創造新的業績。既使將來我們的經濟發達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不能忘。我們全體黨員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全局意識,必須清楚地看到激烈的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嚴峻挑戰,清醒地看到我們肩負的任務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清醒地看到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風險,時刻增強憂患意識,深刻認識艱苦奮斗的極端重要性,牢固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自覺地發揚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堅決摒棄和抵制安于現狀、浮澡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作風,堅決抵制貪圖享樂、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的不良思想和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