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效能監察工作的幾點認識
衡量是否是效能監察,是否真正認真地開展了效能監察,也就是看是否開展了檢查,是否發現了問題,是否進行了整改。是否到立項的單位進行了檢查,是否發現了管理中的問題;是否提出了監察建議或決定;是否監督整改了發現的問題;是否對于應該被追究責任的監察對象追究了責任;是否促進了建章建制和科學管理;是否保證了效益提高和合理用人。如果沒有這其中的主要內容,那就不能算是效能監察。因此,我們在開展效能監察工作中,必須抓住“檢查”這個核心。這樣,才能將效能監察工作落實。
五、效能監察的程序
效能監察的主要程序是:
1、 調研分析,寫出立項調研報告;
2、 填報“效能監察立項審批表”;
3、 成立效能監察專項工作小組;
4、 制定監察項目的實施方案;
5、 下發《監察通知書》或《專項效能監察方案》;
6、 實施監察項目的檢查;
7、 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
8、 提出監察意見或決定;
9、 檢查和落實整改工作;
10、 進行責任追究(有必要的情況);
11、 幫助和督促相關單位建章建制;
12、 進行效能監察成果認證;
13、 對被監察對象進行效能評價;
14、 進行專項總結并提出總結報告;
15、 填報“效能監察結項審定表”;
16、 按規定進行獎懲;
17、 將效能監察資料立卷歸檔。
六、效能監察項目的實施方法
效能監察實施階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按監察內容,可分為綜合監察與專項監察;全面監察和重點監察。
二是按監察項目的時間過程,可分為定期監察和不定期監察;全過程監察和階段監察;階段監察又可分為事前防范性監察、事中跟蹤性監察和事后改進性監察。
三是按檢查人員的組織上,可分為檢查部門人員直接監察法;在基層單位或部門自查的基礎上,監察部門抽查法;監察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共同檢查法。
四是在檢查的具體做法上,經常采用以下方法:融入管理直接調查或深入現場勘察驗證;查閱資料賬冊進行統計分析;進行賬卡物核對;采用市場調查等方法進行驗證或認證;個別談話了解問題;借助審計部門的職能和審計方法等等。
七、監察部門的組織協調作用
目前我們面臨的是效能監察力量與繁重的效能監察任務嚴重失衡的矛盾。因此,充分發揮企業監督力量合力的作用,借助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的力量參與效能監察,就成為各單位開展效能監察工作的一種有效方式。在這種運行方式中,監察部門的組織協調作用顯得很重要,直接影響著效能監察工作的成效。需要強調的是在抓效能監察工作的組織協調時,監察部門不能放棄自己的主體監督地位和直接進行監督檢查的職責,不應隨意把監察職能分解到其他職能部門或發動職工去實施,或以其他部門組織的監督檢查形式來代替效能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