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效能監察工作的幾點認識
效能監察的主體是企業內部的監察部門和監察人員(含兼職),其中也包括監察部門授權的部門和從其他業務職能部門抽調到效能監察項目組中承擔效能監察任務的臨時工作人員。效能監察的對象是本單位各級職能部門、所屬單位及其領導和工作人員。是同級的、下級的管理人員。簡單地說,效能監察就是監察部門對各職能部門和工作人員及下屬單位的工作進行的監督檢查。
企業效能監察的主要職責,是監督檢查企業內部監察對象履行職責、依法辦事的情況,依照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對監察對象管理效能,包括效率、效益的監督檢查。是檢查管理行為,糾正偏差,追究責任,保證企業政令暢通,保證經營活動科學有序進行和效益的提高。監察機構要通過效能監察,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實現企業計劃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 效能監察的選題立項
企業效能監察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融入企業管理,在融入中監督,在監督中服務,緊緊圍繞企業改革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兩個重點,針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效益、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以及直接影響企業改革和穩定的重大問題,進行效能監察立項。
立項要做到“五個結合”:
與執行國家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的情況相結合(如監督某項規定或決策的執行中有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等);
與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結合(如承攬環節、銷售環節、采購環節、資金管理環節等);
與生產經營的突出問題結合(如生產不達標、質量不夠好、長期欠款多、采購質次價高等問題);
與企業發展的重大項目結合(要在重大的新產品項目、科技攻關等項目中找出制約項目運行的關鍵點,針對關鍵問題來立項,比如工程進度問題、質量問題、采購價格問題、招標問題等);
與企業改革的工作部署結合(如企業改制、住房貨幣化改革等)。
總之,選題立項要針對企業經營和管理中的重要問題和大的難點來進行,不能把日常工作做為所立項目,也不能把日常開展的活動做為立項的項目〔如某項工作立項前后都是一樣干法,則不能算做效能監察,其工作成果也不能算是效能監察的成果。如采購部門在采購中實行貨比三家,節約了費用,只能說是工作中正常做的,應該做的,老百姓買東西,也要走幾家看一看再買,這種工作不能叫做效能監察;再如日常的厲行節約活動、管理活動(如壓縮機關費用)等也不能算是效能監察〕。
在確定效能監察項目時,做到公司統一立項和基層各單位自主立項相結合,突出抓好公司立項。公司立項要結合影響公司效益的主要問題和環節,各單位的自主立項要結合影響本單位管理和效益的瓶頸問題和重點環節,經過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報請公司或本單位效能監察領導小組批準。
四、關于效能監察的“檢查”
是不是效能監察,像不像效能監察,除了效能監察的外在形式,如立項、結項等內容之外,最主要的方式、最關鍵的內容、最實質性的工作,就是進行效能監察中的“檢查”。這是效能監察三個階段中,最具實質性內涵的實施階段的“核心”。是否開展檢查,是效能監察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