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發展新優勢 再創農業新佳績(農業結構調整)
二、實施三項重點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
去冬今春,鄉里繼續實施了“萬米節水石渠工程”,共投入資金34萬元,在曹莊村、南挖村新修石渠2000米,全鄉石渠總長達11000米,基本實現了灌溉石渠網絡化。為進一步做好抗旱準備,確保全鄉插秧任務的順利完成,近日,鄉里又實施了兩項重點工程。一是挖工莊河引水清淤工程,由于多年淤積,挖工莊河口河床較高,引水較為困難。為此,鄉里投資10萬余元,對近200米引水河進行了清淤;二是趙樓西站建設工程,原趙樓、侶樓等村2000余畝的灌溉任務,由于孔莊礦采煤塌陷影響,現已基本不能使用。鄉里重新進行了選址,該站建設現已全面動工。兩項工程全部竣工之后,可緩解趙廟鄉6個行政村每到夏秋插秧季節缺水問題,必得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三、進一步加強了麥田管理
針對今年旱情嚴重的實際,今年入春,鄉里就開動所有排灌站,對全鄉8000余畝小麥普澆一遍返青水。鄉農技站人員也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通過舉辦培訓班、印發明白紙、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等,適時組織群眾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施肥等,對小麥的豐產豐收提供了保證。現全鄉小麥長勢喜人,可望獲得大豐收。
四、采取兩路并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取得新突破
按照“信息導向,有序流動,嚴格管理,全面服務”的原則,今春我們組織有關人員對全鄉農村勞力資源、技能特長和分布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分類登記,建檔立卡;鄉黨委、政府廣開渠道,進一步增強了農村勞力的就地轉化能力和有序輸出。在就地轉化方面:一是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出臺了農村養殖業,高效農業重點扶持政策,在稅收,環境上大力傾斜,促使農村勞動力向高收益的產業分流轉移,目前,全鄉已發展畜禽養殖專業戶130余戶,高效蔬菜大棚900畝,反季節林果等經濟作物1600畝,從業人員1200多人,;二是以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為契機,重點扶持和培養10家龍頭企業,今年又積極籌建6個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此外,鑄造廠、裘皮工藝廠、魯南網架廠等企業的擴建工程即將完工,民營企業吸納勞動力人數可達3600余人;三是實施小城鎮建設二期工程,吸引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向小城鎮聚集,發展二、三產業,現在小城鎮從事經貿、餐飲、服務等第三產業的200余人。在外出轉移方面:通過書信、電話等形式,搞好與現已外出務工人員的聯系,實施“一帶一”活動,即保證每一名外出務工人員必須帶出至少一名務農勞動力。勞務輸出不僅使大批農田集中到種田能手的手中,開成規模經營,而且使務工人員帶回了資金和技術,目前已有數人回鄉辦廠、經商,為我鄉經濟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截至目前全鄉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已達到6300人。其中在本鄉內從事養殖、加工、銷售、商貿、工貿、流通、服務等行業的人達5100人,外出務工的達1200余人。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民營經濟發展強勁
鄉黨委、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民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的重要舉措,加強領導,狠抓落實,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全鄉招商引資工作勢頭強勁,并取得了顯著成果,F全鄉新開工建設民營工企業6個,引資額達380萬元。其中有蔡高科引資70萬元,新建高科消防工程公司,主要生產消防涂料、消防堵料;王勇引資160萬元,新建輕鋼廠,主要生產網架用輕鋼等;曹莊村群眾引資30萬元,新上鑄造廠及車床加工廠各一處,鄉機關人員與趙廟村群眾合資20萬元,積極籌建魚產品加工廠;全面啟動了玻璃鋼廠生產,第一批引進資金100萬元已到位。鄉黨委、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鄉里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任主任,分管書記、紀委書記任副主任,經委、信用社、派出所、土管、司法等部門負責人為委員的招商委員會,全力抓好招商引資,為投資者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服務、信貸支持。為進一步強化鄉村兩級干部招商引資責任,鄉里把引資任務分解到每個黨政成員及村支部書記身上,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人人肩上有擔子。二、加大宣傳,強化手段。采取政府招商與企業招商相結合,專業人士招商與民間招商相結合,政策招商與感情招商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多種手段并用親商招商。鄉里組織了黨政領導、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等到廣州、深圳等地參觀考察,各村也組織了部分黨員干部外出學習考察招商引資,進一步解放了黨員干部的思想,增強了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信心。鄉里統一印制了《趙廟鄉招商引資指南》,《致趙廟鄉籍在外人士的一封信》,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積極吸引他們來鄉投資。三、建好載體,優化環境。在完成小城鎮一期工程商品房建設、路燈安裝、綠化美化的基礎上,今年又全面啟動了小城鎮二期工程建設,小城鎮已成為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商貿園區。在鄉駐地規劃建設了民營工業園區,加大投資,實現了園區內的“四通一平”即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場地平整,現已有兩家民營工企業進駐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