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農業和農村工作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經區委、區政府安排,今天召開全區農村工作會。這次會議,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05年一號文件和省市經濟工作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去年的“三農”工作,客觀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今年全面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工作。大家要集中精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這次會議的精神上來,深刻領會,精心落實。下面我就農業和農村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2004年,是我區經濟發展較快的一年,也是農業和農村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區委、區政府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組織聲勢浩大的“三農”問題調研基礎上,制定出臺了《關于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實施意見》和一系列具有實質性的落實措施,充分調動了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熱情空前高漲,農業投入普遍增加,糧補等政策落實到位,信息工程全面啟動,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開始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開局良好,農業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呈現出農業升溫、農村經濟形勢看好的喜人局面。在晉中市2005年經濟工作會上,我區被授予優勢農產品規劃實施先進縣第二名、農業信息化先進縣第一名、糧食生產先進縣第一名;郭家堡鄉郭家堡村、王湖村,張慶鄉懷仁村、演武村被授予寬裕型小康村;修文鎮奶牛養殖協會、區溫室蔬菜協會被評為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7名糧食、蔬菜、果品、畜牧經營戶被評為市級優秀經營大戶。具體講: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我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水為切入點,平川抓節水,丘陵抓開發,改變 “靠天吃飯”的狀況,做好五篇文章。一是人畜飲水工程,完成31個村,解決了7800人、829頭大牲畜飲水問題,打井13眼,新建蓄水池10個。二是集雨灌溉工程,在什貼鎮李坊村新打旱井100眼,為發展旱垣地區高效農業提供了條件,成為我省乃至華北旱垣地區發展高效旱作農業的示范工程,形成具有特色的 “李坊效應”。三是省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東陽鎮實施,總投資1080萬元,由省級投資600萬元,改造25000多畝土地,輻射該鎮10個行政村、13000人,去年已投資373萬元,8500畝耕地及水、機、電、路得到治理。四是水土保持生態流域工程,建起什貼鎮十里溝流域綜合治理萬畝精品工程。五是耕地保護和開發工程,在烏金山鎮聶店村千畝造地工程,完成投資400萬元,田、渠、路、壩、井已經完成,變千畝灘涂為高效農業園;在什貼鎮北窯店、喬頭實施造地工程,投資110萬元。全區先后鋪開1500畝高效田造地工程和3000畝土地復墾工程,在近年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效益最好。
二是特色優勢得到進一步增強。全區以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作為提升農業產業化的著力點,從深層次上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搭建了優勢農產品發展框架,在全區范圍內共選定綠色蔬菜、優質果品、綠色畜禽、傳統雜糧4大主導產業進行了科學的區域布局和規劃。規劃實施后一年來,取得了顯著的效益。共規劃實施蔬菜面積34萬畝,總產量達到11.63億公斤,以東陽、張慶、北田、修文、長凝5鄉鎮為中心建成了10.9萬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規劃實施紅棗面積30萬畝,其中有11萬畝進入掛果期。奶牛發展勢頭良好,存欄已達到5600頭,比去年增長30.6%;規劃實施優勢玉米種植面積15萬畝,實際完成播種面積33.5萬畝,比去年凈增18.8萬畝,增幅127.9%,全區玉米總產量達1.3億公斤,占糧食總產量的83.9%。去年新發展溫室大棚1萬畝,累計5萬畝,并在四方面進行升級上檔:一是突出優勢蔬菜“三線、四區”區域布局;二是示范推廣防蟲網等10項高新技術;三是加強棚內品種結構調整,引進蔬菜新品種40個;四是推廣“一次定植,兩次收獲、一膜兩用”高效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