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民營經濟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
危房改造項目正在施工57個,已改建面積達8000平方米。特別是鐵門、磁澗、五頭三個鄉鎮不但對縣定d級危房實施改造,又自籌資
金對b、c級危房進行加固維修。教育信息化工程,農村有線電視進村入戶工程也都超計劃完成了進度任務。
在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存條件的同時,實施了縣城配套設施建設工程?h城供水工程1#井、2#井正在掘進,7月底前可竣工并網供水,屆時,縣城用水高峰的緊張狀況將得到有效緩解。黃河大道綜合整治工程,拆遷任務已完成60%,樓房立面改造已開工32家。民俗文化村的紡織區、磨碾區、文化大院、古戲樓等建筑均巳建成,配套基礎設施已完成90%?h城新區道路連接工程、小靈通建設工程正按計劃實施,有望提前完成投入使用。
今年,縣委、縣政府把小城鎮經營管理作為加快農村城鎮化和強鄉富民進程的重大舉措來抓,認真落實戶口、子女就學、招工、參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一批農村群眾向小城鎮轉移。截止5月底,小城鎮新增人口近2萬人。對新開業的門店實行減免工商管
理、衛生管理等行政性收費和低房租、零房租等激勵措施,調動了農村群眾到小城鎮經商、辦企業的積極性,全縣小城鎮新建門市房大部分已開業,初步形成了人氣聚集、商貿活躍、市場繁榮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在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同時,克服困難,團結拼搏,為實現年初確定的目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說,我們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把握住了經濟發展大局,取得了抗擊非典斗爭階段性勝利。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縣域經濟運行中確實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一些主要經濟指標盡管增幅較大,但與時間進度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如全縣財政收入前5個月完成11193萬元,占目標的37.3%;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675元,占目標的30.7%;鄉鎮企業稅收完成3074.8萬元,占目標的30.7%;特別是洛新工業園區、磁澗、鐵門、五頭等單位完成稅收入庫還不到30%。二是一些重點建設項目進度緩慢,未按時間進度完成任務,有的甚至尚未動工。三是部分鄉鎮新上民營企業數量少,投資小,規模和科技含量較低,很難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上述問題的存在,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由于受非典的影響,交通、飲食、服務等第三產業損失較大,元至5月份該產業累計完成營業稅633萬元,同比下降20.18%。
二是隨著疫情的發展,運輸車輛受到限制,企業的原材料購進、產品銷售都受到直接沖擊。
三是由于煤礦和非煤礦山停產整頓,不僅給鄉鎮企業稅收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也給電廠生產造成了困難,煤炭不足、電力不足已成為電力集團鋁、電生產的重要制約因素。
四是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企業成本上升。如鋁氧粉價格每噸上升714元,導致鋁錠每噸生產成本增加1000多元。
五是由于非典疫情的蔓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群眾外出務工經商,加之我縣農業產業化程度還不高,這就使得農民增收難度
進一步增大。
六是一些鄉(鎮)、委局的領導在非典發生的特殊時期,抓經濟、抓民營企業、抓招商引資、抓重點建設工程的信心不足,方法不多,措施不力,造成目標任務落實不到位,進展不理想。上述問題和現象,盡管只是存在于少數單位、少數人身上,但決不可等閑視之。必須深刻反思,認真克服,才能為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