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工業經濟會議上的講話
3、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經濟發展的后勁不斷增強。2003年全市深入開展了“重點項目建設年”活動,強化“抓經濟就是抓項目,各級領導集中精力抓大項目”的觀念。加快重點項目的引進、實施和建設進度。全年開工建設投資過千萬的項目107項,完成年度投資28.7億元,其中過億元的重點項目24個,已經開工建設的有20個。投資10.2億元的新源熱電一期工程已經投入運行,投資27.5億元的二期工程項目已于2003年10月份奠基開工。裝機容量2×60萬千瓦的山國電滕州發電廠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項目調研評估,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倍受全市關注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全面恢復建設,到目前,第一條生產線已竣工,近期將點火生產。二期項目也于去年11月奠基,預計今年7月即將竣工投產,項目全部完成后,總投資將超過4億元,形成日產1200噸玻璃的能力。利稅規模過億元的盈泰食品城、盛隆機焦、騰達標件、億源熱電等一批大項目的建設進度加快;錦丘煤礦、東大煤礦的建設也十分順利,去年底均實現了兩井到底的目標,年內可形成簡易生產能力。同時投資規模較大的瑞達焦化、世紀通泰機焦、姚莊電廠二期、大宗熱電擴建、滕州機床廠數控機床、復興金屬等項目也先后開工建設,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后勁日益顯現。
4、民營經濟增勢強勁,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亮點。通過落實政策措施,加大幫扶力度,深入開展民營經濟發展大競賽活動,促進了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益康集團、大地機床、華能線纜等一批民營企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一支骨干力量。2003年,全市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106億元,增長55%;實現利稅7億元,增長32%;新發展民營企業850家,增長160%,民營企業總數達到2434家;為我市的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積極推廣高新技術,深入開展“百項技改”、“百項創新”活動。通過推廣使用高新技術和開展“雙百”活動,引導企業不斷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設備的更新與技術改造,加速淘汰落后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種類,擴大生產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力,極大的推動了我市的經濟發展。2003年實施過百萬元的技改項目242個,累計完成技改投資18億元。同比增長28%,累計竣工193個,新增銷售收入26億元,利稅6億元。2003年全市共研制、開發新產品 項,其中 填補國內空白,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實施科技開發,我市的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科技進步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的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深入開展“加快工業發展年活動”的結果。是全市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全市工業戰線上的干部職工敢于創新、扎實苦干、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向受表彰的先進企業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奮斗在工業戰線上的全體干部職工表示親切的慰問,向關心支持我市工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敬意!
過去了的一年,我市工業經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應該看到,我市的工業經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工業結構依然是資源型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相對薄弱;煤炭、建材行業的資源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二是我市的企業規模較小,大企業、骨干企業較少,缺乏名優產品品牌,資源配置也不盡合理。三是一些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展速度不快,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形勢。四是安全生產存在薄弱環節,多數企業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個別企業負責人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五是就業壓力較大。由于我市人口較多,新增勞動力就業壓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