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秋播與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市秋播與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今年以來全市農業生產情況,分析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的形勢,研究部署全市秋播與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為明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打好基礎。剛才,大家參觀了水稻生產、結構調整現場和兩家農業龍頭企業,由于時間關系,還有些示范點沒有安排參郟嵋橛》⒘擻泄厙榭黿檣堋i院笸醭i諧せ菇髦匾不啊o旅媯蟻冉布傅鬩餳?span lang=en-us>
一、認清形勢,增強做好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今年以來,全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扶持“三農”的方針政策,堅持把增糧增收作為中心任務,全力打好糧食增產攻堅戰、動物疫病防治阻擊戰、農民增收主攻戰,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呈現出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發展態勢。一是糧食生產得到恢復性增長。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97.27萬畝,與去年基本持平,夏糧單、總產分別比去年增長39.2%、35.5%。秋熟作物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有望超額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二是農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全市高效作物面積進一步擴大,蔬菜、茶葉、花卉苗木等經濟作物呈現面積、單產、價格、效益四增的好形勢,每畝效益在1300—4300之間。養殖業進一步得到發展,農產品質量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市新增綠色食品2個,有機食品1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達59萬畝。三是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今年1—8月,全市新增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各1家,鎮江市級龍頭企業5家。16家列入省、鎮江市考核的重點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2.51億元、利稅2.02億元、利潤1.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36%和51%。“三資”投入農業達3.85億元,同比增長18.3%。新組建里莊芹菜、折柳大白菜、運河養雞等一批專業協會。四是農業對農民增收作用明顯。上半年,全市農民來自第一產業的純收入人均達52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元,增長12.55%。這一良好發展勢頭,概括起來講主要是因為政策好、市場活、天幫忙、人努力的結果。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已經取得的成績不可高估,對存在的問題不可小視。一是雖然糧食生產出現恢復性增長,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沒有顯著提高;二是雖然糧價上漲,但農資價格也進一步上漲,糧食比較效益低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三是農民收入增加較快,但價格等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加大;四是由于一些政策性因素,土地流轉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業結構調整的難度;五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壓力還很大,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因此,解決農業增效難、農民增收難、農村社會發展難問題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鎮各部門要客觀分析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面臨的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增強做好恢復發展糧食生產的緊迫感,把抓好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措施,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拓寬思路,明確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
各地要充分抓住當前從上到下高度重視“三農”的有利機遇,增強做好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拓寬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切實抓好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的工作。全市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總體思路是:堅持科學的農業發展觀,以增糧增收為目標,以政策扶持為保障,以農業科技為支撐,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重點,穩定糧食生產,推進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產業化開發,培育和壯大特色農業產業,狠抓農產品質量建設,大力推廣機械化作業,加強農村經濟組織建設,全面提升我市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