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5 年全縣文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方面,我市文教事業面臨著難得的機遇,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第一,從上至下有個好的氛圍。新一屆中央集體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要更加重視社會事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去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加快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強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陣地建設,建立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中央已經明確中央財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農村教育、衛生事業,切實加大對農村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從國家發改委2005年的項目資金投放方向看,也在向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傾斜。從我縣看,對社會事業的重視也在不斷增強。資助農村義務教育,充分反映了社會各界對文教事業的關注和熱心。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社會事業,社會事業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人們關注,這說明文教事業發展有一個好的大環境。
第二,有快速發展的經濟作支撐。文教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撐,尤其是財政強有力的支撐。這幾年,生產總值連續以兩位數增長,社會事業投入也在穩步增加。2005 年,預計我縣生產總值增長達 10.7%, 全口徑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13.6%, 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將進一步加大。同時,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 政府將在繼續搞好經濟調節、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更多的資金和精心投入diyifanwen.com到社會事業上,從而推動社會事業更快的發展。
第三, 有很好的發展基礎。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縣的文教事業已經打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我縣的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已經走進了省市的前列,職業教育也正在迅速崛起;經過幾年的嘗試,鄉鎮衛生院走出了一條市場化經營的路子,一些瀕臨倒閉的鄉鎮衛生院已經走出了困境。有線電視事業在通過與廣通公司的成功合作,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同時我們還擁有一支非常敬業、勇于創新的干部隊伍。這幾年與大家朝夕相處,對大家比較熟悉。我感到我們這支隊伍藏龍臥虎,人才濟濟,作風扎實,吃苦耐勞,能打硬仗,這是我縣文教事業之所以有今天成績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
1、農村文教事業發展滯后。
經濟學中有個術語叫”短板”,木桶盛水多少都取決于最低的那塊木板。對文教事業發展來說,往往也是幾塊“短板 ” 起著制約作用。當前,農村初中輟學率仍高位徘徊, 農村學校教學條件還比較落后,在教師素質、教學設施、教育環境等方面與縣城相比較都很落后。農民就醫難、購藥難的問題仍比較突出。鄉鎮衛生院功能差、管理水平低、人才匱乏,很難滿足廣大農民的醫療衛生需求。農村有限電視入戶率仍然很低,群眾文化、體育生活貧乏。
2、文教事業單位人員結構不合理
人員結構不合理突出體現為“三多三少”,即非專業人員多,專業技術人員少;平庸人員多,骨干力量少;老齡人員多,新生力量少。在衛生系統2537名衛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只有111人,只占4%左右;中高級職稱的有531人,只占20%左右。在我縣的黃龍戲劇團中,真正的專業人員(包括演員和技術人員)只占總人數的50%。在教育系統,教師年齡趨于大齡化。受編制限制,我縣自2002年就停止了分配畢業生,這使優秀的畢業生進不來,骨干力量培養不起來,教師隊伍出現了斷層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