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農辦主任例會匯報材料
今年以來,我縣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握“兩個趨向”,統籌城鄉發展,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努力構筑農村和諧穩定社會,促進我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目前,我縣第一季度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縣農業總產值達1599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047元,全縣財政總收入31699萬元,同比增長15.83%。
一、糧食生產得到重視,效益農業發展良好。
(一)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縣政府出臺《關于做好2005年度x縣糧食生產意見》和《關于做好2005春耕備耕工作的通知》兩個文件,加大政策措施和檢查督促力度,堅決制止耕地拋荒,狠抓早稻面積的落實,全縣落實計劃早稻播種面積1.8萬畝,在保持原有的扶持糧食生產政策的基礎上,各鄉鎮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如橋頭鎮、橋下鎮、西溪鄉對種糧大戶每畝追加補助100元,上塘鎮每畝追,加補助50元,甌北鎮、烏牛鎮、沙頭鎮等鄉鎮每畝追加補助10元。
(二)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效益農業發展態勢良好。
①春糧生產。全縣春糧總面積13.56萬畝,同比減少3.4 %。
②畜禽生產。畜牧業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全縣肉類總產量5089噸,同比增長1.4%。其中生豬產量3855噸,家禽產量990噸,禽蛋產量926噸,豬的存欄數達15.1萬頭,家禽存欄162萬羽。
③蔬菜生產。全縣蔬菜播種面積約5.5萬畝,其中大棚蔬菜5700畝,比上半同期增加300畝。
④特產經濟。由于受“3.12”雪災影響,今年我縣烏牛早茶葉損失嚴重,烏牛早茶葉總產量170噸,同比減少80%,產值損失近1億元,水果總產值2萬噸,水果產值估計損失5000萬元。
⑤漁業生產,第一季度水產品總產量340噸,其中:養殖產量260噸,捕撈產量80噸,稻田養魚面積2萬畝。
二、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業,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1、圍繞畜牧、蔬菜、茶葉、水果、田魚等五大支柱產業,努力打造特產優勢農產品基地。第一季度新增蔬菜基地面積1800畝,優勢特產基地面積900畝,其中烏牛早茶葉基地面積2000畝,名優水果基地2000畝,東魁楊梅5000畝。另外,建設烏牛早茶葉無公害示范基地1萬畝。
2、扶持培育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市場。①是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今年以來,通過調查摸底,確認全縣農業龍頭企業60家,在資金、技術和信息等方面給予幫助,積極扶強、扶大、扶優。②進一步加快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今年我縣發展了3家專業合作社,涉及藥材、水果特產等方面。目前,全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9家,其中專業合作社29家,協會10家。
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有序推進。
1、明確今年的工作思想和總體目標,按照以人為本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整合部門力量,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以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大力推進欠發達地區和沿路沿江的環境整治,加快新農村社區建設。總體目標是完成所有中心村的規劃編制,全面推進15個示范村建設,新啟動55個村的環境整治。
2、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對今年鄉鎮上報要求啟動環境整治的80多個村進行調查摸底,把村班子團結,群眾有信心,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村確定為今年啟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