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會發言稿(通用4篇)
初中家長會發言稿 篇1
各位親愛的家長們:
大家好!首先向各位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最真摯的祝福。
轉眼到了隆冬之際,半個學期的課程也完成了檢測。有人歡喜有人憂,不過考得如何都是過去,重要的是從考試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下面我就淺談我的學習方法。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能在忙碌之中找到一種樂趣,讓自己愛上學習,學習也就愛上了你。在這點上,我把學習當做是一種游戲,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
對于學習方法,我想有三個方面:“靜”“勤”“活”。靜就是要靜下心來享受學校,享受求知的過程。可以想象,在各類精彩的文字中穿梭自如是怎樣的一種快樂!勤就是要勤奮。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尤其對于語文方面,說起來簡單卻也難,簡單不過是用嘴說和動手寫,難卻難在不能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就折射出平時的積累。其實文字都是有潛移默化的動能,只有勤奮積累,認真理解,就不愁講它運用自如了。活就是要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尤其在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的運用上,認真學好課本知識才能更好的學習課外知識,而學習課外知識則是為了更好地掌握、運用課內知識,在拓展課外知識上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訂閱種類報刊雜志。在這種觀點上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在保持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才是不斷的進步。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有時也會失敗,會精神不振,可是有誰的人生是一風順的呢!這就需要我們身強體壯同學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勇敢自信地去面對,所以,希望每一位家長們不要用絕對的成績來衡量我們。我們也清楚父母帶給我們的是這個世界最真誠的愛,所以我代表所有的孩子對親愛的爸爸媽媽說一聲:“謝謝你們!”
冬天的來臨讓世界變成美麗的白色,也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希望每一位同學,在來年的中考中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初中家長會發言稿 篇2
夏去秋來,歲月無痕,驀然間我和大家一樣——孩子上初三,自己成為初三年級的家長了,肩頭多了一份責任;又是作為畢業班的老師,心中多了一份使命感:在孩子們人生關鍵一步時促他們一把,讓他們上一所好高中,是這屆畢業班老師寢室不忘的大事。
一、現狀分析。
初一初二這屆孩子有不錯的學習習慣,他們大多渴望進步。但是這屆孩子尖子生不多,期末考試六門中考科目總分500分以上的只有人,450到500分的也只有人,而三百以下的卻有人,學生之間差距巨大,給同步教學帶來巨大困難。橫向差距是這樣,縱向差距也很大。九一班入學前十名,已有兩人掉到了30名開外,11-16名,有一人掉到44名一人掉到34名。當然也有些同學取得了很大進步,九一班靳人杰從原來的44名,前進到第4名;束慶祝從原來的34名前進到第7名,這些同學有一些共同點: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從不夸夸其談,講道理,明事理,從他們的進步可以看出,學習呀,他是,安靜最重要。相反班級有部分同學則整日情緒亢奮,好賣弄小聰明,自鳴得意甚至自以為是,其實成績平平庸庸。態度的差異還表現在懶惰上,“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飽食終日,無所追求,學業上很難有什么造就。克服惰性是初三年級學生,特別是許多男生面臨的大敵。
二、奮斗目標。
針對上述現狀,我們提出以下奮斗目標:讓優秀的孩子更拔尖,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競爭起來,互相較勁,鼓勵趕超。對原來為此不錯現在退步很多的同學,一一談心,找原因想辦法鼓信心,重拾信心,逐漸向原來的位次靠近;對懶惰同學學校多一些督促,家長多一些檢查,家校合作堅持不懈地驅趕走他們身上的惰性。(但是從暑假作業的測試看,不少家長暑期對孩子缺乏督促,甚至學習上一點都未管束,——純靠孩子自覺,就等于莊稼靠天收,如今的社會誘惑越來越多,惰性也是人的天性,本來習慣就不好,還指望靠天收,還可能有好成績嗎?)對嘩眾取寵,天天不說一句有道理的話,只會賣弄自己的人應該打壓他們的浮躁習氣,讓他們在班級沒有市場。通過以上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爭取能讓50%的孩子考取省級示范高中。
三、具體措施。
(1)積極營造中考氛圍,將孩子的心理調整到臨戰狀態。校長深入班級,班主任更加勤懇注重抓常規,取消早晨值日,上午大課間去長跑,二、五放晚學,學生去操場訓練。開好開學第一次的主題班會:“20xx中考,我們一起起跑!”人人參與,營造濃濃的中考考前氛圍,讓大家在思想上、心理上、行動上做好準備。
(2)精心備課,籌劃好一年的教學安排。很多老師暑假已將初三上學期的全部背完,課后練習做過,課文重點做了標注,有了前期的準備,就可以向課堂要效率,上課效果會更好。這兩天我們正在制定全學年教學計劃,八下學期的任務計劃安排好,語文課準備在本學期完成第五冊和第六冊前五個單元的教學,簡化教學內容,突出文言文重點。為下個學期的總復習留出較充足的時間。
(3)加強檢測。每兩周進行一次檢測,語文英語都安排在星期三下午三四節課,加入作文,以考促教,以考促學。考后有分析,家長要有簽字反饋。通過考試調動起學生的榮辱感。
(4)多與學生談心,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和思想困惑。根據學生的思想狀況,成績起伏,情緒變化,通過談心鼓勵他們上進,釋放心理壓力。開學以來我分別和孫熙、馬玲玲……同學進行了談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希望家長將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反饋給我們,我們的談話也就更全面,更有的放矢。當然也有的同學從心底排斥學習、厭煩家長、提防老師,跟他們的談話可能會在短時間內不歡而散。但即使有時收效甚微,我們也會努力去做,在他們懵懂時幫他們一把,有朝一日他們會理解感念老師的苦心的。
(5)樹立學習典型,幫扶學習之后孩子。在班級積極積極樹立勤奮學習的典型,表揚有責任心明事理的優秀學生,充分弘揚正氣,形成不比穿著比學習,不比夸夸其談比埋頭苦干的氛圍。對學困生也不會放棄,課下布置一些他們能夠完成的基本任務,也動員優秀學生幫扶一把。
人生在世,有五大幸事:1.出生后遇到一對好父母;2.上學時遇到一位好老師;3.工作時遇到一位好師傅;4.成家時遇到一位好伴侶;5.晚年時遇到一個好子女。讓我們各自承擔好自己的職責,做孩子的好父母,好老師,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初中家長會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家長朋友:
你們好!
我是家長。首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我這么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
在此,首先讓我代表在場的家長們對x老師、x老師的的辛勤勞動和對孩子的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謝!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明確教育方向
我是一名學校教育工作者,深知孩子在學校接受的大部分是知識的教育,智力的培養。作為家庭我認為對孩子教育的方向應重點放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上。這里的非智力因素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堅強的意志,健康的心理,積極的情緒,有一顆感恩的心等等。(針對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及名人事例展開講解)
二、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家庭作為孩子學習的第二課堂,忠告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看電視,玩電腦。我們可以陪著他做,給孩子做出適當的指導。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我認為我們家長在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同時不要忘記孩子潛力的開發。閑暇之余、睡覺之前應多給孩子讀書,讀書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星期一的我聽了中國教育報主編陶繼新老師的過于讀書與生命成長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就特別強調了要多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他說孩子在小的時候的記憶都是無意識記憶,有些東西你刻意讓他去記,他會感到枯燥無味。但在他玩耍的時候給他放錄音或讀給他聽,多遍之后你再讓他背,他在腦海中就有了記憶。(舉女兒小時候在上學路上背唐詩的例子)
三、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理解,多鼓勵,少批評,不指責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么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不要總是居高臨下的去教育孩子,該擺家長架子的時候要擺,不該擺時要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朋友。要多理解、多表揚、多鼓勵自己的孩子,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比如上次曹宇曦做的數學題錯了來道,她一看見我就不好意思的多我說:媽媽,我今天的數學題做錯了兩道。我說:怎么會出錯呢?很難嗎?她說:不難,我看錯了。回到家之后她就拿出來給我看,的確是由于粗心大意出的錯,當時我并沒有批評她。而是說:其他的都做得很好,這兩個題肯定是不小心出的錯。吃完晚飯后我又給她出了十幾道題讓她做,并提醒她要認真做。一會她就非常準確的做完了。
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以此來作為今天的總結。
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還希望老師所有孩子悉心呵護,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初中家長會發言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媽媽,首先請允許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悉心哺育和關心我們孩子成長的班主任xx老師表達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并齊聲致謝:“您辛苦了”!因為在座的大家,像我一樣,都一直感受、感動和感激著李老師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我們為有這樣一個班集體而驕傲和自豪!
說實在的,今天,我有機會站在講臺上與大家共同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莫大的榮幸,因為我有機會和大家溝通、交流、吐露自己的心聲;同時也感到一絲慌恐,因為通過班級QQ群的交流,盡管我們從未謀面,盡管我也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可我早已感受到自己與在座的各位優秀家長的差距,與咱班里優秀的孩子相比,嘉棟也有很多不足。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談不上什么教育經驗,只算是分享自己的一點的體會和感受。如果在某些方面能夠引起各位的共鳴,我將感到莫大的榮幸。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粗淺地談談自己的體會,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作為家長談談我要做到的幾點
在這里,如果說我有一點點感受的話,那也是我每天體味著班主任李老師發給我們的校訊通短信。每閑下來就回味一遍,每閑下來就回味一遍,然后再學著去教導孩子。所以說,我所有的感受,不怕大家笑話,都是模仿和借鑒了李老師的短信內容哈!現在,也就是借用我的嘴再重復一遍給大家!因為,我感受著這句話:“重復的就是強調的,強調的就是重要的,重復就是成功!”。因此,根據李老師的指示呢,我個人主要做到了如下幾點:
1、走出自己對教育的幾個誤區
⑴素質教育不等于取消高考,所以還要正視應試教育。逢進必考,是硬道理。(如,駕照)
大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一句話“溺愛是誤入孩子口中的毒藥,如果僅僅是為了愛,連老母雞都能做到這一點。”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是愛,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愛。
⑵學習最終結果不是分數,而是培養了能力,能力提高了,分數自然成正比。
⑶每個成才的孩子,背后都要有個辛苦操勞的父母與孩子同心同行。家長要堅持,堅持,再堅持,陽光總在風雨后。快樂著孩子的快樂!幸福著孩子的幸福!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這說明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由家庭問題造成的,雖然表現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卻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藥”。因此,孩子問題是每個家庭必須正視的問題。它需要每一個家庭來回答,需要每一位父母來回答。
2、加強自己對孩子的認識
⑴孩子行為---需要理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懷抱。不要給予太大壓力,要正視取得現有成績,鼓勵----讓孩子充滿自信,進而前行。每一個人的起點不同,我們不能太高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要孩子用了心,盡了力,就是考得不好,也要鼓勵他,對他的壓力不要太大。(對照我們自己上學的時候)
⑵孩子弱小需要幫助。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是萬能的,要求像百變孫悟空那樣,說怎樣就做到怎樣。(要忍耐孩子無助的時候,如家長講解多次問題,孩子還是迷糊,結果就生氣,就憂郁,就想放棄,就會有病亂求醫)
⑶孩子還小需要引領。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還很有限,需要我們大人去引領方向。(如,踏上早一班客車,就會早到目的地,比別人早領略新鮮事物)
3、努力配合老師和學校方面
⑴一定先聽好各科老師的話,督促、監督孩子準時完成作業,這是根本。
說實在,每每看到李老師發的短信上“拜托了”三個字,我就揪心,揪心,揪心!咱估計一下,李老師可能求別人辦事好像也沒有用到這么多次數!當有的孩子沒做好作業的情況時,也許里面有家長的無奈,找理據說什么“管不了、不聽話、累死人了”之類的話,所以孩子沒有及時完成作業。我們不為別的,換個角度來講,我們管的是一個孩子,李老師管的是70個孩子,這70個孩子是正在座的我們各位家長們的,而不是李老師的!最終也是我們父母受益!李老師圖的是什么哈?我們憫心自問,在座的咱們有多少家長天天惦記著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也許有人說是出于職業的需要,但是李老師的對孩子的這份責任和辛苦,我們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說,就算是不為了自己的孩子,就算是替李老師分擔一點擔憂,那也是人之常情。我們家長只有與學校積極配合,才能與學校形成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大合力,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與各位家長共勉!
⑵適時陪孩子,做一兩道題,培養、激勵孩子對本科目的興趣,體現母愛。
⑶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盡量把孩子的學習放首位--重視孩子。
⑷適時安排業余生活,讓孩子認知自己的不足,體驗不同領域的快樂--保持奮進狀態。
4、盡力—做好廚師工作。和教育一樣,吃飯也是大事。(增強免疫力)
二、作為學生,介紹蘇嘉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據孩子回家匯報,入初中以來的這幾次考試,拿了兩次地理單科狀元和兩次數學單科狀元。說明這兩科有自己的心得,我也對他進行了專訪,他的心得如下:
1、關于數學的學習
⑴首先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預習、聽課、復習鞏固與作業、總結。
預習主要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
聽課是關鍵,要“聽”、“思”、“記”三位一體;
復習鞏固與作業,力求按老師要求的解題模式去鞏固知識點;
總結老師的補充重點和難點,及易出錯的地方,整理到錯題本上,多次翻閱。
⑵計算題平時多練。
⑶應用題多數畫圖分析。
⑷態度決定一切考試的時候,認真審題,并認真做每一道題,爭取能得一分就不失分
⑸言傳身教。(咱們幫著處理難題時,孩子容易學著思路)
2、關于地理的學習
⑴同樣做好預習、聽講和復習。
⑵上課要格外認真聽講,爭取把老師講的知識點在課上全部理解。其實蘇嘉棟背地理定義用的時間很少,定義不是背得很熟,但一做題就對了,說明地理這門課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⑶大量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考試不僅僅考課本上的東西,總有一兩道是課外積累。所以推薦大家多做習題,不斷豐富自己的課外積累。
⑷做題前多讀幾遍題,做完后多檢查幾遍,保證正確率,盡量不丟分。
好了,各位家長,教育是一份責任,教育是一門藝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培育,也不能缺少家庭的關懷,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們將會是我們的驕傲!以上所說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的體會,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同時也希望我們家長們以后也多一些聯系,多一些交流,互相學習一些好的教子經驗。最后讓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17班的各位老師付出的辛勤勞動,也祝愿各位老師和全體家長們身體健康!祝愿所有孩子更加懂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