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擔時代重任座談會發言稿(精選5篇)
勇擔時代重任座談會發言稿 篇1
強調:“五四運動是我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要堅持大歷史觀,把五四運動放到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斗史中來認識和把握。”
這一思想告訴我們,要真正深刻地認識五四運動,必須把五四運動放到近代以來整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來考察,注意當時的世界和中國出現了什么樣的態勢,注意這樣的態勢向中國提出了什么樣的課題和任務。
近代以來,由于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日益腐朽,遠離人類文明的大道,更由于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和掠奪,鴉片戰爭以后的中國發生了兩個根本性的變化。
一是獨立的中國逐步變成半殖民地的中國。二是封建的中國逐步變成半封建的中國。這種基本國情,從根本上決定了近代中國的兩大主要矛盾:一個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一個是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兩大矛盾,決定了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兩種矛盾交織,造成了歷史的錯位,即馬克思恩格斯所說:陳腐世界奉行的是文明的道義原則,現代社會的代表奉行的卻是野蠻的暴力原則。
這種錯位,給中華民族帶來了雙重任務,即救亡與進步。兩者缺一不可。
近代中國,首先要救亡。救亡,是反對帝國主義,解決民族和國家的生存問題。但救亡是救國家和民族之亡,而不是救腐朽沒落制度之亡。反對帝國主義,是反對侵略掠奪,而不是反對現代文明;
進步,則是主要反對封建主義、解決業已陳腐的社會如何趕上世界潮流的問題。這種進步,要融入世界文明大道,但不是完全拋棄自己的傳統文明,而是要在吸收世界現代文明的同時,摒棄糟粕,走出一條自己文明發展的道路。
救亡與進步不可分離,又不可替代。不救亡,就沒有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立足之地,也就談不上文明進步;如果不推動文明進步,盡快趕上時代和世界潮流,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救亡問題。
五四運動是中國進入20世紀后一系列社會矛盾的產物。就其實質來說,是試圖回答近代以來中國的兩大課題、奮力解決救亡與進步兩大歷史性任務的重要努力。五四運動的根本價值,就是舉起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旗幟。
五四運動120xx年后,我們來到了新的歷史方位上。
就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而言,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五四當年所處、所需應對的世界化、全球化進程更加迅猛地發展,表現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態勢更為廣泛、更為深入。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關系,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的關系,呈現出與當年五四根本不同且更為復雜的狀況。如何處理好中國與世界、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關系,仍然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任務。
就中國自身的發展而言,近代史上包括五四時期中國人民反對封建主義的斗爭同樣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中國的國家實力與五四當年包括1949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中華文明經過脫胎換骨的改造,已經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文明。作為中國文明核心內容的價值體系、意識形態和思想觀念,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五四運動所呼喚的民主,已經走進了中國人民的現實生活。五四倡導的科學精神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科學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中國在總體上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社會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復雜的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需要我們作出更大的努力。
所以,五四運動120xx年后,我們仍然需要愛國主義的精神,仍然需要民主與科學的精神,仍然需要不斷努力,創造更加燦爛的中華文明。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從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相結合的高度,更加深入地研究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深刻揭示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更加堅定地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立足中國現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承優秀傳統,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建設新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使中華文明立于世界,趕上時代,不斷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勇擔時代重任座談會發言稿 篇2
在前一階段認真學習貫徹的基礎上,省委宣傳部對標重要指示和要求,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興起新一輪“大學習”熱潮。
一是精心組織學習宣傳和研究闡釋。突出抓好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推動帶頭學習、帶頭貫徹。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組織編寫學習試題,推動進入學習平臺答題系統。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策劃一批重大主題宣傳,深入開展分眾化、融媒體宣講。加強研究闡釋,把“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等列入省社科規劃和省研究中心課題指南。
二是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推動主流媒體在信息內容、技術運用等方面共享融通。研究制定我省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推進福建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組建。大力發展數字動漫、網絡視聽等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制定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辦法,打造“全福游 有全福”旅游品牌。鼓勵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為創新創業創造營造良好環境。
三是進一步深化閩臺文化交流合作。在文藝創作演出、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及文化人才引進等方面,研究出臺更加具體的措施。打造對臺文化活動品牌,提升“福建非遺文化寶島行”等影響力。舉辦“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等學術會議和論壇,在省社科規劃年度項目中設立臺胞專項,支持臺胞參與省級課題研究。加強涉臺文物保護,推動兩岸文化產業對接,繼續打造海峽兩岸文博會、圖交會等平臺,不斷提升閩臺媒體合作層次和水平。
四是切實為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提供有力文化支撐。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編制福建紅色文化生態保護開發規劃,打造《古田軍號》等紅色文藝精品。開展“三下鄉”“結對子、種文化”等活動,提升老區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播電視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功能。打造全國紅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實現傳播紅色文化和增加老區蘇區群眾收入“雙贏”。加大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的培樹和宣傳。深入開展宣傳報道、創作采風和調查研究,推出一批清新樸實、生動鮮活、思想深刻的新聞報道、文藝作品和社科成果。
五是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到宣傳思想工作全過程各方面,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管住守牢各類陣地。深入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深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高質高效。
勇擔時代重任座談會發言稿 篇3
我叫潘,是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的一名運檢專責。作為企業青年代表發言,我感到非常榮幸。
4月22日,公司團委組織學習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今天早晨自治區團委組織全區青年觀看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直播。講話在企業青年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第一時間開展討論交流、分享學習感悟。我們認為,對五四精神的最好傳承,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已成為企業發展、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
一要堅定信念,志存高遠,做對黨忠誠的擁護者。黨的十九大提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黨在新時代賦予中央企業的重大使命,也是為黨的事業夯實“兩個基礎”的重要保證。在這偉大的征程中,我們企業職工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參與企業建設,共同筑牢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頻共振。
二要砥礪奮進,創新創造,做同心筑夢的踐行者。強調,青年要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為企業、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我所在的團隊獲得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2項,科技進步獎7項。率先提出建設“智能運檢體系”,帶頭研發智能管理系統、移動作業App,讓寧夏這個小省區在智能運檢體系建設方面將很多大省份甩到了后面。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在改革創新、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等工作中勇挑重擔,發揮好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為企業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三要增強本領,實干巧干,做萬家燈火的守護者。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作為企業職工要深入鉆研學本領,結合實踐長才能,把知識轉化為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力量,積極參加“五小”攻關、QC小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苦練操作技能,提升業務素質,做到知行合一。我們負責的“電力絲路”的運維檢修管理,消除設備缺陷超過1萬條;圓滿完成自治區60大慶政治保電任務,守護了萬家燈火,點亮了鳳城夜空。我個人也從一名新員工成長為企業的管理人員,由“電網菜鳥”蛻變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人民電業為人民,是電力企業的宗旨,是念茲在茲的不變初心,更是國網青年接續奮斗的永恒坐標。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實際行動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在守護萬家燈火的道路上書寫絢麗的人生華章,在助力寧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勇擔時代重任座談會發言稿 篇4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強調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稱謂和內涵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屆中央帶領全黨經過數十年的思考、探索,不斷總結人民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逐漸凝練出來的。從更加長遠的歷史來看,它與五四精神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源于五四運動以來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講話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中國共產黨是五四運動孕育的新生兒。沒有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樣,也就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歷史邏輯。所以,從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來講,其淵源一定要追溯到五四運動。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思想源于五四運動傳播進來的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思想解放最偉大的成果就是引進了給人類也給中國以光明的天火——馬克思主義。有了馬克思主義也才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而從中國共產黨創建以來,就始終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從未動搖過。批判教條主義是為了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真經,使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中國大地生根開花結出碩果。上述三大歷史性事件,就是三大碩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礎上提出的,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將馬克思主義作為題中應有之義的內涵包括其中的。何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來強調的。所以,從指導思想維度言,五四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源頭。
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五四精神內涵的擴展、豐富和發展。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了我們黨的全部精神譜系,而極為豐富的黨的精神譜系的源頭正是五四精神。我們黨的精神譜系以不同主題概括為許多系列,如以人物、事件、地點、時間、歷史等命名的各種精神系列。在這各種精神系列中,就其歷史淵源而言,都是因為有了五四運動孕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然后才有其他。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之源在五四運動產生的五四精神。二是五四精神內涵本身已包括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之中了。有的名列其中,如愛國、民主;有的化于其中,如進步、科學。五四精神的內涵是20xx年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時明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在3年后黨的xx大形成共識的。從這方面看,也可以將五四精神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源頭。
勇擔時代重任座談會發言稿 篇5
張加春在這本書當中重點就是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做好兩個方面的事情上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什么是三個方面的關系?一個對上,一個對下,還有一個是對班子的關系。這本書其中有一點我印象比較深刻,就是為了鐵路的建設問題跑步進京,從縣到國家部委隔著好幾個層級,有的時候搭上這根天線是很難的,沒有一個對工作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不會費力氣去搭那個天線,包括自己的面子、身心投入、琢磨領導有什么習慣,能談上幾分鐘,能談什么東西,這些都是要費腦子的。關于如何處理好縣長與縣委書記的關系,這本書寫了很多具體案例,寫得很深刻。再就是處理對下的關系,比如對司機的具體要求等,作者處理對下關系的時候都非常注意。
這本書內容非常豐富,寫得也非常細,主要就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安全和風險,這也是經常強調的話題,也是x人民中心觀的體現。人民是需要安全的,這本書有將近一半的內容都是處理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沖突,中國這些縣長、書記、市長比較難干的。第二方面的內容就是經濟發展,為了讓投資商落地,想盡千方百計處理好和書記的關系問題,包括跑步進京等等,實際上都是為了怎樣推動經濟發展,所以作者也是費了很大的精力,我們國家的地方父母官承擔的職責可能比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承擔的責任要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