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賀信(精選5篇)
畢業賀信 篇1
各位高三的學姐學長們:
你們好!
六年前,你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外國語學校,組成了新的集體。轉眼間,六年已過,你們已成長為新一代的雛鷹,現在將要代表三原沖向全國,走向世界!
六年里,在三原的懷抱中,你們快樂地成長著;在三原的跑道上,你們努力地拼搏著;在三原的舞臺上,你們盡情地展示著。因為你們,學校的活動更加精彩。每一天,你們都用五彩蠟筆為三原校史添加著絢麗的色彩。六年中,你們與三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每一片三原的土地上都留有你們青春的腳印,校史室里也將永遠記載你們的精彩生活。
六年里,在三原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為了有你們今天的成績,老師們忘我地工作,身體上帶著疲倦,可臉上總帶著微笑,以他們博大的胸懷、無私的愛心包容著你們、關心著你們。在你們即將畢業,離開母校的時刻,我想,你們一定心潮澎湃,充滿了感激和留戀——感激老師們多年的嘔心瀝血,留戀三原的一草一木和勝似雙親的老師們。
親愛的學姐學長們,六年中,你們為學弟學妹們做好了榜樣,幫助我們學習,帶動我們工作,而今天正是你們真正展現自我的時候了,“大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帶著我們的希望與羨慕,去迎接人生挑戰吧!我們相信,展現在你們每個人面前的都將是一片金色大道!在此,我代表校團委、學生會、少先隊大隊部和所有的學弟學妹,對你們表示衷心的祝的愿!愿你們都能考出最好的成績,以最佳的“三原人”形象走進你們夢想的大學!同時希望能聽到你們從各個大學傳來的捷報,繼續為三原增光添彩!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
校團委、學生會、少先隊大隊部
畢業賀信 篇2
親愛的農學農學9109班全體校友:
你們好!
金秋時節,清風送爽,丹桂飄香。在舉國歡慶祖國母親華誕的大喜日子,你們一路風塵,齊聚美麗的宜昌,舉行畢業20周年聚會活動。借此機會,校友總會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全體校友致以誠摯的問候!
歲月如歌,盛世相約。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二十年的孜孜追求,二十年的挫折坎坷,二十年的拼搏奮斗,把當年的花樣少女、毛頭小伙塑造成了今天的你們。面對這一張張成熟、穩重的臉龐,我們要感謝這二十年的磨礪,賦予了你們淡然、從容的氣度與風范!
曾記否,夜靜更深教室里的挑燈苦讀,思索探討;喧囂操場上的龍騰虎躍,你追我趕;簡陋食堂里的狼吞虎咽,粗食共享;寢室熄燈后的高談闊論,笑語串串;叵氘斈,潛伏在校園內的枇杷樹上,摘果子,互相戲嬉;閑坐在長江邊上暢想未來,慷慨激昂……這一切的一切,甚至學習生活中的誤會,如今都成為最美好的回憶!
20年來,你們扎根祖國的四面八方,秉承母校的校訓,傳播母校的文化,光大母校的精神,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奉獻著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不僅為母校贏得了驕人的口碑,而且為師弟師妹們樹立了優秀的榜樣。母校感謝你們!
今天,母校正邁步在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建設大道上,母校的發展仍然需要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相信,通過這次聚會,同學間的友誼會更加深厚綿長。在這如詩如畫的宜昌景色里,你們一定會有新的感悟,新的收獲!我們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你們能繼續為母校的發展建言獻策,為母校的壯大貢獻力量。
最后,祝校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祝聚會活動圓滿成功!
**大學校友總會
201**年10月4日
畢業賀信 篇3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親友們,來賓們:
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日子。3000多名同學順利完成本科學業,即將踏上人生的新征程。作為校長,我和大家一樣感到十分激動,在此,向你們和你們的家人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20xx年,意氣風發的你們來到清華園,開始與新百年的清華共同成長。20xx年,學校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校園創客空間iCenter,今天在學校各類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上,活躍著500多個創新創業團隊。我校學生超算團隊在20xx年首次包攬三大國際超算競賽冠軍,在今年已經結束的兩項國際超算賽事中,我校都成功衛冕。在座的李北辰、馮冠宇、謝磊、劉家昌四位同學都是今年的團隊成員。在此,讓我們把掌聲送給所有積極參與校園創新創業活動的同學們!
20xx年,我校制定并實施了清華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戰略,著力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拔尖創新人才。你們共同見證了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西雅圖全球創新學院、蘇世民書院、米蘭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的建立與亞洲大學聯盟的啟動,你們中超過60%的同學有海外訪學交流的經歷。20xx年,學校全面實施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大力推進通識教育課程建設,持續增設第二學位和輔修專業,為同學們的自主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清華新百年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一番新風景,為君開設。” 清華園不斷呈現新氣象、展現新面貌。但在我眼中,成長中的你們才是清華園中最美的景色。我也知道,在過往的四年中,你們有過迷惘和糾結,但這樣的時刻或許正是你們在不斷求索和尋找意義的道路上邁出的又一步。人總在不停改變,我很欣慰你們都在清華園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相信你們未來的人生會充滿更多的奇跡和更多的精彩。
今天是你們人生中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日子。但是,很多時候意義并不是自然呈現的,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意義發生于自覺及了解。”在當今這個無限創新的時代里,快速變化的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催促著每一個人前進的腳步,人們總是去熱情擁抱變化,但經常忘記了追問意義何在。須臾不離的手機和互聯網時代爆炸的信息,讓生活變得饒有趣味、快捷便利的同時,也使許多原本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越發支離破碎。我想告訴大家,在這個世界上,意義總是存在的。但是,意義需要我們持續去追尋和挖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追尋意義,努力成就有價值的人生。
要從對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尋意義,做內心想做的事情。只有通過深入了解,才能觸及事物的本質、感受到更為深刻的意義。意義來源于對自我的認識,深入地了解自己,總結過往,未來才會有堅定的方向。來自新聞學院的李亞東同學,本科期間曾到非洲六個國家深入采訪,并創辦了一本在非洲發行的中文雜志,非洲也逐漸成為他內心割舍不下的地方。畢業后,他毅然決定前往非洲從事文化傳播工作。我相信,他的選擇來源于對自我的深入認識,所以他邁向未來的步伐必然堅定。我希望,你們在思考和實踐中不斷認識自我,書寫有意義的人生。
要以長遠的眼光去追尋意義,選擇有價值的事業。意義是和目標緊密相關的。對意義的追尋,不能僅僅從自身需求和功利目標出發,而是要回應社會對我們的期盼,做有長遠價值的事情。對意義的深入追問會強化理性的行為,對意義認識程度的差異反映了一個人境界的高低。被譽為“大師之師”的葉企孫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培養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50多位院士,1999年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有十位是他的學生。我想告訴你們,120xx年前,葉企孫學長和你們一樣,也從這里畢業。被稱為“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先生,長期從事射電天體物理與射電天文技術研究,用20xx年的時間打造了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我也想告訴你們,50年前,南仁東學長和你們一樣,也從這里畢業。兩位學長用一生去追求他們選擇的事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我希望你們能夠摒棄短期的功利性目標,選擇與國家、民族和人類命運緊密結合的事業,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要用“大我”的情懷去追尋意義,引領人生不斷邁上新的高度。個體的意義往往因為投入整體而得到放大和提升。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一定屬于更大的整體。季羨林先生說:“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在21世紀即將到來之時,馬克思被英國廣播公司評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17歲時在中學畢業論文里就寫下了這樣的話語:“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哲人、卓越的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的、真正偉大的人物。” 馬克思正是以這種為“人類而工作”的情懷,實現了對以往哲學家的超越,給我們留下了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我希望你們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感,自覺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人類文明進步的洪流之中,在廣闊天地里獲得更大的人生意義。
同學們,人類對意義的追尋永遠不會停息,追尋意義是人類自身的價值所在。我希望你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無論境遇是好是壞,永遠不要放棄追尋意義的努力。希望你們堅守內心的價值標準,投身熱愛的事業,葆有“大我”的情懷,在追尋中讓生命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我相信,隨著對意義追尋的深入,你們對意義的感受會越發強烈,生命也會變得更加豐滿和強大。意義,值得你們用一生去追尋。
今天是一個讓人眷戀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歡迎你們隨時回家!
畢業賀信 篇4
感謝你們把最美好的4年、6年或7年的時光獻給了南開,感謝你們身體力行地伴隨著、見證著、推動著母校的成長。
作為你們的校長,我毫不懷疑你們的優秀,但是在這個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社會上,大家能否如眾多南開前輩一樣,不斷秉公盡能,追求卓越?作為你們的師長,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談三點感悟與大家共勉。
畢業賀信 篇5
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
今天,你們將從這里出發,離開母校,走向祖國需要你們的地方,走向廣闊的人生舞臺。祝賀你們!祝福你們!向你們的父母和老師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時光雖短,記憶很長。同學們,作為你們的校長、你們的學長,我時刻關注著你們的喜怒哀樂,關注著你們的成長進步。
我知道,在中南,你們曾為宿舍安裝空調、熱水器而歡呼,也曾因“蝸牛網絡”而“吐槽”;曾為“吃在中南”而得意,也曾因新校區就餐不便而抱怨;曾為教授上課而點贊,也曾因掛科、失戀而煩惱。然而,不管你們留下了愉快或者未必愉快的記憶,這畢竟是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是你們陽光燦爛的青春歲月,這里的一切終將成為你們最美好的回憶。在這里,你們活出了各自的人生精彩。
土木院的吳步晨,你帶著雙目失明的母親求學十多年,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信息院的張伏旭,你是中南的代碼工匠,也是大數據時代的青春之光。湘雅醫學院的潘政,你堅持獻血助人,踐行醫者仁心。商學院的吳為錚,你宣講中南故事,說唱中南的真善美,是中南的曲藝達人;W院的金冠華,你深入新疆農村,扎根基層服務,成為真正的博士“冠軍”。軟件學院的莫天池,你身殘志堅,詮釋了勇敢勵志的中南品格。材料學院的王子銘、文學院的范警元、能源學院的鄭曉光、資安院的瞿學遷、地信院的寧肯、冶金院的楊爍、法學院的吳星翰、交通院的刁衛東、生科院的王天云、粉冶院的張春曉、機電院的張澤超,等等等等,太多的感人記憶、太多的勵志故事。我想說,你們是最好的!你們是最棒的!你們是最優秀的!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進中南之前的經歷其實就是為了進中南,你們進中南之后的經歷其實就是因為進了中南。臨別之際,我最想對你們說的兩個詞是:擔當和求實。
擔當,就是能扛事兒。中南大學歷來就是一所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學。對接國家重大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南大學的生命所系、事業所為、特色所在。聞名于世的“南湘雅”百年醫療醫學、全國最完整的有色金屬學科體系、與中國鐵路共發展的軌道交通學科群,無不體現了中南人的擔當。
你們的學長梁穩根,從做焊條起步到進軍重工制造領域,雖歷經失敗,但屢敗屢創,最終鑄就了三一集團,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多個第一,成為民營重工第一人,用創業的精神和實業的崛起詮釋了中南學子的擔當。
你們的學長曹保剛,曾家境貧寒,本科畢業后遠赴非洲,一干就是20xx年,成為中國鐵路“走出去”的踐行者,被尼日利亞兩個地區授予酋長稱號,當地以最尊貴的方式表達了對他的信任、尊重與感激。他用自己的付出和智慧證明了中國人可信賴、中國人有大愛、中國人能擔當!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造就了中南人又一種優秀品質――求實。陳國達先生獨創的“地洼學說”、湯飛凡先生發現的“沙眼病毒”、侯振挺先生的“侯氏定理”、黃伯云校長的“剎車片”、張堯學校長的“透明計算”等等,太多的中南貢獻,都是用實干的心血和汗水“泡”出來的。
每一個夢想都源自報國情懷,每一輪崛起都顯示中南氣派,每一次出發都踩著時代節拍,每一步跨越都奔向民族未來。中國以實干興邦,中南大學以實干興校,中南人以實干報國!
擔當和求實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力量。希望你們以擔當和求實鑄就你們的人生大格局。
親愛的同學們,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作為中南學子,我們不能腐朽,我們要燃燒起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