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更名賀信(通用3篇)
大學更名賀信 篇1
領導們、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三峽蓄水156米高程之際,學校之旁,烏江之水不滔滔,長江之水也不滔滔;而此時,我們迎來學校更名為長江師范學院的喜訊。
在此,我代表兩站的部分站友,向學校的成功更名表示熱烈的祝賀。學校更名,最直接的好處是,打字方便了,以前輸入“fuling”,打出的是“茯苓”二字,要打成涪陵,還要費很多力,現在,一打“長江”,就迅速出來。
學校更名,肯定還有更多的好處,希望大家一起總結。從我就讀的涪陵師范高等?茖W校到涪陵師范學院再到長江師范學院,10年間,我們經歷了母校名字的滄海桑田。也見證了母校從1500學生到10000學生的快速發展。我為母校感到無比的驕傲。昨天,看到記者寫的關于母校更名的稿子時,我還在疑問:長江前面難道沒有重慶二字嗎?記者找市教委再次采訪后確認,的確是長江師范學院。就像清華大學一樣,前面沒有地域性定語。我更加為母校驕傲。
我想,也許某一天,我們的母校還會改成長江師范大學,再地球大學、再太陽系大學、再銀河系大學、再宇宙大學。再次向母校的更名表示熱烈的祝賀。
20xx年10月19日于重慶
大學更名賀信 篇2
尊敬的母校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學友們:
你們好!
今年新春的第一天,得知母校5天前成功更名為“湖北理工學院”,北京地區校友們群情振奮、備受鼓舞,互相傳遞著喜訊與祝福,分享著自豪與榮光。值更名慶典隆重舉行之際,我代表北京校友會并以個人的名義向母校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母校發展作出過積極貢獻的領導、老師、校友及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培養過我們、哺育過我們成長、成才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磁湖水碧,青龍山秀。美麗的校園,留下過我們青春的身影,留下過我們美好而珍貴的記憶。母校是我們校友永遠的精神家園,盡管我們已不再年輕,但是美好的記憶永遠年輕,我們北京校友的心永遠與母校在一起。憶往昔,青龍桃李盡芬芳;看今朝,再踏征途譜新篇。風風雨雨幾十年來,母校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辛勤耕耘,碩果滿枝。無論是辦學層次還是辦學規模,無論是辦學條件還是辦學水平,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校園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綜合辦學實力明顯增強,在全國高校的綜合排名也有大幅度的提升。母校艱苦創業、合并重組、強校建設等各個歷史發展階段,是湖北理工人不甘落后、奮發圖變的歷史,是湖北理工精神淬煉和彰顯的'歷史!飲水思源,許多北京校友卓有成就,與母校的精心栽培密不可分。
我們雖然地處北中國,但我們對母校深厚而誠摯的感情依然,從各種渠道關注并關心著母校的建設和發展,且愿意為母校建設和繁榮繼續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母校成功更名,是青龍學子的驕傲,是母校幾代人自強不息和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國家對母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成果的充分肯定,是母校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大標志,也是母校繼往開來、蓬勃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湖北理工學院的正式成立與揭牌,開啟著母校跨入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在母校成功更名的大喜日子里,迎來的不只是一個時令上的春天,更迎來了母校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我們北京校友期待母校立足新的起點,搶抓機遇,銳意進取,乘勢而上,據新校名規劃新藍圖,調整教育布局結構、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內涵,不斷開辟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提高母校的知名度,擴大母校的社會影響,早日建成在全國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的現代大學。
最后,祝愿母校事業蒸蒸日上、再創輝煌!祝愿老師們身體安康、工作開心!祝愿學友們學業有成、好夢成真!
湖北理工學院校友會北京分會:
二○xx年三月二十三日 凌晨3:53
大學更名賀信 篇3
20__年10月28日,由中央政治局主持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此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會議探討內容我們不難看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直在努力。該如何堅持?如何改進?如何更好的實現這個偉大夢想以及更好的解決攔在復興道路上的問題,我們從本次會議中可以知道:
首先全會肯定了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中央政治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將人民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極大的推動了人民的積極性、民族的團結性,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
政治上,我們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密切聯系群眾,能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團結奮斗,實現共同繁榮。
經濟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讓人民有更多的實現富足的機會。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文化上,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信念、道德觀念,對我們的文化產生自豪感,促使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黨中央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改革創新,扶持創新型產業和人才,保持社會活力,讓我們國家更加繁盛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做出貢獻啊,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更加高大,使我們產生無與倫比的文化自信,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