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回顧一年的工作,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上下艱苦奮斗、奮發有為、團結拼搏、真抓實干的結果,是在座各位披肝瀝膽、建言獻策、努力工作的結果。一年來,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緊緊圍繞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能,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社情~,積極參政議政,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維護了全市社會政治大局的穩定。我們在工作中深深地感覺到,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講全局,重~,想大事,謀長遠。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始終突出加快衡陽發展這個主題,始終圍繞推進“三化”進程,始終體現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注重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我對政協委員提案和建議案、政協委員們的調查研究材料和市政協編發《社情~》,每件必看。委員們的建議、意見主要集中在推進城市建設、推進社會就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發展環境優化。我發現,政協委員們與市委、市政府是心息相通的,許多建議、意見與黨委、政府的思考是不謀而合的。如市政協《社情~》反映的“拆除湘江老大橋和新橋收費站”的建議,就與市委、市政府的想法完全一致。可以說,政協委員們的提案、調研報告和市政協辦公室編發的《社情~》刊物,既是市委、市政府正確決策的重要依據,又是市委、市政府決策落實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此,我代表中共衡陽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制約經濟發展的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資源網體制性障礙比較突出,國企改制進展不快,產業結構不優,工業化程度不高;財政收入規模仍然偏小,支出壓力較大,特別是縣鄉財政困難;就業再就業矛盾比較突出;少數群眾生活比較困難,農民收入和部分城鎮居民收入增加緩慢;經濟發展環境、社會治安、市場秩序等需進一步改善;同周邊城市比較發展仍然不快;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工作壓力較大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解決。
明年是確保全面完成“十五”計劃至關重要的一年,是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關口。我們一定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總攬,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發展速度,提高發展水平,增強發展后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在全面建設人民富裕、社會安康、山川秀美的新衡陽的征程中邁出堅實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初步確定明年的工作目標是:gdp增長1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5%,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1%,城市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城鎮化水平提高1.5個百分點。
確定gdp增長10%的工作目標是充分考慮衡陽實際所必需的。根據全市“十五”計劃目標要求,我市每年gdp增幅應達到10%;按照我們確定的XX年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標,我市gdp增幅不能低于10%;確保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適度調整中不落后,保持經濟穩定健康向上的發展勢頭,要求gdp增幅保持10%;解決全市當前經濟生活中深層次矛盾,擴大就業再就業,需要gdp增幅保持在10%以上。確定10%的目標也是留有余地的。近幾年,我市經濟發展已經開始提速,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機制逐步形成,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明顯增強,今年我們已經達到這個速度。同時,我市經濟發展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通過新的產業項目建設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一批新的現實生產力已經形成。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家明年實行“穩定政策、適度調整”的方針,國債發行量減少、信貸投放量減少、土地供應量減少是必然趨勢。歷史經驗表明:在宏觀經濟政策調整中,不同地方的發展會出現有進有退的局面。衡陽要在調整中實現新的“進”、新的“長”,需要我們在工作中高度統一思想認識,并把握好五條原則:第一,要珍惜并共同維護健康向上的發展勢頭。始終突出加快發展主題,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增強機遇意識,緊緊抓住最近三、五年的關鍵機遇期,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聚精會神抓發展;增強憂患意識,正確看待前進中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排除困難抓發展;增強全局意識,正確處理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清除雜音和干擾,一切圍繞發展,一切服務發展,同心一氣抓發展。第二,要始終突出產業發展的核心地位。牢固樹立抓發展、抓“三化”突出產業發展的戰略思想,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大力推進產業化升級和重組,增強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突出主攻工業,特別是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加工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全面發展、具有衡陽特色的產業格局。第三,要全力破除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充分利用當前經濟增長較快、環境比較寬松、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生產能力的有利時機,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各項改革,突出抓好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稅費改革的配套改革,突破體制性障礙,建立良性發展機制,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第四,要特別強調支撐發展的項目建設。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重點的思想,緊緊抓住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國家投資“五個傾斜”的重大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切實加強銀企合作,努力擴大招商引資,合理引導社會投資,確保新上一批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資源網和社會發展項目。第五,要努力創造方便有利的發展環境。把政府管理經濟職能轉到主動為市場經濟主體服務和著力創造最方便、最有利的發展環境上來,提高為企業服務的意識、質量和效率,降低投資者、企業同政府打交道的時間和制度性成本,積極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氛圍,使我市真正成為社會可流動資源集聚和粵港澳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