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學五十周年校慶大會上的賀詞
經過五年的淬火與磨練,我人生第一項個人成長規劃《五年變內行規劃十年成專家設想》,出臺于來二十一中工作的當月,僅僅是全黨對三中全會精神的初步學習階段;爾后,我撰寫的第一篇帶有學術品位的文章《試論教學規律、教學原則及其關系》,在市教育學會成立大會暨首次學術研討會上宣讀并榮獲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我總結的第一個教學管理經驗《我們是怎樣通過聽課來指導教學的?》,在市教學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學校也榮獲了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我主持的第一個教改實驗班的科研項目,是在北師大教學論專家王策三教授“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指導下設計的,由于諸多原因,試驗半年不幸流產,等等,都是我在二十一中——教育改革實驗校的嘗試。三十年過去,今天我們可以驕傲并負責任地說,彼時的二十一中已經自動自覺地開展真正意義上本真本色的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自然而然、毫無雕琢的校本培訓工作了。
我在二十一中的五年,也正值廢止文革后期的省編教材,開始執行教育部新編《教學大綱》,使用全國統編教材之際。我上午參加教學活動,下午安排各項行政工作,晚飯后還要學習新教材、演練理科習題,老伴也輔導高考,兩人爭時間,只好放棄指導孩子學習。二十一中的五年,僅占我從教四十年時間的八分之一,然而沒有這彌足珍貴的五年,沒有師長的教誨與引領,同仁的協助與幫扶,沒有二十一中教學民主、學術自由的氛圍,便沒有我的教育文化積淀和新鮮經驗的汲取,便沒有我從一名村小、鄉中教師成長為區、省教育行政部門公務員和專職教育科研人員的人生歷程。
我和我們這些老教師的成長與二十一中學的發展同步。今天,我們應邀參加二十一中學五十周年生日慶典,既要表達祝賀之情,又要表示感激之意。借此喜慶之日,謹以近二十年來我的一部教育專著《跬步集—張少華教育文稿》和主編的《南關區教育管理與改革》、《責任教育研究》、《新時期學會工作指南》等八部編著作為不成熟的教育科研成果向學校五十周年華誕敬獻綿薄之禮,也實現了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夙愿。
如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一樣,教育的發展道路也不可能是筆直的。近些年來,由于教育市場化、商業化傾向的影響加劇,應試教育產生的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加之各級有些領導干部受名利思想的驅使和其自覺不自覺短視行為,致使教育公益性原則的根基動搖,教育異化所產生諸多見怪不怪現象已使人熟視無睹,同三十年前改革開放之初一樣,教育精英和有識之士又一次追問教育本質,再一次正本清源,教育要發展,我們必需面對現實,教育必將出現又一個拐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調研工作方案早已下達,其中重點問題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項目和舉措,促進教育公平與教育協調發展本屆政府要達到的階段性目標,以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的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政策舉措,實施素質教育的效果分析及改進的重點政策舉措以及教育體制和制度改革與創新等。明年國家還將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開始著手解決這些問題。作為教育改革先鋒的二十一中更要正視這些問題、回答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