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創衛工作國旗下講話稿(精選3篇)
小學創衛工作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今年--市將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十二月底將迎接省衛生檢查。為了全面做好迎檢工作,--市政府、濟川街道、各企事業單位積極行動起來,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現在泰興街道上亂停亂放的現象沒有了,店鋪門前門頂的招牌整齊而又美觀,每天早晨環衛工人把馬路打掃得干干凈凈,就連公共廁所里的臭味也沒有了,整個泰興城面貌煥然一新。
但是,我們也看到一些不文明、不協調的行為,就拿我們學校兩個大門口來說,早晨干干凈凈,到同學們上學的時候,大門口周圍總是有塑料袋、包裝袋等,隨處可見。這說明什么?只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同學們已經養成了隨手亂扔的習慣,二是同學們已經麻木了,見扔不怪,這是很危險的,如果不把這些壞習慣改掉,那么有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下面我就講三個關于習慣的故事。
故事之一:“小和尚的剃頭刀”
有位小和尚想學一門手藝。于是師-父就安排小和尚學習剃頭。師-父告訴他:“你每天拿一個冬瓜來練習練到能在冬瓜上施展各種剃頭方法,再安排你去剃真人。”于是,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練習剃頭,練了一天又一天,好幾個月過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經越來越高。可是師-父卻發現一個問題,小和尚練習剃頭時,經常有事要走開。每當別小和尚走開的時候,他都會把剃頭刀扎在冬瓜上面,等辦完事回來以后,再抽出剃頭刀繼續練習。于是師傅告誡小和尚,以后千萬不能這樣做了,會出人命的。小和尚口頭上答應了師-父,可是他仍然這樣做。師-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每次小和尚都對師-父說“不要緊的,這只是習慣而已”。師-父嚴肅地對小和尚說:“你的這種習慣到時候沒準會出人命啊!”看到師-父生氣的樣子,小和尚安慰道:“沒事的,師-父,你不要擔心,等到真為人剃頭時我就不會這樣了。”一日,師-父決定讓小和尚給他剃頭。小和尚畢恭畢敬地把師-父的頭刮得亮晶晶的。就在小師-父剃完頭,師-父剛要開口鼓勵他的時候,小和尚順手就把剃刀扎在了師-父的頭上。可憐人腦不比冬瓜,這樣一刀下去,后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殺人犯。
習慣就是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如果我們從小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那么你以后要想改是多么不容易啊!
故事之二:一口痰失去了一個億
一位企業家與外商洽談一個合作項目,通過洽談,已經基本達成意向,準備隔天簽約。洽談休息時,企業家領外商到廠區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該企業家隨地吐了一口痰,給外商留下了極差的印象。第二天,外商決定放棄簽約。企業家因為一個壞習慣失去了一個大項目,企業因此失去了一個發展的機遇。
故事之三:應聘
一位帥小伙在應聘時隨手撿起了一個小紙片,給董事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成為副總經理。
良好的習慣會讓我們受益一生。當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的人格魅力便會自然得到提升。
或許有人會問,怎樣才能養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呢?我認為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一定要注意,買零食不要在那些無衛生證的商店里買,而應到大商場或超市里選購,并學會認識商標、生產日期,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身體的健康。
第二,要養成不隨地吐痰的習慣。如果因為感冒而克服不了的,應該準備衛生紙,吐在紙上,再扔進垃圾桶。
第三,要努力克服隨手亂丟的壞習慣,要把廢紙、果皮、包裝袋扔進垃圾桶中,特別要杜絕從樓上往樓下扔東西的不道德行為。在衛生保潔或值日時,無論走再遠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時倒進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亂倒。
第四,要養成隨手撿拾地面上廢棄物的習慣,從我做起,共同維護環境的整潔。
另外,我還有特別強調的是,我們不但在學校要講究衛生,在公共場所也要講究衛生。我們學生不但要自己講究衛生,還要向周圍人群包括父母、鄰居、朋友等做宣傳,不要隨地吐痰、不要隨地亂扔果皮紙屑。當他們隨地吐痰,隨地丟棄果皮紙屑,隨意破壞環境時,勸阻他們,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盡一份力。
最后我把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話送給大家: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小學創衛工作國旗下講話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青春是一種責任!》
責任重于山,英國查爾斯王子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有的僅是巖石般的冷峻。當一個人真正成為社會的一分子時,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不知不覺地落在他的肩上。它雖然會讓你付出很多,但它也會讓你收獲很多,收獲人格的偉大以及人生的成功。
作為十三中的學子你有義務維護學校的榮譽,因為你已長大,已有責任,你要去爭取優秀,積極努力地學習,為集體爭光,打造良好的人文文化,嚴格要求自己,不做損壞學校聲譽的事。因為,你不僅僅代表你一個人,你更是我們學校這個集體的代表!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愛每一位在此求學的學子,但學校也要求十三中的學子們能用自己的行為舉止來證明從這里走出的每一人都是很優秀、很棒的。
這個社會不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既有能力又有責任的人。同樣,沒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負責任的人。責任承載著能力,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才有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責任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這是對大慶精神最好的詮釋。“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這是微軟公司矢志不渝的名言。三星把員工的責任心,看成企業的玻璃。麥當勞則把責任細化到數字之中。
同學們,相信你也經常會有如此的感慨:“這個亂扔垃圾的人太不負責素質低、這個黑心商販只顧金錢不講責任…”。而相反自己,上課拖沓遲到、昏昏欲睡,作業拖欠、抄襲,缺少了老師的監督就肆意放縱,忘記了學生的身份、忘記了學生該有的責任,殊不知這些都是精神頹廢,不負責的表現,是虛度人生,更是推卸責任的行為。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責任。教給你們怎樣做人,是老師的責任。而作為學生的我們,不要跟老師計較你的自由,抱怨時間點卡的緊,不要面對老師的善意批評,為了自己的一點薄面而頂撞,更不要跟父母大談你的權利,因為一種不懂得負責任責任的自由,是散漫!一個不懂得負責的權利,是自私!“一個連自己名譽人生都不愛的人,怎么可能去愛別人、愛一個只知愛自己的人,也是無法擔當天下之大任!
同學們,當我們隨意地揮霍自己青春歲月時,我們不難發現青春逝去的匆匆;我們要明白,青春不僅是音樂與憧憬、浪漫與夢想,青春更應該是一種責任!
耕耘為播種而忙碌,播種為收獲而憧憬。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同心攜手,把平凡的事情做經典,把簡單的事情做精彩,用腳踏實地的努力,創造明天的輝煌!最后祝老師們工作順利,祝同學們學業進步,謝謝大家!
小學創衛工作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工作以來我一直堅持閱讀。我認為讀書有兩點很重要:一是時間分配好把握好,有計劃地讀書;二是讀書要動筆,記下自己的閱讀時間、閱讀體會等,若堅持下來,幾年后就是一座很好的個人精神家園,其間心路歷程也就清晰可見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作家蔣子龍說得好:“書的作用:移植生命、保持記憶、激發思想、傳播知識、交流信息、表達靈感。”
我在想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在工作后20xx年間每天都抽時間讀書?這跟幼時父母的引導有很大關系。父親在農村寫得一手好字,刻章也刻得好,是村里的農民書法家,他拼命干活供我們兄弟姐妹上學讀書。母親雖然不識字,但愛聽收音機里的傳統評書,比如《楊家將》《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三俠五義》。我也在聽評書中獲得了大量的古代文化、歷史知識,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如天下為公、家國天下、仁義禮智信等等。20xx年7月我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懷著到艱苦地方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來到云南省孟連縣進行志愿服務。
20xx年開始,我開始陪同幼兒園大班的女兒讀書,我讀,她聽。有時候,她聽著我的讀書聲就入睡了。開始用了大約4個月讀完600多頁《格林童話》,后來接著讀完《伊索寓言》。20xx年開始讀《西游記》,女兒覺得這本書故事性強,好聽。眾所周知,《西游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文中多古白話當然還有詩詞。若不預習、不備課,讀起來也有困難,女兒也聽不懂。我每天讀的時候要把這些詩詞、古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大白話,這正好考驗我離開大學近20xx年后,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
20xx年,按照這種方式我又給女兒讀完了《木偶奇遇記》、《十萬個為什么》的歷史部分、《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等啟蒙讀物。
每天晚上,不論家里有什么事,不間斷的是睡前我讀故事給女兒聽,我不在時就由妻子讀。女兒也愛上了聽書。
莫言先生說過,用耳朵閱讀。聽故事書,是一種知識的傳遞,親子的交流,也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