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教師在國旗下的講話(精選3篇)
防震減災教師在國旗下的講話 篇1
同學們、老師們、同志們:
省教育廳、省地震局、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省政府安委會辦公室、資陽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在--中學聯合舉行全省中小學!5.12”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啟動儀式,并把每年的5月12日確定為“全省中小學校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日”,其目的就是號召全省中小學校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和學校安全工作,不斷強化應急演練活動,努力提高中小學生防災避險、安全應急、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能力,確保青少年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四川是全國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十二年前的今天,汶川8.0級特大地震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近年來又陸續發生了“4.20”雅安蘆山7.0級強地震,“11.22”康定6.0級地震,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損失。面對大自然的災難,人類如何應對,一直是我們不斷求解的難題。
四川安縣桑棗中學是--特大地震中涌現出來的“最牛學!薄偛牛撔PiL林強同志介紹了他們一直以來堅持應急演練的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4.20”雅安蘆山地震時,名山中學師生鎮定、有序、安全撤離教室的畫面。“11.22”康定地震時,康定中學師生在2分多鐘時間里,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且無一受傷。這些場景令我們感動,這些案例值得我們總結。磨刀不誤砍柴功,關鍵工作在平時。桑棗中學、名山中學、康定中學在地震來臨時的成功疏散撤離,就是他們長期堅持應急疏散演練的結果!11.22”康定6.0級地震時,甘孜全州無一學生死亡,僅有個別學生受輕傷,就是因為他們高度重視學校防震減災演練工作,他們要求學校從每學期開展一次大演練,到“每月一跑”,最后到利用大課間操時間開展“每周一跑”。這些成功的經驗和經典的案例反復證明,做好防震減災、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工作何等重要,意義何等重大,這是貫徹落實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具體行動,是一項保障幸福、捍衛安全的生命工程。
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站在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政治高度,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充分認識開展學校防震減災、安全應急演練活動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籌劃安排,有針對性地設置演練項目,擬定演練方案,開展仿真演練,提高演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增強中小學生安全應急能力。
同學們、老師們、同志們,災難無情,生命無價。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做好學校安全應急大演練,普及防震減災、安全應急知識,提高廣大學生和教職工的防震減災、安全應急能力,責任重大,意義深遠。我們相信,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必將對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起到有力地推動作用,對全省防震減災、安全應急宣傳教育也將產生積極深遠影響。
借此機會,我謹代表省教育廳,代表主辦單位,對資陽市、--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以及--中學全體師生員工的精心安排籌劃、積極參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教師在國旗下的講話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節約”是時下的熱門話題之一。新聞媒體上關于節約的文章連篇累牘;論壇上關于節約的帖子精彩紛呈;社會上關于節約的討論議論紛紛……煞是熱鬧!那么,我們為什么要節約呢?因為我國的自然資源很緊張。我國公眾,整個社會風氣,艱苦奮斗和勤儉節約意識嚴重缺失。大吃二喝,鋪張浪費,比比皆是。而且普遍出現了認識上的誤區,以為節約是小氣,以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該講闊氣,講派頭。中國人民長期構成的艱苦樸素、勤儉建國、勤儉持家的好傳統、好風氣,在一些人頭腦里,早已忘得一干二凈。浪費可恥,變成了浪費光榮。整個社會每年浪費的物資相當驚人。
馬克思說過:節約無異于增產。我們的國家還不富強,我們的人民還不富裕。節約就應從個人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那么從此刻開始,學校要求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件小事:1、節約糧食。不挑食,不剩飯。2、節約用水。一水多用,隨手關掉水龍頭。3、隨手關燈,節約用電。4、節約用紙。一紙多用。5、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小主人,做宣傳節約光榮的的小天使;齊心協力,為早日把我國建設成和諧、禮貌、節約型社會而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教師在國旗下的講話 篇3
1916年,梁啟超在《袁政府偽造民意密電書后》一文中寫道:“蓋四年以來,我國士大夫之道德,實已一落千丈,其良心之麻木者十人而七八”。差不多一百年后,中國社會再一次面臨道德長城坍塌的尷尬。在這一百年中,盡管有層出不窮的道德規范、轟轟烈烈的精神文明建設,但國人的道德素質并未得到實質性提高,反而變得更加不堪入目。當一幕幕慘烈的道德崩壞的實例擺在人們面前時,每個人都因為病態的寬容而變成“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猛士,毫無疑問的是,社會道德底線的每次向下,都離不開普羅大眾對作惡者或主動或被動的“寬容”。
是的,我們不再奢望食品營養健康,只要吃不死人就謝天謝地了;我們不再拒絕政府機構吃拿卡要,只要潛規則過后能辦成事就皆大歡喜了;我們不再抱怨醫生濫用藥品,只要吃了有點效果就感恩戴德了;我們不再痛恨貪官污吏,只要他們貪的同時不忘為老百姓辦點實事就青天大老爺了;我們不再指責人們見死不救,只要不落井下石就燒高香了;我們不再期待別人拾金不昧,只要不明搶暗偷就行了……
可是,長此以往,我們的社會還有底線嗎?
再反觀我們學生,校卡發了不戴,頭發長了不剪,站隊拖拖拉拉,做操松松垮垮,開會嘰嘰喳喳,聽見鈴聲不回座,遇到老師不讓道,看見垃圾不撿拾。老師批評他,他振振有詞:怎么啦,我又沒有抽煙喝酒、打架斗毆!言外之意是,我只要不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就算個好學生了。
悲哀呀,曾記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教師的道德標準;“遵規守紀,文明禮貌”是學生的道德標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是醫生的道德標準;“清正廉潔,務實求真”是黨員干部的道德標準;“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是每一個公民的道德標準。
可如今,這些標準哪兒去了?
作為一位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良知的青年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重新建立起整個社會的道德標高。
我們是讀書人、文化人,自古以來,文化人都以做一個謙謙君子作為自己一生的執著追求。
何謂君子?
“君子死,冠不免!睘榫葒,從容赴死的子路可謂君子也。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辈粓D富貴、不慕榮利的嚴光可謂君子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敝铝τ趶兔鞔髽I,至死不為清廷效力的顧炎武可謂君子也。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意思是,君子有九種思慮:看的時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沒有; 聽的時候要想想聽明白了沒有;待人的臉色要想想是否溫和;對人的態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說話要想想是否忠誠;做事要想想是否認真;有了疑問要想想怎樣向人請教;遇事發怒時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時要想想是否正當。
總而言之,做為君子,時時處處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禮節。
同學們,我們仰慕古人的高風亮節,向往上古時代的政治清明,更渴望建立一種文明禮讓、溫馨和諧的道德環境,那么,就讓我們樹立新的道德標高,爭做謙謙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