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感恩講話稿_感恩講話稿(精選3篇)
3分鐘感恩講話稿_感恩講話稿 篇1
繁華深處——心中不禁漣漪泛起,思維在某一個瞬間穿透過往:在歲月的洪波奔騰呼嘯之后,是大浪淘盡,洗盡鉛華。
午夜霓虹星點,白天車海亙綿,繁華卻有著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寂寞。寂寞不是孤獨。有一種寂寞是身處高處無人共享媚然的月的清光,有一種寂寞是吟詠詩賦卻無人同喝“妙哉”的心的絕響。披上繁華的外衣,將寂寞藏在心底……不,我分明看見有什么閃著微弱的光,漸漸明亮,刺眼!——是感恩。
無須繁華的外衣,那只是宿命不堪一擊的飾品,惟有感恩之心,是人性至真至純的情感。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草廬之中,諸葛先生為報主上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當權利與地位擺在面前,諸葛仍視其為過眼云煙,一心輔佐。——穿越這繁華與浮躁的,是感恩之心。
而能擁有名譽與地位的,卻未必能擁有感恩的心。拿破侖,征戰沙場,終于奪得一切繁華,卻對妻子說:“我這一生從來沒有快樂過。”——沒有感恩之心,當繁華的水珠折射出的幻象破滅之后,人,只剩下空洞的肉體,靈魂是不會快樂的。
相反,肉體上倍受摧殘的海倫?凱勒卻說:“我是幸福的。我把別人看見的光當成自己的太陽,把別人聽見的聲音當成自己的交響樂,把別人微笑的嘴角當成自己的幸福。”——盡管處境艱難,與繁華無緣,心懷感恩,就能得到幸福。
我不由想起杜拉斯,一個15歲就陷入無望愛情的女孩,自殘身體,靠酗酒和寫作維持生命。她的眼睛如此美麗,因為美麗而過早地凋謝。或許,是少了一點感恩吧。
坐上火車,離開這喧囂的城市,看著對面鐵軌上,也停著一列,一張張或許再也不會相見的面孔,偶然地邂逅。淡定的心境,感恩的心——火車緩緩啟動。
一些人在你生命的列車上,出現了,又消失了,另一些人在你生命的列車上,出現了,停留了很久,然后,也消失了……人生本是如此,與其悔恨無奈,煩躁抱怨,不如以一顆感恩之心坦然而淡定地笑看云卷云舒。
火車停在小村莊。喜歡看那靜謐的夜色中若隱若現的農家燈火,渺遠,神秘。躺在麥田,星星在頭頂的天空,而我,在天空下選擇夢境——以為自己趨于成熟,有意無意將故園和與故園有關的事忘卻,或能記起卻不愿記起……耳邊傳來父輩們講述往事的聲音……其實,身處繁華,為何逃避,只是,莫忘記,繁華深處是感恩。
繁華迷離雙眼,而只要心懷感恩,就能穿越表象,進入繁華深處,靈魂的家園。
3分鐘感恩講話稿_感恩講話稿 篇2
智者說,人要對父母抱以感恩,因為他們締造了你的靈魂。但孩子們往往是不懂事的。小的時候,孩子們成群地嬉耍滾打,好似一群脫韁的小紅馬,在大草原上無拘無束地狂奔。父母們就像那無畏的馴馬人,費盡心思地進行管教,試圖將孩子們鍛煉成一匹匹英姿颯爽的紅鬃馬,以求在茫茫草原上盡顯風采。長大后,孩子們猶如一只只放飛的雄鷹,他們需要各自翱翔的空間,不再需要老鷹用遮風的羽翼護衛了;他們學會了如何求生存,不再需要老鷹苦苦地覓食喂養了。
孩子長大了,就讓他飛吧。父母們嘴上說著,但心里可曾是這么想的。畢淑敏在《母親無節》中寫道:“普天下所有的父母,心都是分裂者的,神經的觸角都格外悠長。”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都觸動著他們全身。孩子們可以在外瀟灑,徹夜不歸,父母們卻焦急地守候在電話機旁苦等著孩子們的電話;孩子們成家后可以常年不回家,父母們卻始終瞧著孩子們小時候的照片,企盼他們常回家看看。
無知的孩子們啊,讓你們手中的感恩石閃爍耀眼的光環吧,難道只有面臨生離死別時你們才徹底醒悟嗎?一封家書,一通電話,一件棉襖,或許就是父母所期盼的啊!
如果你已是個感恩的孩子,那你可否也是個感恩的社會青年呢?
還記得《感動中國》人物中那位只身在大山深處支教的大學生嗎?他叫徐本禹。只因自己求學時曾受過社會資助,他就以自己的青春為代價,回報給社會。他放棄了考研的機會,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這條路。他用自己的積蓄為深山中的孩子們添置了新物。對于付出,他無怨無悔。他說過,“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當愛的陽光照射我身上的時候,我愿意毫不保留的反射給別人。”
古人云:“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徐本禹就是如此吧。
維克多?雨果曾塑造了這樣一對戀人——丑男關伯蘭及盲女黛婭。是他們的相互感恩鑄就了那樣一段凄美的愛情,也令《笑面人》為人稱頌,名垂千古。
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能令感恩石熠熠生輝,普照人間。
心存感恩,詠嘆生命!
3分鐘感恩講話稿_感恩講話稿 篇3
它是昏黑中為你守望的光源,它是彷徨中為你指示的路標,它是寒風中為你保暖的外衣,它是流言中為你抵擋的臂膀。
如果善良是一泓清澈的碧水,那么它——感恩就是一汪奔涌的靈泉,時刻為你滋潤著生命的繁花。
在這條人流熙動的大道上,三個人沉默地對望著,仿佛連那都市渾濁的空氣此刻也發酵出微酸的尷尬。就在剛才,這位衣衫襤褸的人輕輕扶起了那臉上還掛著淚的孩子,可那母親卻不由分說地拎起孩子的手,一臉敵意地瞪視著這可憐的乞丐。這位可憐人的眼睛瞬間黯淡了下去,就連剛剛才燃起的光芒也仿佛被一盆冰水澆滅。可就在這時,那孩子卻天使般的笑了,大聲地喊出了“謝謝你!”,于是,我驚訝地看著那乞丐干枯無神的眼里再次充滿了光芒,滿滿地地仿佛要溢出來。
那母子快速地離開了,那乞丐也搖搖晃晃地走了,而我卻仍立在那兒,品味著那甘美的感恩,感恩于陌生人,即使他們衣著舉止不盡人意,但我相信這份感恩的泉水會滋潤他們塵封的心。感恩中沒有貧富的差距,沒有隱藏的機心,有的只是那甜甜的笑容。
在一個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午后,一樹丁香燦燦爛爛地紛揚著,香氣氤氳飄散著。無數的人在樹下走走停停,幾個孩子定定地站在樹下,貪婪地吮吸著美妙的清香;一位婦人走來,面帶微笑地拾起一片掉落的花瓣;接著又有幾個學生打打鬧鬧地在樹下停住了腳步……
樹仿佛安靜地沉睡著,又安靜地接納著這些人。沒有人采摘,沒有人心存雜念,人們只是在心中感恩,在臉上微笑。樹用一樹繁花來感恩于天地,人用恬靜的配合來感恩于樹的美麗與香氣,就如泉水無聲地流過,一切感恩都是那么渾然天成。
上善若水,清如明鏡;感恩似泉,清涼甘美。從古到今的珍珠鏈串著無數感恩的故事,使得我們的世界繽紛多彩。回首歷史,感恩于朋友,就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意;感恩于自然,就有陸游“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的欣悅。俯察現今,感恩于親人,就有孝心兒媳李傳梅感動鵬城的佳話;感恩于社會,就有比爾.蓋茨捐出家產的善舉,……這樣的感恩方式還會永遠傳承不息。
感恩似泉,你對別人的滴水之恩應當涌泉相報;感恩似泉,投桃報李的恩德間更會無形地把兩人的距離縮近;感恩似泉,在泉水源源不斷地流淌中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匯聚起來,用一份份善良讓感恩匯聚成江河,最終匯集成一片汪洋。
讓我們也學會感恩吧,就像生命離不開水的滋養,我們也離不開感恩的相伴。上善若水,感恩更當如泉,就在于讓這個世界在感恩的滋潤中變得更加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