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日國旗下講話稿(通用3篇)
國防教育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那是成千上萬的烈士用鮮血染成。看今朝,我們的祖國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同學們,新中國的誕生來之不易啊!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中華民族曾經飽受過深重的災難。一百七十年前,也就是1840年,英帝國主義發動了鴉片戰爭,用他們的軍艦和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從此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而后帝國主義一次又一次的發動侵華戰爭,逼著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口岸、血腥屠殺、搶劫掠奪。僅賠款一項,總數達7億2千多萬兩白銀,使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我東北三省,1937年,又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燒殺搶奪,奸淫虜掠,無惡不作。八年全面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死亡就達3500萬人之多,僅在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中,就有30多萬中國軍民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經過全民抗戰,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英勇抗戰,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迫使日本法西斯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是近代以來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全面徹底的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成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今天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需要我們努力繼承和發揚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的抗戰精神。必須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中華民族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瘋狂發動內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三年多艱苦奮戰,終于打敗了蔣介石,解放了全中國,贏得了新中國的誕生。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妄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又發動了侵朝戰爭,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著我國的安全。1950年10月初,朝鮮黨和政府向中國黨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請求。10月8日,毛澤東主席下令,組成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中,志愿軍戰士們高喊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開赴抗美援朝的前線。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經過三年多的戰斗,終于打敗了美國侵略者,戳穿了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真面目,在世界上展示了新中國的力量。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事業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生活逐步改善,幸福安全。人民軍隊的建設也發展迅速,日益強大,已成為保衛國家安全的守護神,維護國家利益的鋼鐵長城。
同學們,當前雖然處在和平年代,但天下并不太平,西方敵對勢力對我西化、分化的圖謀從未改變,顛覆、分裂活動從未停息,支持、疆獨反動勢力,制造事端,破壞社會穩定,我國東海釣魚島、南海諸島被周邊國家侵占和分割,資源遭到大量掠奪。今年是第十個國防教育日,我們在普及全民國防教育中一定要有堅定的愛國情懷,一定要樹立憂患意識,一定要認清形勢,增強國防觀念。我們期待著從你們當中走出一位又一位出色的戰士和指揮員,為我們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增添新鮮血液和后備力量。
親愛的同學們,當年,孫中山先生最早喊出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一百年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了中國的重新崛起,前赴后繼,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重溫歷史,是為了深刻認識過去,更好走向未來,沿著正確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學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奮斗拼搏來實現。你們是肩負振興中華神圣使命的一代,一定要永遠記住歷史賦予你們的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努力學習吧,用你們的知識和智慧去描繪中華民族更加絢麗多彩的明天!
祖國燦爛的明天屬于你們,祖國輝煌的明天更在期待著你們!奮斗吧,親愛的同學們。
國防教育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心系國防,共筑美好家園》。 20xx年4月28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頒布14周年紀念日。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防法和教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應該牢記國土淪喪的歷史,贊頌祖國的輝煌成就,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建設強大國防。
同學們,不管現在你對國防了解多少,但有兩點我們必須明白。第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國防的力量,人民沒有了國防的意識,那么它的領土、利益就有可能受到侵襲,它的生存就會面臨威脅,人民的和諧生活就會得不到保障;第二,學國防知識、掌握防護本領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知道它了解它。我們青少年肩負著保衛國家、建設國家的重任,青少年也是國家和軍隊建設的未來,青少年的國防觀念如何,關系到我軍人才隊伍的建設,關系到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民族的繁榮和昌盛,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國防教育。20xx年四川抗震救災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災難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同舟共濟”的抗震救災精神。20xx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讓我們體會到“為國爭光、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我們更應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國防教育的學習和實際中去.
同學們,我們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責任重大的一代,我們的今天決定著中華民族明日的復興。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熱愛學習、強健體魄,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時刻準備著,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防教育日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新時代的雷鋒》。
綠色的三月微笑著向我們走來,在這令人感動的季節里,對于離開雷鋒時代已46個春秋的我們而言,只能從傳頌中認識他,在我的印象中,雷鋒有一張永遠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笑臉,是一個樂于助人,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青年,他說:“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我想他那燦爛的笑容就是來自為人民的快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
雷鋒走了,但他的精神體現著人中至善的一面,因而他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學習雷鋒,不是一個口號,更不是一個形式,而是一個個鮮國旗下講話活的事例在生活中現,當我們受挫時,身邊的你一個鼓勵的微笑,讓我們重新鼓起了勇氣,跌倒時,你伸出援助之手拉我們一把,我們明白你一直在支持著我們。這些都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感動著我們,這或許也是雷鋒精神的一種吧!這樣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人文的關愛。
雷鋒的精神是豐富的,也是廣泛的,它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不僅屬于今天,也必定屬于明天,一位名人說過:“為人類服務,為社會服務,追求幸福與完美,這是人類的共同目標,雷鋒精神就體現了這一點,所以精神是屬于人類的,是永存的。”
“事實上,雷鋒精神以成為半世紀以來對中國人的精神和道德影響最深刻的一種標準”,撫順雷鋒紀念館總攥搞人霍元斌說:“雷鋒精神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歷史發展到今天,那就是熱愛祖國,為人民服務,敬業愛崗,艱苦奮斗和學習創新。
雷鋒精神以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思想道德的一種體現,而我們也應該有一義務把這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雷鋒日記中有這么一段話:“你既然活者,你又是否為未來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變的更美麗,是呀,我們是否在努力付出我們的勞動,是否知道讓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的勞動,其實就是我們能在自己平凡或不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職?而絕不是口號式的空調行動。
三月雷鋒,永遠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