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法守法的小學生國旗下講話稿(精選3篇)
做知法守法的小學生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質上是民主法治社會。在民主法治的背景下,違法亂紀就是踐踏民意,危害社會。有人似乎覺得違法亂紀可以撿便宜、撈好處,所以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甚至沾沾自喜于鉆一下法紀的空子。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玩火行為。那些最終被繩之以法的人,在最初都毫無例外地抱有僥幸心理,以為可以超越于恢恢法網,乃至為自己的違背法紀而驕傲。當正義的宣判來臨之際,他們才開始悔恨、自責,留下了多少以警后人的教訓!如果當初多一點遵紀守法的光榮感,少一點違法不遵的行為;多一點違法亂紀的恥辱感,少一點違法亂紀的僥幸心,又何至于此!
總之,只有遵紀守法才能獲得自由。法紀不僅反映人民的意愿,也是人類對社會生活的深刻總結,反映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遵紀守法是遵從規律的表現,是聰明睿智的表現。馬克思曾經講過,“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經”。逆法而動,越規而行,不是什么勇敢的舉動,恰恰是無知和愚昧的表現。這種無視實踐經驗、無視客觀規律的行為,絕不會帶來什么好的后果,終究難逃客觀規律的制裁。例如有人對交通法規毫不在意,任意穿行。當災難降臨時,既貽害自己,也貽害他人,留給人們的絕不是對英雄行為的扼腕痛惜,而是對冥頑落后的鄙視和警示。
謝謝大家!
做知法守法的小學生國旗下講話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這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書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古今成大事者,皆以勇氣和智慧之高為最甚。我們需要擁有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人生美麗的境界,人生最快樂的境界。只有讀書能使我們擁有這一切。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透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能夠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說,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此刻,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此刻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能夠把你帶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人生的快樂在于不斷的追求,獨立于天地、自然之間,徜徉與書的海洋,獨享擁有整個世界的樂趣。擁有了書,就像擁有了良師益友,享受他們的無窮快樂。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吧,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讓我們與那些古今中外的賢者志士共語吧,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謝謝大家!
做知法守法的小學生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同學們,你們是幸福的一代,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你們的生活不愁吃穿,無憂無慮,。可與此同時,浪費現象也日益嚴重。致富思源,富而不忘節約。
漫步校園,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風扇不停地轉;在陽光燦爛的大白天,教室里燈火通明;在水池邊,水龍頭嘩嘩地流著眼淚,無人理睬;新鮮的水果只咬了一口,就像孫猴子吃蟠桃似的扔了;午餐后,那白白的米飯和新鮮的菜肴,被無情地倒入那一個個桶中。這一幕幕,誰看了會不心痛呢?
《讀者》雜志刊載了一封來自非洲小孩的信,信中寫到:“饑餓吞噬著我的生命,我瘦弱的軀體變得佝僂,就像個老頭。我是靠著數自己的骨頭來度過一天又一天的。我僅有的一點感覺,就是饑餓穿過骨頭的那種疼。就連在烤人的太陽底下,我還是覺得冷。唉,老天爺呀,我們為什么要受這樣的折磨?我餓啊,我餓……”。其實,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像這位非洲小孩一樣,生命被饑餓威脅著。號稱“金元帝國”的美國也有二千萬人處于半饑餓狀態。我國也還有廣大貧困落后地區糧食不足,經濟欠發達。我們怎么忍心如此浪費呢!
再說,“水是生命之源”。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據權威調查顯示。全球可供飲用的淡水資源僅占0.1%,近年來,由于污染浪費嚴重,淡水資源越來越少,世界上將近10億人與潔凈水無緣,科學家預言本世紀會爆發深刻的水危機。
況且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儉,德之共也;侈,罪之大也。”和“儉以養德”的良訓。培養我們勤儉節約良好習慣,有利于培養我們艱苦奮斗的高尚品德。
毛主席說過:“貪污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我們不能做罪人,我們要愛惜每一粒糧食,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讓我們為了人類,為了國家,也為了自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反對浪費,厲行節約。